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精湛 清新脱俗——著名画家姜山作品欣赏
http://www.socang.com   2021-12-24 13:08   来源:网络

 

艺术简介

 

  姜山,字一峰,山东胶州人,1972年出生。为国画家张朋先生入室弟子。攻花鸟,善山水。作品数十次参加文化部、中美协举办的展览并获奖。并在北京、深圳、泰安、佛山、青岛等地举办十数次个展。作品刊发于《国画家》、《荣宝斋》、《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大众艺术报》等报刊杂志三百余幅。个人事迹曾由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十余家新闻媒体进行过报道或专访。2012年秋,就读于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画学精英班,201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名家推广工程”精英班。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委会秘书长、深圳国风画院院长、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会员号 11718)。

 

《黄金蕊绽红玉房、北渚凌青荷、玉树夜深歌、人生南北真如梦》

186cm×49cm

 

功夫在诗外

文/姜山

 

  临摹与写生是学画的必由之路。二者的交叉与反复进行是绘画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临是照着他人的作品来学,来体味,直至画出来。摹是用半透明的纸,附在他人的原作,用炭笔勾描下轮廓,再用毛笔来完成具体的步骤。无临不知自己的功底,无摹不知作者笔意。临摹是学画的第一步,最正确的第一步。没有临摹的日积月累,就不会进行写生。没有临摹的深入反复,日后的功课就难以深入。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无论小写还是大写,无论泼墨还是泼彩。为什么有的人到了一定的时期就画不下去了,就是学画当年下的苦功夫少了,底子薄了,脑子里的货少了,手头的功夫仅在于表面。所以,瓶颈自然自然难以突破,唯有江郎才尽徒自空叹。

 

《不恋繁华梦里身》145cm×280cm

 

  临摹谁的最重要。花鸟追宋,山水追宋元,人物当唐及五代。至于临当代,只有当时的所谓的成功,日子久了仍是绝路一条。

  写生就是对着现实物象来写照。写照不是纯写实,不是死板硬抄。首先要认真观察物象,研究物象,在取舍中表现物象自身的特点,再综合地表达个人的情感。若是一株植物,先看其叶,是单页还是复叶,叶序是对生还是轮生;枝干是横向为主还是纵向斜生;花朵是单瓣还是复瓣;花色是内深还是外浅,雄蕊与雌蕊的比列……细节决定成败。如同画植物挂图,先弄明白了细节才能在创作中不出差错。同时,还要知道它的生长习性,喜干还是喜阴,乔本还是灌木,草本还是木本。这样,在创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不违天时不悖物理。远看宋人,可谓得物之天理。近人有于非闇,为写生受益之大家,所作牡丹取冬干之质,秋叶之姿,春花之娇。终成自家面貌,为近代大家之翘楚。只有多写生,才能白描;能白描,才能写意;能小写才能大写。这是作画一条循序渐进的唯一正途。

 

《春寒料峭天际阔》145cm×345cm

 

  即使画大写意,不求形、求意,也离不开这条路。看看齐白石,八大山人,梁楷等诸家,哪个不是形准神方俱。

  当临摹与写生有了深入的理解与实践,当对绘画有了全面的认识,当有了从艺十数年的锤炼,当心中想画举笔能画时,才算进入了创作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艺术吧。

 

《春来花开君起舞》86cm×186cm

 

  习作可以模仿,可以借鉴,可以有他人的影子。创作是创造,是以自家的风貌以有别于他人,以个人独立的绘画语言来区别于他人。确切的说,创作就是你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来超越前人,笑对今人。你有古人之精华而今人不察你之迹;你有时代之风华而今人无你之风彩,这样的作品才是艺术品,只有真正的艺术品才能留传于世。

  中国画的创作一言难尽。

 

《处处皆是春、论交花最香、秋水无声心自闲、白云飞雪岁又新》186cm×49cm

 

