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学专家埃里克斯·鲁尔(Alix Rule)和大卫·莱文(David Levine)2012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国际艺术英语》(International Art English)的论文。他们用计算机对过去13年来的英文媒体报道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认为艺术行业大量使用花哨而没有内涵的词语。该观点引发了激烈的社会讨论。相较英文而言,中文的规则更加非逻辑和模糊。语言的不规范在中文艺术圈中似乎同样流行。而“包装”和“营销”的需求更是推动这种趋势的一大社会动机。
当他们抛出那些“主义”和“流派”时你是否“不明觉厉”。从评价作品到讨论拍卖,艺术圈有专属的语言密码。这些词汇赋予他们一副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也有人为了吸引眼球而滥用它们。但其实每个领域或学科都有自己专业术语,如果离开它们,一切讨论将举步维艰。
下面这些词汇经常在艺术报道、评论、交易和交谈中出现,它们中有不少在实际使用时意义模糊或者名不副实。如果你是艺术小白,请收下这份入门口袋指南;如果你是喜欢黑色幽默的业内人士,请笑纳我们精心打包的自嘲段子。
艺术家
独立艺术家
已经两年没有进账的艺术家。由于找不到画廊代理自己的作品,他们逐渐养成了一人分饰艺术家、经纪人、销售员等多种角色的独立生存能力。
青年艺术家
跟年龄大小无关,简而言之就是“知名艺术家”的反义词。
借鉴
一件很多艺术家不愿意承认的事情,一种铤而走险的学习方式。苏富比(微博)拍卖行董事菲利普·胡克作了精准的举例:借鉴 + 讽刺 = 波普艺术,借鉴 - 讽刺 = 剽窃。
红遍全球的艺术家
即Instagram有百万粉丝的艺术家,或者单件作品拍卖价格达到千万美元级的艺术家,他们通常还爱好讽刺网络营销和消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