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惠康(1904~1979),生于无锡,祖籍常州。著名医士、收藏家。
丁惠康
医者仁心,生财有道
丁惠康,1904年出生无锡,著名医士、学者、收藏家丁福保(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48期:丁福保,不为名臣,则为名儒!)之子。
丁惠康自幼受父亲的影响,中学毕业后,一心攻读医学,192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在学习期间连获八次奖学金,并早在1925年就开始担任《中西医学报》主编,1926年担任《德华医学杂志》主编和《早报医学大纲》主编。
民国17年(1928年),丁惠康创办上海肺病疗养院。民国23年(1934年)又与其父以30余万元巨资,在虹桥路创建上海虹桥疗养院,任院长。
1935年2月,丁惠康出访德,奥,瑞士三国,参观了各国著名医学院校,医院,研究院,疗养院等一百余所,并调查各国的劳保和公费预防等先进制度,为我国医疗事业和防痨工作引进了有益的科学经验,并将全世界有关肺结核的治疗等重要发现和最新措施,写成《各国实验疗肺学》和《世界各国肺结核统计》两书,当时对肺结核尚无特效疗法,他的著作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935年底,丁惠康在德国汉堡大学得到医学学位。当时上海悬挂医学博士照牌的西医,很多并非真博士,因“Dr。”一词,既可说是博士,也可说是医生。自称医学博士是讨巧的说法,等于打个“擦边球”。丁惠康对此直言不讳:我不是博士!相当硬气。
宋 马远《雪屐观梅图》 上海博物馆藏 丁惠康旧藏
1936年初,丁惠康回国,在上海医学院欢迎会上公开提出“要做好我国防痨工作”,首先应建立公医及普及劳保,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当时中日正在酝酿开战,国军沿虹桥路直到龙华机场,用钢板钢条筑成一条战壕,丁惠康的虹桥疗养院恰恰被划入防线之内。因此,只得停业,用大卡车将X光等医疗器材运入英租界。他随后在格罗希路(今延庆路)办了一个“格罗疗养院”,采取高价策略,竟然赚了不少钱,但不久就离婚赔给了原配夫人。
淞沪会战一开打,丁惠康的虹桥疗养院便毁于战火。1938年5月,丁惠康在法租界重新开办了一所新虹桥疗养院,即是如今淮海路陕西路口徐汇区中心医院所在。他聘请著名的精神病科专家粟宗华、内科专家黄铭新、外科专家任廷桂等20余位医师进行合作,开创了中西医合作的先例。后来他放弃了在虹桥疗养院的全部诊务(每日有数百元诊费收入),集中精力,一心扑在防痨事业上。丁惠康同时兼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和《时事医学周刊》主编,在《周刊》论中公开提出医学应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口号,杂志出版到第十期便被迫停刊。
新虹桥疗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5号楼)建筑全景
1939,丁惠康发起“上海市第一届防痨运动”,凡经检查发现有病灶的,即行免费摄片。这次防痨运动摄片一千多人。1940年,丁惠康又联合全市公私立二十家医院,包括红十字会医院,共同发起上海市第二届防痨运动,得到《申报》《新闻报》《大美晚报》等报社支持,仅丁惠康主编《第二届防痨运动特刊》,就刊出六次多,每次广告费全由各大工厂热心捐助。此外,还印赠防痨标语十万张,编印专集分赠各界,并在各电影院用幻灯片宣传,公布二十家医院地址,动员全市人民参加免费体格检查和梅毒康瓦氏反应等,便于实行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全市几十位专家,在电台轮流广播,造成浩大声势。在为期十五天的第二届防痨运动中,免费X光检查的达八千余人次。还指定全市各大药店根据防痨运动处方,半价发售鱼肝油等药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汪伪政府令全市医师向南京傀儡政府领取医生证书,丁惠康严正拒绝,新虹桥疗养院改由夏其昌、郑定竹为正副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丁惠康原欲复兴虹桥疗养院,但由于国共和谈破裂,内战重起,他不得不放弃原计划。
明 仇英《剑阁图》上海博物馆藏 丁惠康旧藏
1952年,丁惠康任同德医学院教授。1956年2月,虹桥疗养院响应全市医院改私为公的号召,第一家向市卫生局呈送捐献书。1956年8月,丁惠康参加在京召开的“中华医学全国第十届代表大会”,向傅连璋会长呈交关于虹桥疗养院以前的第一手材料《萤火虫》六十大张,包括我国第一个职工治疗机构中国保健社的宣言。傅会长亲笔复信说虹桥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做出各项医学和群众结合的运动,给丁予高度的评价。
后来,丁惠康因为举行家庭舞会犯了错误,五十年代被上海市中级法院判处徒刑三年,到1958年又被划为右派分子,1966年2月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人员。“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迫害。
