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银币为范铸造铜币为哪般
http://www.socang.com   2021-06-04 17:10   来源:收藏快报 姚旭东/上海

 

图1 民国四川军政府发行的壹元银币与百文铜币
 

  自古以来,中国的货币体系一直是采用非常独特的银、铜复本位制。在封建社会主要是以制式铜钱和以两为单位的银锭来进行交易支付,小额交易用铜钱,大额交易支付就用银两。到了近代,以西属美洲的本洋为代表的机制银币开始在我国大量流通使用,以至于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货币使用习惯。直到清末,政府被迫开始自铸机制的银元与铜板以求恢复市场主权,而此时的银铜复本位就成了小额交易用铜版,中额交易用银元,大额交易支付就用白银汇票的体制。直至民国建立,人口大省四川还同时铸造了大汉银元和铜板(图1)。

 

图2 以西属美洲波托西造币厂的本洋为范本而仿制的铜币

图3 以墨西哥的鹰洋为范本铸造的铜板

图4 以日本龙洋为范本翻铸的铜板

图5 以湖北宣统龙洋为范本铸造的铜钱币

图6 袁像铜币

图7 以民国云南省发行的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为范本铸造的铜板正面

  由于民间一直暗中存在着仿制假货币的情况,自从外国的银元开始流通国内以来,各种仿造便层出不穷,造假银元的目的是为了偷工减料,以减少银子的用量赚取利润。然而笔者却发现,一直以来就有采用银币的外观来铸造铜币的现象,且各个时期的银币都未能幸免。如图2所示是以西属美洲波托西造币厂的本洋为范本而仿制的铜币,大小亦和银元一样,只是由于材质不同,采用红铜,因此重量仅为22.8克。而铸造工艺却是浇铸法,明显的私版货,可是流通磨损的痕迹十分明显,且由于时期较早,此币也像本洋银元那样被打了几个戳记。这种铜币,在当时的内地市场中,应该如前面的四川大汉铜板一样,相当于一百文的铜币来作价使用。

  图3是以墨西哥的鹰洋为范本铸造的铜板。由于使用磨损得过于严重,该币的正反面均模糊不清,只能依稀勉强地看得出是个铜的鹰洋。而此币的边缘是光的,没有齿轮(和上面的铜本洋相同),且排法是左右对翻,不是鹰洋银币那样的上下翻。铸造法还是浇铸成型,应为传统的铸钱那样先制造币范,然后将熔化的铜液浇灌入范,再冷却成形,毫无疑问这还是私版铸造的。

  浇铸工艺毕竟还只是仿造某一种类的银模铜币,而下面这枚币的铸法却是更加独特了。图4是一枚以日本龙洋为范本翻铸的铜板,根据资料记载,日本国内曾有一段时期中断了本国龙洋的铸造,致使周边的朝鲜半岛、满洲地区及台湾等地的银元缺货,而使得这些地方出现了不少仿制的日本龙洋,但这是说的银元。可这枚铜板上面,竟然连原本银币上的戳记都一起仿造了,且此品边缘也像银币那样有边齿的痕迹。这只能说明,这个铜板是在一枚打了这样戳记的日本龙洋基础上,采用石蜡或者石膏进行翻铸成模,再浇入铜液后冷却成形的,这是一种以专门的一枚银币进行仿造的案例,比较独特。

  再来看我国自己做的银元情况。从广东省最初铸造龙洋开始,之后湖北、北洋、江南等省份逐步跟进开铸,龙洋在华夏大地日益流通普及,影响也越来越大,接下去又开始铸造龙纹铜币,从当十文、二十文铜板到大型的当三十文,不一而足,而当时各地都在铸发铜币,因为其厚利的缘故,铸量亦大。可是图5却是一枚以湖北宣统龙洋为范本铸造的铜钱币,这个钱币的中心竟然按照制钱的式样开了方孔,因而该称为铜钱。此钱亦是按传统的铸钱工艺使用钱范浇铸而成,可是正反面却采用湖北宣统龙洋的图案,由于中间开孔致使龙纹很模糊,而龙的面部也没了,显得惨淡。大小与银元一样,只是厚度比龙洋薄。据记载,湖北当时也替不少别的省份铸造湖北龙洋以供他省通用,因此湖北龙洋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该钱不见得是在湖北省内做的,但是这样的银模铜钱肯定为私铸的。这样的铜钱其面值很难确定,可能各地的作价使用情况也有差别,而按照最近先朝即咸丰钱制的体例,这种钱也是难以定额的,从折十、二十、三十乃至五十都有过先例,故此钱的面值实在无解。

  以上的品种相对是较早的仿制,而下面就是进入民国以后的东西了。民国时代最著名的银元,当仁不让的就是袁大头,所以袁大头银元的各种版本亦是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同样的以袁大头为范本铸造的铜板也较为常见。图6就是一枚袁像铜币,大小亦和袁大头银元相同,只是由于为黄铜铸造,分量只有22.5克。使用磨损得相当厉害,且翻铸的痕迹也很明显。然而币商为了想卖个高价,总是把这类袁像铜币一口咬定说是铸造银元前精制的铜币样,为了牟利,这些人实在是不择手段的。

  上述品种都是大的铜板,属于当传统制钱一百文的面额。而小一点的东西其实也有,例如图7即为以民国初年云南省发行的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为范本铸造的铜板,其面值是老的三钱六分,即俗称半块钱,当时的正式单位是大洋五角;而相应的比百文铜币小一号的就是五十文铜板。其正面人像为当时的云南督军唐继尧;背面是双旗交叉图案。此币与这种银元同样大小,只是边上还是光的,无边齿,该铜板应该就是当五十文的面额使用。由于此种半块银元当时铸量很大,较为常见,反而是这类铜币较罕见,成了有价值的品种。

  而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银模铜币呢,从铸造工艺看,基本都是浇铸出来的,甚至是更原始的翻铸法工艺,根本就没有冲床压出来的机制币,因此没有例外全都是私版仿制。究其制作的心理,其实就是典型的攀上心态在作祟:一个低级货品就要想办法搭上个高级些的东西,以便抬高身价。明明是普通的铜板,外观却要做得像银元那样,仿佛就此身价倍增、特别值钱了。而相反的例子却从来也看不到,笔者浸淫钱币市场数十年,哪怕到网上也从来没有遇到用流通的铜币为范本铸造的银货币!可见这是不符合人们正常心理的。当然此类银模铜币的出现说到底还是源于当时社会动荡,币制实在混乱,才会出现如此随意混淆银铜复本位制的现象。而今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银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