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HK电视台宣称发现中国“书圣”王羲之《大报帖》
王羲之《大报帖》(摹本),25.7×10.1厘米。日本私人藏。
《大报帖》帖文三行二十四字(繁体):
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
2013年1月8日清晨,日本NHK电视台宣称发现中国“书圣”王羲之作品的唐代双钩精摹本,并将其称为“世纪新发现”。据报道,摹本写在长25.7厘米、宽10.1厘米的纸上,共3行24字,纸张为画有竖线的纵簾纸。从上有王羲之儿子的名字“日弊”和整个字的风姿来考证,应属于王羲之的早期临摹本。专家鉴定该摹本是由遣唐使带到日本的,随后一直留存于民间,保存状态完好。该摹本于1月22日至3月3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书圣王羲之特别展”上首次亮相。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表示,如确为真本,无疑为稀世之珍。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真迹早已不存于世。一种说法是,唐太宗爱极了王羲之的字,以“一字千金”遍搜天下之后便以其作品陪葬。如今人们能够看到的王羲之作品只剩历代书法家的摹本,其中,唐代的精摹本被当作准真迹看待。
单国霖表示,“如果日本此次发现的唐摹本王羲之帖为真,无疑可称之为稀世珍品。确有唐摹本王羲之帖早在唐代就传至日本,比如几年前上博从日本借展的《丧乱帖》。目前已知的王羲之帖少之又少,在中国不超过10件。其中宝岛台北故宫藏有《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奉桔帖》、《平安帖》、《何如帖》(三帖合装),上博藏有《上虞帖》。2010年《平安帖》现身拍场时,以3.08亿元拍出令人震惊的天价。” (据《文汇报》)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所提供的信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东京国立博物馆对最近发现的一件精摹本作了鉴定,结论是从字迹与内容判断,应属7到8世纪由唐代宫廷製作的王羲之书迹精摹本之一。
2、 此帖摹本长25cm、宽10 cm、三行共24字,为尺牍的一部分。摹本为日本私人收藏品,去年秋天以来由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科科长、书法史专家富田淳先生对此帖作了鉴定,命名为《大报帖》(图1)。
3、 鉴定的根据为:(1)摹本文字部分是以高超的“双钩填墨”的技法精致制作而成的;(2) 文中出现了王羲之有一子名“期”(小字)以及王羲之尺牍常用的“日弊”语;(3)书法与《妹至帖》(图2)非常相似。
4、帖文解读作:“(便)大报期転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大意解作:“从期那里得到了有关大(亲友名)的消息,看样子他心情不甚愉快,我想还是随心所愿顺从情感比较好,我每日身体疲惫,如此度日只是为了你! ”
5、摹本为纵帘纸,帖前附有幕末至明治时期的古代笔迹鉴定权威、古笔了仲鉴定的“小野道风朝臣”之笔的纸条。根据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判断,有纵纹的纵帘纸当为遣唐使们所带回来的。
6、据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科科长、书法史专家富田淳先生称,王羲之的精致摹本数量极为稀少,世上最多也不出十件,而此件应列入其中。此摹本水准极高,字迹应接近真迹。
相关资料
王羲之《妹至帖》摹本,纵25.3厘米,横5.3厘米。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 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
释文: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妹至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因其篇首的“妹至”两字而得名。2行,17字。草书作品。作品无题跋和收藏印记,亦未见著录。1973年在日本五岛美术馆“昭和兰亭纪念展”上首次公开于世。2006年3月12日在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中展出。
富田淳撰文介绍《妹至帖》:“被贴在‘手鉴’上”的“手鉴”,是鉴定家鉴定古代墨迹时的比较资料。鉴定家将历代著名书迹分割成数行,收于册页,作为比较资料。
《妹至帖》曾收于手鉴,并被切断成二行十七字,然后与《丧乱帖》、《孔侍中帖》运用同样纸张、同样技法制成为王书响拓本。源高名(914-982)《西宫记》中有醍醐天皇驾崩记录。据载,祔葬品中有王羲之书法三卷,即《乐毅论》、《兰亭序》、《羸》等三卷,原本此三卷并非原迹,醍醐天皇于917年(延喜十七年)借览保管于宜阳殿的“累代书法”,并令人模写之。富田淳表述:“有人指出,此处所见之《羸》或许是指《妹至帖》”。若《西宫记》记载是指《妹至帖》,《妹至帖》则也许亦与《丧乱帖》、《孔侍中帖》同样,是于公元710年至794年奈良时代舶载来日本的王羲之帖之一。因收于手鉴,保存状态良好,在探讨向拓本技术上亦为珍贵材料。由于中国历代著录不见此文,作为王羲之研究的新资料甚为重要。
2007年11月26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妹至帖》起拍价不到2000万元,立即有人叫价至2100万、2200万,但之后却没有人继续喊价。由于该价位尚未达到拍卖底价,最终导致流拍。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临川市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抒。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拓本(77x2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