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裴士戎,1943年生于安徽省郎溪县。少年时期在山东受齐鲁文化熏陶开始自学国画,后师从黑伯龙先生。1979年筹办广西柳州画院。1992年调桂林画院,1996年调安徽泾县中国宣纸集团艺术工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出版有《裴士戎画集》,现居北京。
几分清逸与恬淡
本来“发乎真情”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利欲的世界,红尘浊浪使我们本来圣洁清明之真性情蒙尘,于是“假话”与“假画”,便充斥于社会和画坛,而真人真画反成了凤毛麟角,且十分难能可贵。古今同理,是以古人论画曰:“惟俗病不可医。”抚今追昔,岂不可叹!
或者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医俗。”当然读书阅历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而修养的提升在乎明达,而明达必基于言行——常见饱学之士堕落为恶宦俗吏者多矣!而庸俗终不能免者何哉?是知欲贼不除,难免俗见,万法惟心也。相传柳公权谏皇帝曰:“心正则笔正。”不亦然乎?
西汉文学家扬雄说:“书者心画。”我则说:“画者心迹。”故观画可以知人,是以清藤潇洒,人必旷达;八大清寂,画多冷逸。是皆先人后画,而流露真性情者也。若利欲熏心以画千禄之辈,虽池水尽墨,铁研磨穿,终难入大雅堂奥。纵观当今画坛,可谓俊才济济,然而以真性情入画者依然是寥若星晨,而吾友裴士戎君勘称其中之一。
裴士戎,安徽郎溪人,皖南名山秀水,足以养其慧心;少时随养父母成长于齐鲁,齐鲁山雄地阔,人有豪气,是以士戎兄性刚强而聪慧,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以此性情入画,若非纵横挥洒,气势磅礴类大写意形式,难快其胸臆。是以学画之初,士戎拜在先师黑白龙先生门下,又问道于李苦禅先生。先师画格雄健,笔端挟风雷之势;而苦老用笔重拙,力能扛鼎,皆对士戎大写意花鸟画的形成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士戎以画抒情娱志,凡胸中有盘郁之气则以狂墨发些之,其真性悄然流露于笔端。
裴士戎20岁后远游八桂之地,其间,曾供职柳州画院任副院长,旋又供职于桂林画院,而汲汲于花鸟画数十春秋,渐以其苍劲雄奇之画风列当代画坛一席之地,享誉西南,名播海内。此皆因颖悟真性情入画,绝非偶然也。
裴士戎50岁后,常慨:“鸟倦知还”,遂携妻子归隐皖南山水之间。正所谓,一卷书画视宝贵如浮云,二亩庭院,闲来种花栽树,引苍鹤白鹭,三径竹隙,凿池养鱼,得壕上之乐。十数年画坛寂寂,朋友多不知士戎何去……今日我带学生赴皖写生,路经泾县,遂往裴士戎别墅叙旧。而士戎苍髯白发,俨然世外高人。所喜画性未减,每以玩墨寄意。细省其壁间画,虽说当年雄风犹在,而笔墨情趣之间却添了几分清逸与恬淡。想来士戎隐居多年,功名淡泊,逍遥世外而火气渐消。其情志超逸,其画安得不超逸哉?至时,余益自信“画者心迹,先人后画”之论也。感慨归游,情不能已,遂作斯文记之。未知士戎兄首肯否?
——陈玉圃
撷英采华 自学成才
1956年,13岁的裴士戎放学回家时经过大明湖边的一栋民居,抬眼看到厅堂正中悬挂的一幅画,自此画面上高洁动人的水仙花深深印在了他的脑中。这一年,裴士戎用三支毛笔绑成一支大笔临摹画家岳祥书的作品,立志此生献给写意花鸟。裴士戎没有受过绘画专业教育,他在实践中自学成才,取得今日成绩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和对写意花鸟艺术的坚持。他从不放弃生活中任何机会向前辈求教、从同辈画家中学习借鉴,先后问道于黑伯龙、朱慈燕等画家,后又从李苦禅、潘天寿等大家的作品中撷英采华,内化融入到自己独特的风格中。裴士戎师法自然万象,作品特立独行而又别具新意。他说,是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无形之中引领自己寻觅到了毕生的挚爱。
纸寿千年 墨韵万变
裴士戎自小就对宣纸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一开始学画他就坚持使用好宣纸。他说,现代工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制作宣纸是用化学方法处理材料,几天即成。固然纸面匀净洁白,但纸寿、自然肌质与色泽、水墨效果等,都无法与古法宣纸相比。因此,他用10年的光阴隐于泾县,四处寻访造纸师,搜寻古今宣纸制作与遗存资料,进行大量实验,悉心探究前人工艺,终于将古法宣纸制作出来,为中国宣纸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取法其上 水墨精神
在裴士戎看来,高格调的艺术是以文人画为代表,用简练、筋道的笔墨表达气韵,展现画家情怀的艺术形式。“一定要对艺术真诚,一定要到生活中。””写意花鸟看似挥笔轻松却实非一蹴而就。以画火鸡为例,裴士戎20世纪60年代首次在广西看到这一物种时,便留意将其特点记在了心中。2002年在山东莱阳再次看到火鸡,他再次观察并开始动笔勾画,直到2013年上半年才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画面上的火鸡尾羽直立,栩栩如生。
取法其上,则路必艰难。裴士戎的心很静,他甘于寂寞,能沉潜下来钻研再钻研,使自己的艺术精益求精。“我的画展推迟了很久,因为总是有各种的不满意。大写意画的创作,往往是一笔破则整幅画皆败。而我是个力求完美的人,不容瑕疵。”
文人水墨画亦被称作“老年的艺术”,因为水墨中包含的哲理只有到人生的老年阶段才被体悟,这就是在中国画领域所谓的“衰年变法”。裴士戎步入古稀之年,多年的积累沉淀也将在此时发酵成最醇的墨香,他把对人生的感悟融于笔下花鸟,推动中国文人水墨艺术的技巧与精神传承发扬。
裴士戎的画豪放大气。这豪放、大气的品格从他的艺术语言中显示出来:独特的、别具匠心的章法和苍劲、浑厚的笔墨。他注重师法传统,也注重师法自然。从画中看得出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但他不为前人的画法所拘,力求在每幅画中画出点新意来。他笔下的花鸟不拘泥形似,而着眼于传神、传情。他作品中的取材和画法不避俗而不俗,有力感和美感,有气度。我特别喜欢他在运用水墨语言时善于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制造的情绪与气氛,这说明他深谙水墨艺术创造的原理。水墨创造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好的作品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光注重必然性,光研究画理、画法,不注意灵性、兴致的即兴发挥,画不出好画来。裴士戎是规矩人,更是有灵性的人,他能从规矩中求豪放,在狂怪中求理法。他的画是耐看的,是经得起琢磨与推敲的。在一幅作品中,他题句:“久居深山心自静,写得梅花透骨寒。”在另一幅作品中,他写道:“深山一丛,亦花亦草;不求人知,唯自逍遥。”从这些题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艺术家心不旁骛,执著于绘画的心境。
——邵大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