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币彰显华夏文明脉络和灿烂成就
http://www.socang.com   2021-04-19 14:03   来源:收藏快报 卞文志/山东临沂

 

淳熙元宝
 

  “你知道钱是怎么产生的吗?古代的五铢钱有多重?银子为什么叫做纹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近推出的中国古代钱币展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据悉,该展览从国博馆藏20余万枚钱币中精选出1800余件珍品,辅以其他类别文物200余件,系统呈现了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历程及其丰富内涵,以钱币为载体,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和灿烂成就。

一刀平五千

齐大刀石子范

四川卢比

马蹄金

古贝币

中统元宝交钞

大明通行宝钞

  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推出的中国古代钱币展,所展出的钱币多是从原始海贝到早期的刀布币和圜钱,再到持续2000年之久的方孔圆钱,直至清末的机制铜、银元,传承脉络明晰,品类繁多。其中既有形态各异的金属铸币,也有元代以来各色纸币;既有流通货币,也有反映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镇库钱、宫钱、供养钱、生肖钱、厌胜钱、游戏钱等;既有体现中国古代高超书法艺术的代表钱币,也有反映古代造币工艺发展水平的各种钱范、母钱和钞版。据悉,中国古代钱币展为常设展览,自开幕后长期向公众开放。

  为探寻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史,笔者对具有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和灿烂成就的中国古代钱币进行了相关史迹的追寻和分析,从中归纳出以下三个部分,并举“古贝币”和“雕母钱”两种古钱币为例,供古钱币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参考借鉴,从中汲取有关知识并使之进一步得以传承和光大。

  在古代,精良的铸币技术是国家发行货币,保持长治久安的关键。先秦时期,中国的铸币工艺包括“选料、配料、备坯、制模、浇注、刻字”等多个环节,看似单调的铸币工艺却包含着打击私铸、银钱流通、铸币贮存、熔解重铸等诸多因素的考量,上述几个方面,就逐渐衍化为今天发行领域内的货币反假、现金流通、库房管理、清分操作等相关业务内容。

  我国古代钱币名称词汇丰富多彩,解读这些词汇,分析来源,不难发现,钱币的命名充分体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或体现精神崇拜,或浸染社会心理,或缘于历史典故。而货币发行文化是国家在长期的货币发行的历史进程衍化中逐渐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制度文化、业务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是货币发行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历史上,中国自古铸币收益较高,北宋江州广宁铸钱监的毛利率达15%,铸钱本身已成为财政收入,还可以通过铸钱获得更高额的盈利。汉初郡国可自由铸造钱币,一些贵族、富商操纵造币权,富比天子。七国之乱时,铸币为其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汉代成立了铸币机构——上林苑,被历代沿袭,铸币税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建章立制的管理模式成为货币发行管理方式的通例,由此,也说明规范性制度对于发行业务以及社会安定乃至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最近,在山东博物馆“三千玲珑——中国海洋贝类展”上,展出七枚商周时期的贝币,这些贝币历经三千年岁月,仍晶莹玉润,在向观众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据资料介绍,距今4000—6000年前,沿海先民食用后的海产贝壳堆积如山,广布于辽东半岛至广东沿海,今人谓之“贝丘”。在贝丘中,有的还混杂着多种海鱼骨骼、鱼鳞及捕捞工具。有的贝丘遗址含有软体动物20多种。可见,我们的祖先涉猎的贝类有很多种类,先民们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着海洋贝类的知识。

  关于贝币的价值,根据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推算:玉璋的价格是贝币八十朋,折合十田土地。十枚贝壳为一朋,约一百亩土地为一田。也就是,一个贝壳竟然能买到一亩地!难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的主人翁那么高兴,因为“既见君子,赐我百朋”!说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会选择贝壳作货币,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什么要以产于千里之外的海贝作货币呢?因为,贝壳本身是名贵的装饰品,这就使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这也是它能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

