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吾知足”借口钱
“唯吾知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铜钱上,方孔圆钱铜币是中国自先秦以来流行两千多年的基本样式,在正统货币中,衍生了民俗用的“花钱”,主要是用来辟邪、取吉、赏玩所用。品种繁多,从汉一直到清代,历朝均有铸造,多为民间使用,其中有一种花钱,上有“唯吾知足”四个字,据考证始于汉代,这四个字皆省略了“口”字,都借用中间方孔为“口”字,俗称“借口钱”,而形成的词语,即巧用方孔圆钱的特点发明的花钱,具赏玩、趣味,同时又具有“自勉、自律、信念”的名言警句功能。这种既有深刻哲理,又富观赏、把玩的铜币,一经出现,即流行至今。遗憾的是,古人发明这种借口钱只此一种。流行至今,原因可能是,这种组合难度大,而且中间口字分别为四字上、下、左、右而组合,汉字中带“口”字旁也不少。多数在字的左边组合,其次为下面、上面、右面,而口字在上面和右面的很少,其中在右面的组合算上所有古代字典里的也不过10个字左右。有:知、和、如、加等,而且还要组合通顺,最难的是还要符合古今阅读顺序的习惯,如直读即从上、下、左、右或上、下、右、左,也可以顺读。具有一定的文字意义,否则也难以流行。这就增加了难度,非精通古文字及词语者,实难创造出经典的“借口钱”。
图1 吾品知味
图2 知古吟图
图3 和善可品
图4 善图知咏
图5 同兄和鸣
图10 知古听图
图9 知乎名号
图8 唯如吉品
图7 如君唤呈
图6 召员听知
“唯吾知足”借口钱一经出现,立刻受到人们的喜爱,此钱的流行如同名言警句语录,在情感道德的行为规范上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同时也成为书法、木雕、篆刻等各种艺术的模仿对象。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唯一的借口钱已经过去两千年了。笔者是考古、文物研究的爱好者,同时也是古文字、书法、篆刻的爱好者,唯吾知足是明清篆刻家的一个素材,笔者也不例外,在篆刻中、在欣赏之余,萌生再创作这种借口钱的想法。由于本人常年研究古文字、书法,又收藏钱币和印章,条件得天独厚,遂依据大量古文字资料进行数百次组合实验,竟然组合出十余个新的品种“借口钱”。虽然不是意义皆有重大,但也有数个值得品玩,如图1“吾品知味”,意喻我欣读、品赏、品尝即知其味、知其意义,笔者以用其篆刻作为文物鉴定的闲章,倒是很适合,亦有其品读文章、艺术作品之意。其词意也值得回味,同时也表明自信和能力。
图2“知古吟图”。另一品图10“知古听图”,意义同此,比喻要知晓古代知识、文化、要读书,要听人讲,“图”即指图书,同时也指获取知识要学习、听课之意。“吟”古代指吟咏,类似学习中的“朗读”“吟唱”。
图3“和善可品”。是指自己的品行、性格、善良,别人可以品味、了解、知晓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自己的人品和信念希望别人了解。
图4“善图知咏”。古代善本图书是指知名权威制版机构的印制图书。这里“善图”,是指善本图书的意思。“善图知咏”是指好的书我们应该知道去读、去学习。文字组合时,可以借用古代异体字,如图书的“图”字是繁体异字。
图5“同兄和鸣”。这里的意思比较清晰,即指“我的思想与兄弟(亦指朋友)相同,泛指自己的观点、主张、理念与要好的朋友相同,借以表明心境。
图6“召员听知”。这个用意较为狭窄,特用于学校、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听讲知识之意,文字游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图7“如君唤呈”这个实际意义更为狭窄,可用于下级给上级,学生给老师,晚辈给长者的礼物、信件、赠物等,用以表明自己的恭敬、礼貌之心。
图8“唯如吉品”。这是一个赞美、夸耀作品、物品、事物的一个词汇,“吉品”为过去赞颂作品、物品的词语。
图9“知乎名号”。这是一个纯粹意义的文字游戏作品,亦可用于提问、反问及声明:“你知道我(它)的名号?”如作标志,还有一点意义,应用价值不大。
以上即是笔者在篆刻之余,突发奇想之创作,本意是增加自己篆刻的艺术素材,同时也增加了“借口钱”这一中国传统汉字组合图案的宝贵品种,更是产生了新的词语及意义。但亦可用于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