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新海派 又代指哪些艺术家
http://www.socang.com   2018-09-20 17:21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璐

 

 

《新海派·二十一家作品精粹》

  “新海派”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近40年里“新海派”从边缘化走向“新海派”热,机构、艺博会和拍卖行不断打出“新海派”的专题亮点。但对于“新海派”的概念,评论家和艺术家均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新海派”只是上海多元艺术中的一元或现当代艺术的一个维度,不是指某群人或某一风格类别。但也有看法表示,“新海派”概念本身很大,只是一个艺术现象。。。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再来回溯“新海派”在当下的价值,其中到底什么是新海派,又代指哪些艺术家?

  “海派”是中国近、现代史一个特指的专有名词,出自“海派绘画”也就是“海上画派”的简称。“海上画派”与“京津画派”及“岭南画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绘画变革、发展之初的三大画派。而最早“新海派”一词由唐云于1959年前后提出,理论家徐建融曾撰文提及,当时是为突出花鸟画的创新,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并没有被广为宣传。 

  艺术史论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刘传铭当时认为“新海派”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品中均将传统笔墨与现代视觉的结合。而2004年将艺术家以“新海派”集结,是季崇建、谢春彦共同编撰的《新海派 二十一家作品精粹》,首次推出了21位“新海派”艺术家。这本画册起源于当时是为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首次推出“新海派”专场,以市场为发端,选择出了21位“新海派”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作品的画风和技巧,均与19、20世纪的海上绘画不同。

  这其中艺术家有后居北京的叶浅予、华君武,他们的艺术在上海发芽并一直影响其后创作,叶浅予从速写进入到中国画,改良人物画,将传统笔墨和写生速写结合,这都与他曾在上海从事广告、书籍插画、舞台布景等美术工作时,而体会到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观念。

  也有一直生活在上海的漫画家贺友直,以单线平面,将中国画的线发展到了崭新高度,影响了一代代人。还有来沪的方增先,他的作品将东方水墨中的线造型和西方现代绘画中的团块结构融合,形成了“新传统”笔墨。而其中的韩敏、萧海春、马小娟也属于这一路。

  当时21位艺术家中,陈逸飞被称之为“新海派”的新之又新者,因为陈逸飞的油画之外,也将中国画以当代审美的造型语言来表达。 

  10年后,评论家杨维民也于2015年提出了更具体的解读。他认为,海派绘画的多元化趋势衍生出了“新海派”。而“新海派”是以海派元素为基本实质,具有现代感、时代性、新兴元素的新时期海派绘画。 

  “新海派本身概念很大”,所涉及到的门类包括国画、书法外,还有油画、水彩、雕塑甚至是设计。上海美术家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陈琪觉得,“提出一个新概念,并没什么问题,只要符合艺术特点。”但既然是“新海派”,就需要满足3个要求:首先传统文化的积累;其次开放包容的胸怀;最后要有创新创意精神。 

  如今“新海派”兴起已十几年,在评论家林明杰看来,其实没有一个特定范围,只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可能不同人说出来的“新海派”都会有不同的概念。而上海画家的特征是不抱团、独立,“有口饭吃,有个房住,就能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也因此每位艺术家探索出的艺术风格均不相同。” 

  值得提醒的是,“新海派”并不是艺术门派,而是一个文化现象。程十发在晚年提出“海派无派”时便表明上海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海派是由各类流派组成,每位艺术家也都拥有自己的主张”。由此林明杰认为,艺术本身是不断地建立标准,而又突破标准。在提“新海派”之前,应先回看现今上海艺术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进行新突破和发展,“都市性和未来性,某种意义上是新海派艺术的主体特征。从这个角度看,新海派做的还不够到位。”

  如果按目前暂定的学术定义,“新海派”是指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改革开放后以上海为主要创作基地的一批艺术家。那么经历过当代艺术席卷后的上海美术圈,这一划分是否还适用? 

