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鉴赏】温酒话诗书—安徽博物馆馆藏
http://www.socang.com   2021-09-28 14:57   来源:嘉利艺术馆

今日鉴赏

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

  这件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是宋代盛酒和温酒的用具。注子是一种斟酒用的酒壶, 是从魏晋时期的鸡首壶演变而来的,为小口、直颈,颈下肩上饰一周覆莲瓣纹,盖顶上蹲一狮,昂首翘尾,富于装饰趣味。六棱形腹,前置上扬的细流,后置带式曲柄。注子表面所施影青釉,釉色光润明亮,有细碎片纹。

  注子坐于一个较注体略大的莲花形注碗之中,使用时把热水注到注碗里面,可以使注子中的酒保持温度。注碗全形为一朵仰开莲花,碗下为高圈足。圈足外装饰尖叶形花蒂。整体器形稳重,构图富于变化,胎体洁白细腻,所施影青釉晶莹润泽,呈现出和谐完美的艺术造型。

  影青釉又称“青白釉”, 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素雅异常,有一种恬静的美感,因此被称为影青釉。它的产地是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其原料选择、制作工艺、装饰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度,代表了宋代影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当然,出土文物中,虽然以瓷质的注子注碗最为常见,但在文献资料中,还有“金注碗”“银注碗”“玉注碗”“水晶注碗”等记载,这说明在当时注子注碗的材质是多样的。

《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

  影青釉注子注碗可以说是安徽博物院最知名的瓷器之一,1991年,当时的中国邮电部为展示名扬天下的景德镇瓷器精品,发行了一套六枚的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其中的一枚正是这件“影青釉注子注碗”

《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特写

  早在商代就有一种温酒的青铜器叫“斝”,斝的腹下有三高足,就是方便使用火来加热。而进入晚唐以后,人们改变了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一些日常器皿也随之被安放到桌几和条案上,因此很多日用器皿出现了新的样式和品种,“注子注碗”便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后一直盛行于五代至宋元时期

  这是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留存下来的著名画作《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特写,此画描绘的是官员韩熙载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景,有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其中琵琶演奏场景中的茶几上就有多件注子注碗的实物,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注子温碗在五代时期的流行。

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

吉州窑绿釉狮盖香熏

  这件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于1963年在安徽省宿松县北宋墓葬中出土。通高32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12.3厘米。香薰由炉座和盖两部分组成,可拆合。盖钮作狮子抢绣球状,狮首高昂,尾巴上翘,颈部挂有三枚铃铛,蹲在莲蓬果上,前足踏彩球,姿态雄健,生动活泼。狮口微张,盖体中空,熏香时香气便由狮口溢出,构思极为巧妙。香薰炉身作仰莲瓣状,圈座外雕莲瓣纹。通体施绿釉,肥厚光润。有的莲瓣上特意不施釉,露出黄白色的胎,绿、白相映,显示出莲花花瓣的阴阳向背,别有韵味。

  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是宋代著名瓷窑吉州窑所制。吉州窑位于现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境内,因古时吉安称为吉州,故称吉州窑。吉州窑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直到元末渐衰而停烧,前后长达七八百年之久,是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有“南有吉州,北有磁州”的说法。吉州窑所在的永和镇,据史料记载,当地不仅商业繁华,而且陶瓷烧制所需瓷土、柴料丰富,地域文化独具特色。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瓷土资源,吉州窑炉火旺盛,一度发展为全国重要的陶瓷器产品出口地之一,与定窑、钧窑等窑场齐名媲美。吉州窑结合当地材料和民俗特色,融合当地需求的特点,就地选材烧制出黑釉、褐釉、青釉、绿釉、乳白釉等瓷器,对我国陶瓷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绿釉瓷器是吉州窑烧造的重要产品之一,吉州窑绿釉是一种低温釉瓷,低温釉瓷要先在低温窑炉中进行预烧,出窑后用铅为熔剂、氧化铜为着色剂进行施釉,之后再施绿釉二次入窑烧造,并控制窑温使之在氧化焰下将所施的釉形成纯绿的颜色。

  中国“用香”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人们是通过燃烧草木进行祭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焚烧草木,利用其烟进行祭祀占卜的记载。唐代伴随着道教、佛教的发展,古人用香的频率和范围愈发广泛,香料也变得丰富多样,香炉的生产和使用也到达新的高度。宋代则是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香炉不再局限于宫殿和庙宇,已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

  宋朝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注重精神追求,提倡雅致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琴、棋、书、画是文人墨客推崇和必掌握的风雅艺术,除此之外,焚香、挂画、点茶、插画也是文人必备的“四艺”。他们通常会在香炉内焚烧香饼,营造简朴、实用、洁净、安详的气氛。正如宋徽宗赵佶创作的《听琴图》,画面中间,达官贵人或文人墨客相聚听琴、品香,抚琴者作道士打扮,身旁立一木几香炉,缕缕香烟缭绕,听琴者三人,左右对坐,凝神恭听。随着清朝末年,国势衰退,战乱开始,士大夫与文人墨客们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呆板,人们对包括“香道”在内的传统文化产生质疑 “香道”文化也渐趋式微。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博物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