1979年8月20日,丁惠康病死于上海,同年“右派分子”身份得到平反。
晚年丁惠康
“三拒汪伪”与亲近革命
1943年,汪精卫女儿忽患神经病,派飞机邀请粟宗华医师前往南京,随后,汪女来沪住进淮海虹桥疗养院,陈璧君以伪主席夫人身份,每天下午来院视其女,丁惠康拒不一见。不久,护士长桑美元对丁惠康说,陈璧君带来两皮箱储备券,以捐赠医院,现放在他女儿病床下,要桑接受,丁惠康嘱桑美元拒收。陈璧君又派一个汤院长邀请丁惠康担任伪卫生部长,也被丁惠康拒绝。丁惠康一拒领证,二拒捐款,三拒当汉奸大官,因而有“三拒汪伪”之称。
早在1936年春,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住进美国人在上海办的力生疗养院,每月费4万元。同年夏天杨虎城偕夫人住进虹桥疗养院,每月只收费485元,中外医院收费差距达百与一之比,实际上是虹桥疗养院对杨将军的优待。同年秋,杜重远从国民党反动派狱中释放出来,丁惠康和他素昧生平,但同情他的遭遇,钦佩他的高贵品德,便冒着风险请他住进虹桥疗养院,一切免费优待,把杜当作良师益友。
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最早成立于香港,到解放战争后期,丁惠康帮助宋将中国福利会会址迁至淮海虹桥疗养院的香雪园。该园原为丁的老友周瘦鹃主办的盆景花圃,有一所高大的茅屋,旁有荷花池等,颇有花木之胜,宋会长每天前来办公,丁从此得以时聆教益。
1949年1月,民主人士张澜、罗隆基上了国民党特务黑名单,丁惠康把他们安排到医院免费住院,这时张治中,邵力子和谈代表也常赴虹桥疗养院看望张澜,罗隆基,交换意见。在特务监视下,丁惠康依然给他们治疗。
1949年,上海虹桥疗养院:丁惠康(右)、张澜(中)、罗隆基(左)
民国冠希
丁惠康喜好摄影,1925年曾参与创办中国摄影学会。他曾发起个人摄影展览故宫影展,展品一律放大至二十四寸,以此作为对华北沦陷二周年的纪念,激发民众收复故土的决心。
他医术高明且有医者仁心,但有一个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他的发妻是大慈善家黄涵之的女儿,管理医院井井有条。有这么个贤内助,丁惠康乐得做“甩手掌柜”,每天到医院钞票收进,出门就上舞场找舞女去了。黄夫人深知其事,日夜吵闹,两人各不相让,终于宣告离婚。最后丁惠康把格罗疗养院送给夫人,自己几乎净身出户。
丁惠康摄影作品
丁惠康摄影技术非常高超,在追求异性方面占到极大的便宜。他追求女性以摄影作为近身之阶,而女性追求他的也不在少数。而且丁惠康和当代的陈冠希一个毛病,凡是看中的女子总要为她们拍许多照片,其中大半是裸体的,很多细节颇为不堪,读者诸君如有兴趣可以翻看陈存仁先生写的《我的医务生涯》,书中描写颇为详细。或者搜捡当年陈冠希的新闻报道,情节内容颇有相似之处。
丁惠康还有一本锦裱的巨型画册,里面竟完全是女性某一部位的特写。他曾邀请吴湖帆(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69期:吴湖帆,“一只眼”成就海上第一收藏家)、刘海粟、邓钝铁、马公愚和女画家周炼霞等许多名画家和同事名中医陈存仁,想要他们在画册上题一个名称。这几位嘉宾一看这部画册,个个摇头不肯落笔。最后由邓钝铁想出一个名目,叫做“天生繁殖之器”,惠康却期期以为不可,由他改为“天赋繁衍之道”,请钝铁题端,署名“粪翁”。
丁惠康书法
爱国收藏家
丁惠康的收藏除了从他父亲那里得到几件东西,大部分是自己出资购进的。
1939年春,丁惠康联合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及其他收藏家,在上海孤岛发起中国历代书画展,出版《中国历代名画大观》专集,提出“展我先民遗迹,发扬民族精神”的口号,宣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提倡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展览会盛况空前,门票收全部捐献上海医师公会,成立救护小组,开赴前线。他还发起吴昌硕遗作展览会,刊印《缶翁遗墨》一书。
丁惠康收藏的古代陶瓷曾印有一部非常典雅的目录,书名《华瓷》(1944年出版),所著录名贵古瓷有晋越窑大角,黑釉鸡首壶,唐代越窑刻花壶,黑钧彩双耳罐,钧窑黑斑天蓝大坛,黑钧蓝彩壶,蓝彩银釉坛,唐三彩刻花盘,唐三彩天鸡壶,宋代钧窑天蓝紫霞大钵,钧窑天蓝洗,钧窑三足炉,定窑暗雕荷花大碗,官窑菱花碟,哥窑菱花碟,北龙泉刻花八角碟,天目釉飞凤盘,磁州窑飞凤图坛,磁州窑黑白花坛,元代内府黑釉大坛,龙泉窑划花盖坛以及明代洪武,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及明建窑,法华窑的瓷器。清代瓷器中,有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所谓新三代的珍瓷。该书共著录珍瓷九十件,由叶恭绰作序,又自序一篇,阐述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沿革,并说明自己收藏的目的,是有感于文物大量外流,“鼎革以来,海禁大开,国内文物菁华,辄输海外,而此不求,更复何求!”
