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越窑器物与唐代越窑器物各有艺术特色。
紫色百合香为您详细介绍这些收藏鉴定知识,使您通过简单的描述,对越窑瓷器更加喜爱并加以传承。
一、著名瓷窑-越窑
越窑创始于我国东汉时期,三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是其大力发展时期,隋唐五代时期非常兴盛,于宋代逐渐衰落,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青瓷瓷窑。
越窑窑址在浙江东部的上虞、绍兴、慈溪、余姚一带,因唐代属于越州的地界,因此又统称为“越窑”。
二、东汉-隋代越窑(早期越窑)
东汉-隋代的越窑,称之为早期的越窑。此时器物的造型主要有盘口壶、鸡首壶、四系罐、堆塑罐、兽形盂、虎子等。
胎质多灰白或者米黄胎。釉色多为青色、青灰、青黄等,而且施釉均不到底。
在无釉的胎体上,可以见到淡红色的胎体,若是现在仿制品,就很少出现这种现象,这也是鉴定早期越窑瓷器一个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时器物的装饰技法也较为多样化,主要有压印、模印、刻划、捏塑、透雕等。
装饰图案有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人物纹样和各种佛教色彩的纹样。
二、唐代越窑
唐代是越窑发展最为鼎盛时期,位于全国之首。此时生产的器物也代表了唐代最高的艺术水平。 唐代的越窑器物,从器物的造型、纹饰图案、装饰技法、胎釉特点都有其鲜明的时代风格,许多大诗人都赋诗赞美越窑器物的美,可见越窑器物已经深得人心。
1.常见器形
唐代越窑常见的器形主要有碗、瓶、盘、壶、枕、印盒、砚台、粉盒等。
碗是当时非常主要的日常用器,其形状非常丰富,可以分为大口碗、浅腹碗、折腰碗、平底碗、撇口碗、敛口碗、葵瓣式碗、海棠式碗等。
初唐时期,这些日常用器的造型相对简单,到中唐时期逐渐变得复杂,器底也在演变之中。
早期器物底足多是平底;中期器物的底足中央略凹;晚期器物的底足变成了圈足底,这也是越窑瓷器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2.装饰纹样
唐代越窑瓷器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多种技法。
早期器物,多光素无纹,而仅仅一部分器物为刻划花。
晚唐时期,装饰纹样逐渐增多,题材也更加广泛,主要是各种花卉纹、动物纹、人物故事纹、山水流云纹等。这些纹饰图案,也受到金银器、铜器(尤其是铜镜),以及丝织品的影响较大。
3.胎釉特点
初唐时期的越窑瓷器往往还带有一些隋代的特征,但是到了中晚期时,越窑瓷器的胎釉发展更大,胎质淘炼精细,胎骨坚硬,改变了初唐时期的厚重感,釉质莹润,但不透明,施釉技术比初唐有了很大提高,胎釉结合紧密,瓷化程度高,叩之可以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4.鉴定方法
唐代越窑器物普遍使用叠烧法。
器底显得特别厚重,底部的厚度是口缘的两倍,垫烧痕迹周围往往有火石红斑出现。
唐越窑早期并没有采用匣钵装烧,所以器物的釉面常常会黏上砂粒,而晚唐时期,由于各方面技术逐渐提高,使用了匣钵装烧,所以器物和釉面更加光滑明亮。
三、唐代越窑瓷器精品赏析
越窑青釉刻花背壶
瓷器鉴赏要点:这件青釉刻花背壶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施釉非常均匀,线条优美而流畅。器形十分规整,造型自然大方。刻花纹饰非常精美,是越窑瓷器中比较出色的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