  人物、山水、花鸟这是传统绘画艺术三大科。人物有佛道释仙,山水有青绿浅绛水墨,花鸟分翎毛走兽梅兰竹菊。凡三科皆善者,可称大师。就是一科出类拔萃者也为大家。二千年的美术史,又有几人能够名载青史?自盛唐有吴道子称为画圣,而真迹已不可见。至曰三科兼擅,仅为传说。宋徽宗赵佶,是个嗜画胜过爱江山的皇帝,花鸟人物精熟,而山水仅作为配景。唯其后裔赵孟俯,书画并举,堪称奇材,在元代让汉人的书画得以复兴。明有唐寅,晚清任伯年,还勉强能进入全能范畴。近人呢,齐白石算一个,他成就最高的是大写意虾蟹,当时是前无古人,现在也是后无来者。他的草虫人喜欢,但有的不是他亲笔所为。张大千也能三科俱进,但不是大师,是能工巧匠。虽然当时他名重于齐,画价高于齐,全因他善摹古临古仿古,又佐以鲜明的色彩、美艳的画面,个人又因势利导,借风行船,故当时是风生水起。而实际上他是集宋元明清古画之大成者,在创作上谈不上有多大的意义。晚年视力下降,不得以泼彩,也是从唐人的泼墨化来的,区别是古人泼墨,他泼彩。泼墨难而泼彩易。泼彩是博人眼球,而泼墨难分五色。张大千的聪明成就了他也害了他。百年内尚有余阴,再过百年当光环褪尽烟消云散,还原成一个造假为生的张爰。

 

《家住苍松朝霞处》86cm×186cm

 

  当代评了十大画家,以南黄北齐始至李可染而终。而这十人仅是中国画某个方面的代表,真正的全能画家却是天津的刘奎龄,以及其子刘继卣。

  刘奎龄生于清末,长于民国,盛名于新中国。一生少离津门,自少年始即靠卖画为生。他写实为主,人物、山水、花鸟莫不自出机抒,为人所不能。他是无师承而师百家,无名门而名重艺林。他的作品有郎世宁的影子。郎世宁自乾隆年间受重用以来,以中国画的工具通过油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风物,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耳目一新。但有很大一缺点,就是画面发干,人物发僵,花鸟发呆,树木发硬。后受其影响的冷枚、邹一桂是小心翼翼地接受了他的西画造型,但多少也难逃郎世宁的弊端,故传人稀。而反倒一百多年后由刘奎龄师之而化之,融干入湿,化硬为柔,在造型准确色彩生动的前提下,让人赏心悦目地接受了他的变法与融合,这本身就是个奇迹,创造奇迹的本身就是个天才,天才就应该成为大师。可是,他生不离天津,人不受时风左右,故又使他不能与当时享有大名者比肩。这也是个好处,不为浮名累,故能有大成。他的缺点是不能写意,而其子刘继卣则补了他爹的短板,刘继卣不但工笔功底扎实,而后来的大写意,以动物见长,在当时及至当下也罕有人匹敌。尽管是去了北京,但位置不处学术界顶端,艺高而弟子少,又天不假年,故直至今天,其作品的成交价格远远低于他人。历代丹青父子不少,真能够子承父业、父显子彰不辱门风而令人佩服的,这是唯一。

 

《清风徐来》86cm×186cm

 

  可以说由此以后,再无全能型的画家。原因何在,传统文化的断裂,使中国画走向单程,走向了歧途。使绝大多数的画家成了画工、画匠。所谓的作品成了图解,所谓的创作成了无病呻吟的告白。

  黄宾虹能写文言文,齐白石也能吟出“薛蟠体”的诗,刘海粟还能生抄硬搬古人诗句,让人晕头转向。这一点,得益于他们天天拿毛笔,能看竖排繁体字的诗文,还能够来两句西皮流水二黄散板。天长日久,不会吟也能溜,他们毕竟是在传统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

 

《满眼空中别有花》86cm×136cm

 