  由于贝壳坚硬耐磨,不易损坏,适合作为货币反复使用而不减少数量,加之贝壳个体小,既容易串成较大的使用单位,又容易分散成较小的使用单位,同时中原地区不易多得,因而价值较高。另外,千贝千象,举世无双,也是其最大价值。所以,今天的贝币已经成为收藏界的珍品,由于稀奇稀少,其收藏价格说其“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近年来,在一些商代墓葬里曾出土了不少海贝、骨币以及铜币、锡币和金银币,就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当时计算“贝”的单位叫“朋”,“朋”的文字本义是一串或两串并联的“贝”,5个或10个“贝”为“一朋”。由于贝的来源稀少,以后逐渐用骨币代替。先民们把“贝币”作为货币,不仅对中国的古代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文化、风俗等具有深远影响。从现在的中国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与钱币产生关系的事物,如货、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这些字的含义多与“贝”字联系着。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在创建和使用文字之时,贝已经是货币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叫儿女为“宝贝”“贝贝”,也有一定寓意。所以说,“贝币”虽小,却集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含义于一身。

  在收藏界,钱币收藏爱好着都知道有一种古钱币叫“雕母钱”。所谓的“雕母钱”,是指以手工雕刻而出的“母钱”,也称为“祖钱”,它是古代货币铸造中最为关键的流程产物,也是衡量货币铸造,特别是铜钱铸造好坏的“风向标”。在货币铸造中,需要进行第一步的就是“制作钱模”,首先由专业工匠以手工雕制母钱,并呈送中央政府进行审定,再由中央政府颁发给地方铸币机构铸母,铸母或直接用雕母翻铸数枚母钱作为铸造货币的母钱,俗称“铸母”。

  在首都博物馆,就收藏了一种钱径3.3厘米、重14.8克的“雕母钱”,它是我国钱币类文物中的佼佼者。该钱较行用钱略大一些,铜质用料十分精良,雕工亦细腻,外缘平整无瑕,钱体厚重,轮廓标致,深峻有力,钱文纤劲,包浆温润。正面“同治重宝”四字寄郭,十字直读,楷书,类宋体,背面由上至下为汉文纪值“当十”二字,由左至右为满文“宝源”二字。与多数铜钱不同的是,此钱中间穿孔未完全凿穿,但仍留有一小圆孔,俗称“金口未开”。

  同治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其意为东西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故。同治帝幼年即位,得益于恭亲王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名臣辅佐,出现了清代后期少有的复兴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其政治上,采取修正内部统治的秩序,制定“师夷长技以制夷”方向,大举发展洋务运动;军事上,收编地方武装力量,成功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经济上,大幅降低农村赋税,鼓励耕作及发放粮种,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文化上,大兴科举,利用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维护自身统治;外交上,与外国列强谋求共同合作,大量购入外国军火武装。

  满清入关后,为稳定国家政权,在币制方面清代延续前代的做法,开始大量铸造年号钱。在铸造工艺方面,同样延续了前代的做法,实行翻砂铸币的工艺,该工艺需要经过制作钱模、制作范型、合范固定、浇铸钱币四个步骤,由宋应星所撰的《天工开物》,亦是这一时期的科技名著,书中对翻砂铸币有着详细的记载。当时的铸币机构是宝源局,隶属于工部,是明清两代官方设立的货币金融机构,专司钱币的铸造。清代沿袭明制,在工部和户部分别设立宝源局和宝泉局,并在各省设立地方铸局。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规定每省只设一局,并统一将各省局的名称冠以“宝”字为首,次用该省一字如浙江的称“宝浙局”。各省设立的铸局存放增减频繁,先后设立的多达数十所。至清光绪年间,仅存北京的宝源、宝泉两局,外省铸局相继停废。遂光绪三十一年(1905)宝源局被裁撤,退出历史的舞台。一般认为“金口未开”的雕母钱,多半为没有正式启用的雕母钱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此文就不再进行详细深究。

  由于此类“同治重宝”行用钱存世量庞大,姑且可认为是原有雕母钱数量在已满足铸币条件,故未被启用,以至于因为某种缘故所遗留下来。据清代泉学家鲍康《大钱图录》记载,各钱局在每次开炉铸钱时,先会取精炼黄铜制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铸若干母钱,最后用母钱翻砂铸流通钱,因雕母系手工雕刻而成,故每一枚都有不同之处。雕母在钱币铸行流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质,加上钱局使用后往往存档入库,故民间流传甚稀,因其工艺的特殊性,使雕母具有流通钱无法比拟的艺术观赏价值和重要的收藏价值。因此,目前在社会上存量较少,由此变得十分珍贵。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钱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