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或在陶瓷烧造过程中产生,或因历史原因而形成。古陶瓷多数的窑口和相当部分的品种存在不同程度的开片现象,多数被看作烧造缺陷,但也有一些品系形成了特定的艺术效果,受到文人墨客喜爱,更有具有创造力的工匠故意利用开片效应,产生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一条条纹路、一块块纹片纵横交错,令人浮想联翩,产生跃动迷离之感。正如“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开片为静态的瓷器增添了生机,赋予瓷器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瓷器烧制时,釉面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胎釉收缩比不一致。这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聪明的匠人掌握了开裂的规律,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慢慢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带开片特征的瓷器传世。
还有一种自然形成的开片,则是时间留下的痕迹。随着日久经年,瓷器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现牛毛纹,但无论何种纹形,开片都与胚胎无关,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因此,凡是瓷器因年久而自然开片者,其釉总在若隐若现间,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
瓷器开片类型主要包括冰裂纹、文武、鱼鳞状、百圾碎、蟹爪纹等。其中,冰裂纹开片是形容在釉面上形成的像冰雪一样清澈的裂纹。这种裂纹十分致密,没有缝隙,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文武开片则是指瓷器上下左右的通体开片,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型的不规则开片被喻为“文片”,当中又套有较小型的开片被喻为“武片”。这种开片以宋代官窑、哥窑的瓷器特征最为显著。
鱼鳞状开片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开片现象,主要集中在北宋汝窑、宋官窑和少数南宋龙泉窑制品上,其形态是在肥厚釉层的层与层之间产生的开片现象。这类瓷器釉层很厚,有些甚至超过了胎体厚度。如此厚的釉层是多次上釉形成的,每次上釉都要等干燥后再施,故各层釉之间薄厚不均。瓷器烧成后,层间因应力不同产生断裂。
对于金丝铁线型开片,《简明陶瓷辞典》解释为“纹片的一种,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而得名”。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古代工匠利用哥窑出窑前骤然冷却的方法,使釉面内应力急剧释放产生大的开片。然后将瓷器浸入含铁的溶液中,裂纹将铁物质吸附进裂纹内,形成“铁线”效果。再将这种一次开片的瓷器放入窑炉内烘烤,不等釉面熔化就进行第二次骤冷,使釉面再次在大开片中产生小开片。然后将烧成的瓷器放入陈腐的茶叶水中,令茶碱之类的色素吸附进裂纹缝隙中,或者经长期使用把玩,形成大片套小片、铁线裹金丝的艺术效果。这种哥窑特有的工艺是宋代工匠人为掌控开片的典型例证,并为元、明、清代继承,延续至今。
百圾碎开片也是哥窑开片的一种,只不过纹片更细碎,因为出窑前降温过快,致使釉面四分五裂,裂纹密如攒珠。
蟹爪纹开片是胎釉遇热时由于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物理现象表现在汝窑的釉面上,呈现一种类似螃蟹走在泥沙地上留下的痕迹。宋时有人称之为鸡爪纹,如南宋《百宝总珍集卷九:青器》中说:“汝窑土脉滋润,与高丽器物相似,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此物出北地。新窑,修内司自烧。自后伪者皆是龙泉烧造者。”后来,人们可能觉得“鸡爪”的形容不太雅致,所以蟹爪纹之称更为广泛地流传开来。明代写出中国最早文物鉴定专著的曹昭曾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
此外,苍蝇翅开片是唐三彩特有的现象,于大开片纹路间存在不连续、不规则的玻璃细裂纹。芝麻纹开片的形态与唐三彩釉面开片类似,以唐长沙窑制品最具代表性,其细如芝麻颗粒,但因附着在瓷化胎质上,附着力相对强,釉层无翘起现象。牛毛纹开片呈断续状,在器上疏落有致,类似牛毛,又宛若天际微霞。还有鳝血纹开片,因其纹路颜色为红褐色、类似鳝鱼血而得名。
《饮流斋说瓷》中说:“器小开大片,器大而小片,皆足贵也。晚近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鉴赏开片的标准。同时,开片是瓷器烧制的工艺之一,对于新老开片的区分,有时可以作为鉴定古瓷真伪的要点。例如,很大一部分经过多年使用的开片瓷器,开口边缘处原有的锋利会变得钝化、圆润,且开口处长年沉积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色素,这些色素通过老化的釉面向釉下扩散,令开口周围的气泡变为各种颜色;而现代仿制的开片瓷器开口边缘锋利,看不到钝化现象,口部积存单一的颜色,一般是开裂后用酸性物质做旧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