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的南阳黄山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进行了第一次发掘,2018年开始进行第二次发掘。第二次发掘以来,考古工作人员共发掘2400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填补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治玉历史空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马俊才介绍,1959年1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配合当地铁路建设,对黄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这次发掘共开探方9个,分为甲乙两个区,试掘面积1600平方米,试掘深度在0.5米左右,个别探方达到了1米,文化层厚达3米以上。此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红烧土、房子基址和墓葬等,当时将发掘出的器物起出后未清理到底,只对遗址进行了回填保护。
此次发掘的石器有斧、铲、镰、凿、砺石等,玉器有铲、凿、璜等。值得一提的是,发掘出土的5件玉器被有关部门鉴定为独山玉质地。这一发现把独山玉开采的历史提早了500多年,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治玉、用玉的历史空白。这5件玉器中的玉铲被称为“中华第一铲”。
黄山村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得第一次发掘的情况,当时在这块土地上随便就能翻到陶片、玉石片,但因种种原因,此后一直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2016年和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了勘探队,对黄山遗址及周围、附近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勘探,确定了遗址的准确范围、大致内涵和保存状况。
201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手拉开了黄山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的帷幕。2020年,该项目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重点项目。
墓葬显示森严的社会等级
第二次发掘发现,黄山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被3条地下古河和白河围合,由山上和山下两部分组成。山顶台地分布的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米至5米,遗迹极其丰富复杂。第二向第五台地分布的同期文化堆积渐薄至消失。山下西岗地高处同期文化堆积厚0.50米至1.20米,耕土下即为遗迹。
遗址发掘清理出仰韶房址或作坊、墓葬和灰坑,屈家岭房址或作坊、墓葬、灰坑和祭祀坑,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瓮棺葬,石家河房址、灰坑,延用3个时期的码头和人工河,以及汉代墓葬等遗迹多处。
在整个文化层的最底部,是两个仰韶早期的墓葬。其中一个墓葬被地层叠压着,露出一隅,发掘出了典型的仰韶早期陶钵和小陶罐。这掀起的一角将该遗址的历史追溯到了7000年前。另一个墓葬内发现一具缺失头部的男性骨架,在其顶部发现一“石块”,这其貌不扬的“石块”是南阳独有的独山玉坯料。在黄山遗址前期的发掘中,大部分玉器加工遗迹历史大都距今四五千年,而这块玉坯料的发现,将南阳的制玉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
屈家岭文化大型高等级墓葬区是黄山遗址的另一特点。在大墓M77中,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和400多块猪下颌骨由小到大排列,分层摆放,环环相扣。“这些梯形独木棺和随葬品,应该是‘酋长’级别墓,‘酋长’直接掌管着这个区域的玉器生产和加工。”马俊才介绍,陪葬品中,作为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最具特色,总数多达1600多个。
黄山遗址出土的上百座屈家岭时期墓葬,是目前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这一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群,头枕白河、足蹬独山,排列有序、等级森严,墓葬中的人骨遗存几乎都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反映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细致、科学的考古发掘,黄山遗址相关的科技考古成果突出,层层叠叠保存很好的史前文化遗存,堪称“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观,具备重大的学术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考古发掘确定黄山遗址是目前南阳盆地已发现的同时期面积最大的遗址,遗迹规格高、内涵丰富,年代跨越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是一处特征鲜明的玉石器制作中心性聚落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玉石器作坊大致反映了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遗址出土的砂石浆成分表明残存的砂石浆大多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探明的2处独山玉料古矿地点和位于盛产汉白玉和石英的蒲山之间的地下古河道,完备了遗址与独山、蒲山玉石资源的供给体系,据此推测,遗址内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以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
此外,可能具有编织功用成束骨针的发现为我国史前纺织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与玉石器遗存一起,为探索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供了重要线索。
值得关注的是,据目前人骨DNA研究成果,个别黄山先民属于一个单独的支系,和其他黄河流域人群存在遗传差异,很可能预示着这是一支新的地方文化。而植物考古表明,或许该遗址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其食物资源可能由供给或贸易而来。
黄山遗址跨越几千年且文物遗存丰富集中,具备极高的展示价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认为,黄山遗址非常适宜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的发掘研究、保护展示,必将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历史文化支撑,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化品牌越来越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