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正面马克思头像
在土地革命时期,湖北是革命风暴的中心地区之一。随着以该省为主体的鄂豫皖、湘鄂西、鄂东南三个根据地的形成,湖北的红色货币发展迅速。这三个根据地通常设有银行,且发行过货币。这些流通于鄂东南、鄂东北、鄂西北、鄂西南,以及江汉平原的几十个县的红色货币,覆盖面几乎是大半湖北,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红色货币能够以实物形式留存下来的如今已不多见。今年是建党百年,笔者就来介绍一枚见证了党史印迹的珍贵文物——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发行的马克思头像壹圆银元。
图2 背面面值等
这是湖北钱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克思头像壹圆银元。此币直径3.9、厚0.25厘米,重约28克,含银量约80%。其正面(图1)主图案,为长胡须、穿西装、系领带的马克思正面头像;尽管银元上部有损,但仍然可见头像铸有“中国苏维埃共和国造”字样。背面(图2)主图案,则有镰刀、斧头和壹圆字样,顶部刻有五角星,边缘环绕着装饰花纹,外轮有齿。该币目前也是湖北钱币博物馆藏孤品。
马克思头像银元背后的红色历史,更是引人入胜:1931年6月18日,贺龙领导的红二军经过长期艰苦转战,攻克了湖北房县,建立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央鄂西临时分特委,并设立了房县苏维埃政府。房县地处偏僻,山大人稀,红军到来之前,土匪较多,山区经济十分落后。当时,房县流通的银元都被做生意的人屯集起来到武汉、上海办货去了。各个军阀滥发铜元,导致铜元在房县太多太乱,不值钱,有的干脆把铜元铸成脸盆、酒壶当作日常用品。当时房县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很少有货币交易,物资主要以食盐为尺度进行交换,如一斤棉花一斤盐、一匹土布八斤盐、一斗米六斤盐等。少数有铺号的大商户,打着做生意讲信用的招牌,发行“铺票”用来流通。
当年7月中旬,为活跃苏区城乡经济,利于交易,统一货币,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决定在房县县城西街开设鄂北农民银行,并在代香泉的家中建立铸币厂,制造马克思头像苏区银币。且由鄂北农民银行负责发行,流通于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为了筹集制造银元的银料,苏维埃政府还将打土豪派的捐款、没收的土豪劣绅的财产、战场缴获归公的金银,全部集中起来制造银元。
制造银元,是当时根据地的一件大事。所以当时负责鄂北农民银行工作的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王守训,把房县城内银匠楼的12个银匠集中起来,商议银元铸造办法。这些银匠手艺虽高,但只有用银锭、银元打制首饰的经验,而没有用银锭首饰改制银元的整套技术。不久,王守训从县城西关请来了一位略懂模具雕刻技术名叫周远忠的人。在拟定银元图案时,王守训与苏维埃政府其他同志研究,认为共产党是搞马列主义的,是为工农大众谋利益的,银元的图案必须有鲜明的代表性。这样就确定了银元的正面图案为马克思头像,背面以镰刀斧头为主景。因此周远忠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案制作了钢模。
据当时参加制造银元的银匠散家春介绍,当时他们并不知道马克思长什么样子,完全是凭自己对外国人模样的想象创作:长胡须,穿西装,系领带。散家春老人回忆,那时,银匠每天可以做出120多块银元,共计做了两个多月,一共造出银元一万多枚。银元铸造出来以后,除每位银匠每天发一枚银元作为工钱以外,其余全部上交给鄂北农民银行发行,向社会兑换银子,以补充银元的材料来源。苏区银元一发行,很快受到房县老百姓和商家的欢迎。老百姓用粮食、药材、棉花到苏维埃办的商店兑换银元;商家也因为苏区银元足色(品相好)足秤而大肆抛出货物来换取银元。
1932年6月,红军撤离根据地,鄂北农民银行随之转移,这种银元也停止制造。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银元和纸币被老百姓藏起来作纪念。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活跃国民经济,实行新纸币一元换一枚银元的规定,又收回了一部分苏区银元和纸币。由于当时对这些已成文物的货币认识不足,收到后把银元货币一律上缴国库,统一销毁。现在,凤毛麟角的苏区货币,成为了无价之宝。
在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上述马克思头像银元还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一,是仅此将马克思头像锻造在银币上的一例,从而创造出苏区银行使用银币这种硬通货,来宣传马列主义的先例。其二,是首开红色政权自己设计银币图案的先河,马克思头像银币的图案完全是自己设计,与旧版银币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其三,是该币为之后革命根据地铸造银币,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