  而他们的前贤呢?吴昌硕,郑板桥,唐伯虎,徐文长,赵孟頫……这些名字一个个灿若星辰。论书法他们能开宗立派承上启下,论文学是诗词歌赋出口成章,论功绩能安邦定国,论其他则是诸子百家星象医朴为掌中千秋。唯论艺,则成雕虫小技而壮夫不为,仅在失意时人生一寄托耳。

  缘何,他们读的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他们消遣的稗官野史诸子百家,使他们功成名就的虽为八股,但八股里面精华是《四书》,《五经》,还有程朱理学。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以文取胜,而其文其功亦泽被后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能成为文明古国的根源所在,也是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而绵绵不绝。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文字,有独特的文化,才能在开合聚散中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从而使艺术也屹立于世界之林。

 

《盼得花开探得春》123cm×246cm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西方人的进化论。天道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这是我们国人的处世观。

  人类五千余年的文明史,绝大部分是顺其自然。一旦物竞天择,一旦要与天斗、地斗,其后果有些在今天已彰显恶果,得不偿失。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是前进的,光明的,美好的,但在文化上却人为的划出了鸿沟,造成了今天文化与思想的缺陷与断裂。

 

《年年花红岁岁开》50cm×100cm

 

  辛亥革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五四运动坚定了爱国者的信心,而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则直接让中国传统文化经历第一次劫难。当时是陈独秀提出“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学说。胡适则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倡导白话诗,这多少还有些保留。而刘半农,作为文学教育与语言学家,则反文言倡导白话文,其处在学书顶端,后果可想而知。最可怕的是钱玄同,则主张废除汉字,用拼音、用拉丁文字来通行全国,他是思想家、文字音韵学家,他的鼓与呼,直接要断送中国传统文化。假如没有了汉字,想想今天的我们,不知将会处于何境何界。而当时的鲁迅、蔡元培、周作人等,则是身体力行中有所取舍。

 

《杜鹃来报春消息》123cm×246cm

 

  建国后,一次次的文字简化改革,由繁化简,由多变少,由难而易,乃至以部首代替字。看上去简单易记,但对于二千年来已成熟的独特的中国汉字,实际是一场残忍的阉割。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假借与转注,此为汉字造字六法,也是由字识义、由字成词、由词组句、由句成文的圭臬。而经此几简几删,已无义无意了。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场运动,以反封建破四旧扫除一切牛鬼蛇神,旧书成纸浆,有旧文化、旧思想者,在红雨随心翻作浪的大潮中,也滚滚长江东逝水,落得一片大地白茫茫。

 

《天凉不言寒》122cm×246cm

 

  这第三次浩劫终于让中国传统文化从思想到书籍到文字,几乎彻底与新社会割绝。

  很多人不知道,鲁迅几乎天天用毛笔写稿,旧体诗写的不逊古人,尽管量少。而称颂鲁迅的伟人,其书法波澜壮阔、自成一体,诗词大气磅礴,气盖苏辛。创造历史的人也开历史的玩笑。

 

《万朵春花紫飞雪》145cm×345cm

 

  所幸,在大陆边隅与小岛上,由于历史原因,仍然延续,保存着完美的繁体汉字,还能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在大一统的盛世中回流返祖,可谓万幸。百年的三次文化劫难,形成了当下的现状,五十年代(出生)会写字,六十年代能写字,七十年代不认字(繁体),八十年代错别字,九十年代不写字。而做为从事书画艺术创作的书画家,则是能画不能写,能写不能画,能写不能作及至不写也不做,直接电脑喷绘,以瞒天过海之特技,成了专业创作人员。

 

《暮色苍苍家山远》145cm×280cm

 

  术业有专攻。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不求你像古人一样博古晓今文武兼备,哪就专攻或恶补一下,作为当下一个画家的必备吧。在这盛世。

