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用斑竹、湘竹制作的笔筒,在宋、明史籍中均有记载。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棕榈者佳。”
这件竹根雕梅花笔筒(见图),高17、壁厚1、上口径15厘米。筒底呈马靴状,有三个竹节根孔。此件雕梅花笔筒,竹根造型天然,随形赋意,因材施雕,融浅雕、浮雕、圆雕、透雕于一体。突出刻痕深陷、遮掩叠压的技法,兼收曲干式盆景艺术,琢老干梅枝,秀媚虬劲,斜横曲疏;梅干浑厚苍深,古朴高雅。构图雕饰虚实相间、层次分明,极富笔情墨趣。
笔筒刻梅花15朵,其中4朵绽放,花蕊纤细、喷红吐翠;另外11朵梅花,骨朵圆润,含苞不露,体现古人品梅“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的“四贵”风韵,大有严冬将尽,新春已临之感。笔筒大部分为光素竹面,竹根弯曲部分显露7节根痕,寓意节节高升。3、4节竹根痕处,竖刻五言绝句:“孤山一片云,春色在西湖。诗到不吟处,方知香影无。”款识“朱文友制”。每字约1厘米,行、草书相间。由岳父吴之璠指授的绝技笔筒,表皮、内壁呈暗红色,竹节纹路自然,包浆温润,色泽亮丽,深古高雅。
朱文友咏梅绝句,赞美的是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北麓有林和靖墓。元代郡守陈子安为纪念林和靖,建“放鹤亭”。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北宋诗人。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不仕,平时除作诗、绘画外,种梅养鹤,史称“梅妻鹤子”。他死后葬在孤山北麓。传说他养的那只鹤曾在墓前悲鸣而死,人们将它葬于墓侧,取名“鹤冢”。南宋诗人王十朋曾赞美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诗句:“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人。”朱文友精雕细刻梅花、咏梅,托物寄情,仰慕林逋衷情梅花品格、风骨、精神、魅力的佐证。
明清时期,竹刻艺术最为兴盛。明中期至清乾、嘉时期,具有文人气质的竹刻艺术家不断出现,由于他们能诗善画,修养极高,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艺术品位高雅,很受文人墨客、皇室权贵青睐,其作品为皇家御用、皇室藏品。明代竹刻名家“三朱”(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以浮雕、圆雕、深刻法,创竹刻嘉定派。清初,嘉定派竹刻家中的一部分仍遵循朱氏刻法,继承嘉定三大支派,即以吴之璠为代表的“薄地阳文派”;以封氏兄弟为代表的“竹根立雕派”;以周颢为代表的“陷地浅刻派”。清金元钰著《竹人录》:“朱文友,号筠斋。吴之璠之女婿,得其岳父吴之璠指授,传承吴氏竹刻技法,其风格亦为吴氏一路。”为清代著名竹雕大家。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嘉定人。康熙年间,吴之璠早年习朱氏浮雕法,作品深浅多层,高凸处接近圆雕,低陷处或用透雕。后来,他吸取北魏龙门石刻中的浅浮雕技法,独创“薄地阳文法”“陷地深刻法”。吴氏深谙画理,巧用景物的遮掩压叠,分出远近层次。构图布局独具匠心,所刻纹饰精湛、微妙起伏。图案景物虚实相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特别是在有限的浅浮雕高度中,蕴含透视雕技深度。吴氏刻法比朱氏刻法,刀功洒脱雅逸、生动浑成、苍健雄深。因此,后世谈起吴氏竹刻,皆以“薄地阳文法”为竹艺雕刻的代词。吴氏“陷地深刻法”,以光素之竹面为地,而刻痕深陷入地,雕刻至五、六层,最深处可达竹簧。至乾隆、嘉庆以后,已少有刻者。薄地阳文派竹刻家继吴之璠之后,有朱文友、王之羽及其子孙王存素、王春江也卓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