丁惠康《华瓷》(孔夫子网图)
除了藏瓷,他亦热心古画及历代其他文物的收集,解放前有一次曾卖掉四十幢里弄房屋,花血本用以收购古画。1953年12月,宋·马远《雪屐观梅图》大轴和明·仇英巨制《剑阁图》丈二尺大轴作价入藏上海博物馆(并非坊间误传1978年国庆后捐赠)。
1947年2月,丁惠康和上海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同船赴美作医事访问,参观了纽约克菲勒医学中心,洛杉矶市医院和不少博物馆、美术馆,使他触目惊心的是,仅波士顿美术馆就收藏我国宋代名画四百余幅之多,超出我国保存宋画的总和,美国私人博物馆收藏的康熙黑地三彩此时公开展览,国内没有一件能与之比拟,珍贵文物被大量盗卖出国,因此丁惠康在痛心之余,尽量收集,等将来献给祖国,还于人民。
1948年春,丁惠康在南昌路法文协会(今科学会堂)举办台湾高山族文化展览会,由蔡元培夫人周俊持剪彩,在当年的报纸上有过详细报道,前往参观的人甚多。1949年10月,丁惠康应清华大学邀请,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展览会,会后即将高山族文物和书籍五百余种捐献给国家,现存中央民族大学。他的捐赠由著名学者陈梦家(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13期:陈梦家,让王世襄崇拜不已的大才子)编辑成册。丁惠康收藏的台湾高山族文物甚为丰富,武器类有火药筒,弓箭,盾,枪,佩刀和匕首,还有高山族的贝货及劳动工具各种生活用具,如陶器,刳器,藤器,梳,枕,盘,杯等,艺术品则有人象,祈祷用器,祭器,屏风,柱板,此外还有高山族的服饰,包括具衣,长衣,皮衣,头饰,耳饰,腰饰及脚饰等。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因丁惠康捐献高山族文物向他颁发奖状。
丁惠康所捐赠的台湾高山族文物,曾先后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展览,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也颁予奖状,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聘丁为顾问。
陈梦家批注丁惠康藏品目录一册
1949年,丁惠康在北京琉璃厂发现晚清端方(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07期:端方,乱世之能臣,收藏之大家)旧藏的西周青铜大鼎一座,为稀世之珍,当即购置捐献给国家。不久,张澜从《人民日报》上得知消息,便写了一首《献鼎诗》赠予丁惠康:“独建虹桥供疗养,更持周鼎赠清华。人群伤病中心恻,古物陈观众口夸。”
1949年11月,丁惠康得知政府因收购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00期:瞿氏铁琴铜剑楼,中国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著名文物而超出预算,便慷慨解囊,帮助国家完成购置重点文物的任务,这其中包括秦汉以来历代著名名墨,以及宋元孤本书籍一千一百余种,全部捐献给国家,现存国家图书馆。北京故宫博物馆缺少出土文物,丁惠康托墨林运去其全部出土文物,现列为国宝的唐代二色釉大壶,便是当年北运的文物之一。以诗书画金石为世人所重的朱复戡先生曾赠诗赞云:“欣看故宫百磁录,君有三窑列宝藏。”
参考资料
上海市地方志
郑重《海上收藏世家》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