  书法是日课。

  书法永远与绘画相辅相成。或者说,书法水平有多高,绘画成就就有多大。书画同源,又分源,最后又同源。从书即画的原始,到书画各司其职的成长期,到真正达到中国画成熟期,书画则又合为一体。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抑或花鸟,无论工笔还是写意,皆是书法用笔。尤其是大写意的出现,则是让草书入画达到极致。至元代,赵孟頫则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赵之。书法,后世成为赵体,绘画为元代翘楚,这短短而又平淡的廿八字箴言,概括了中国画的精髓与核心。当今天还有人为中国画到底学西还是融西,线描还是素描,重色彩还是重笔墨,而争吵不休时,不如静下心来,细品此诗。

 

《千峰树雨歇》123cm×246cm

 

  读书,则是画家加强个人全面素养的唯一。

  先读些与画有关的书。读专业性的书,面不要太窄,画花鸟就不能因此而不看山水、人物有关的书。事物皆存内在的关联,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则有风霜雨露。路有东西南北,物则有盛衰枯荣。只要书读多了,展示笔下,应不会让人晒笑。还要多读古人的画论,古人的画论多为画家自论,而不是现在的专业的理论家。

 

《江南春色回、江边看水行、片心闲对云、杳杳寒山道》186cm×49cm

 

  多读古书养精神。至于《四书》《五经》,可能对许多人有些难,但读些唐诗宋词类,还是大有益处。读古书是与“君子处,久而不闻其香”。然天长日久,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唐诗读多了,自然能随口吟上一二。律诗太严,你可以来古风。而宋诗,比唐诗还清新、轻松,给人一种愉悦之感。尤其是一些田园诗对于绘画,有很多灵感与诗意。仔细想一想,当年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就画了一美人,执扇立于效野,有何意?就因加了一首古风,让人一唱三叹,至今而余音绕梁: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画因诗传,诗因画存,人因诗而不朽,这就是中国画的伟大之处。

 

《只缘身在此山中》145cm×345cm

 

  画余还仍多读点圣贤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圣。如孔子,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是政治家的事。如我等凡夫俗子,记住几句话即可。仁、义、礼、智、信,此孔子之要言。只须记住智莫过,过则愚。普天之下,哪个傻,当你要与人斗智时,你已经愚不可及了。天地君亲师,现在君应改成国,人人平等了嘛。人要畏天敬地爱国亲其亲尊其师,这是做人的道理。画家也是人,应该知民情晓人心贴近社会懂点政治。若不如此,则大脑短路。但若太近政治,以接近政治家为荣,则祸不远矣。孔子为圣,孟子为亚圣。孟子的高明之处,师其师而不迷其师,他有这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把老师不敢说的说了出来,所以,他是亚圣。而今天的欧美,其实是秉承着孟子的思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之处,二千余年前,已为整个世界定下了乾坤之理。而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尊孔重孟天下一家。作为个画家,也应该明白这个圣与贤,进与退,懂得月亮是一个,太阳也是一个,到哪都是一样圆。

 

《远看方知出身高》123cm×246cm

 

  鸡不离蛋,蛋不离鸡。这是画家与评论家的关系。

  在古代,画家多能写能论,且多有专著于世。而现在呢,在术业有专攻的先决条件下,则是学习不好则去考美术,专业好的报绘画,差一点的学设计,再次一点的学美术史。所以,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有不少所谓的文艺批评家,纸上谈兵,隔靴搔痒已成共性。有几个好的,又干起了副业,或写或画,使一世英名付诸流水。

 

《白云吐翠微间》123cm×246cm

 

  当画家难,出画集难,办展览难,而三者齐俱则更难。

  古人云,先序后跋,文之式也。出本画集,大不易也,当前有序而后有跋,以达意也。然作文难,求人作文更难,非关孔方兄也。求人不如求己,先贤语。今自为之,权作序。

2019.8.29 日于泰山仁者居

 

《万里无踪碧落边、闲将鹤最亲、天地从龙自不归、墨华涌动泉水急》186cm×49cm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姜山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