  2017年,策展“海上延伸”上海艺术家联合大展的李晓峰认为,需要警惕以“新海派”去网罗当下上海所有艺术门类,如“抽象、观念、当代、影像等并不能归纳为新海派”。 

  在展览中,李晓峰以“新海派中国画”、“上海新古典”、“上海抽象”、“雕塑新语”、“绘画新语”、“装置·观念·图片·影像”、“都市水墨”与“都市景观”8个板块,对21世纪以来上海艺术生态进行全谱系、全类别和全样式的梳理。8个单元均突出“新”,在李晓峰看来,“新”实际上是西方打破旧城市而言的一种新面貌、新语言、材料、样式、趣味,蕴含着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将“新海派中国画”放于首位,是因为最具有上海文脉,连接原生原创的海上画派艺术形式,新海派中国画后,才能延伸出后面的几个单元。“新海派中国画”的队伍有仇德树、陈心懋、徐龙森、边平山、陈建辉、王国安、蔡小松、张见、贺兰山、邵仄炯、马新阳、颉鹏等人。 

  仇德树的 “裂变”是其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主题之一,他将宣纸本身取代笔墨,利用宣纸这种绘画媒材的渗水性、透明性以及柔韧性,经过“撕裂”,让墨汁或丙烯颜料从宣纸的背后陈出来,再“拼接”叠层,形成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大都是比较典型的新海派中国画,“他们的在传统里面追求的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彻底颠覆,而是采用去主题、去宏大叙事的折中性,关注以趣味形式感的表现。” 因此与之前将陈逸飞划入“新海派”不同,李晓峰认为,倾向于海外欧美的油画艺术家,作品中追求精美、唯美和古典精良,应划分为“新古典”板块。 

  [新海派包括哪些艺术家?]

  在了解上海“新海派”一词出现之前,需要先知道影响深远的“海平线86绘画雕塑展”。“85思潮”后一年,当时有声音一方面认为中国画前途末路,而另一方面青年艺术家正创新传统又没有太多表现机会,“海平线”画展便在此背景下诞生。当时展览开启了新的学术机制,并将目光主要聚焦上海本土青年画家。当时年龄最大的陈家冷、陈创洛50岁,施大畏、周长江、俞晓夫30多岁。据当时年轻的张培成回忆,“首次参展有许多成名艺术家的展览,非常激动。” 

  上海美协给首届参展艺术家每人12米的展线让艺术家自行布置,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当时张培成的也以《神游》等4幅入选。而当时首届艺术家也几乎都成为目前上海一线画家,如施大畏、张桂铭、杨正兴、张培成、韩硕、卢辅圣、张雷平、邱瑞敏、王劼音、夏葆元、周长江、俞晓夫、黄阿忠、卢治平、刘亚平等。 

  对比后来被不断提及的“新海派”艺术家,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曾参与了首届“海平线86绘画雕塑展”。如被业内人士归纳为“新海派”水墨领军人物的施大畏、张桂铭、杨正兴、卢辅圣、张培成…

  在2004年,评论家毛时安认为,新海派的兴起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新海派”热的凸显,催生了一批“新海派”艺术家新面孔。直到2014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嬗变:新海派当代名家精品展”,集中亮相了当时最完整的新海派阵容:方增先、施大畏、张桂铭、韩天衡、张雷平、杨正新、张培成、韩硕、马小娟、韩伍、车鹏飞、萧海春、乐震文、汪家芳、丁筱芳、何曦、万芾、朱敏、张弛、鲍莺、庞飞等。 

  这时期“新海派”热虽已兴起,艺术家的作品放在全国的视角看,也属于一流。但无论学术层面还是从市场角度看,仍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与理论总结。因此展览也是向大家呈现“新海派”在改革开放以后显示出的旺盛创作力。

  例如张桂铭,因为喜欢民间艺术,以“花纸头”、“包糖纸”、“儿童画”开创自己的新风格,并大胆地改变色彩、构图、线条、符号,以色彩形成色块化与色板化的同时,虽说又创新,但画面仍讲究线条、墨韵、节奏。 

  另外,还有多次以“新海派”身份进京办展的陈家泠,其“荷花”题材作品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借鉴西洋画色彩,融入当代时尚元素。他的作品始终坚持“古为今用,以今为主;洋为中用,以中为主”。 

  当时“嬗变”展中也提出“新海派”后继乏人的现象,这批“新海派”艺术家中大多已六七十岁,五十岁左右已是凤毛麟角。因此当时各大媒体发声,缺少有全国影响力的新生代艺术家。 

  [新海派第二代如何划分] 

  在笼统称为“新海派”的背景下,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收藏家梁志伟为方便市场收藏,曾在2013年祝君波和乐震文主持的钱行健去世周年追思研讨会上,提出“新新海派”书画家新名词,“我提出的新新海派是以年龄和风格来划分两类。首先艺术风格是继承传统,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家,利于市场运营。另一类是当时上海六十岁以下具有连环画经验的艺术家,放入新海派垫底,但划入新新海派可以位列前茅。” 

  提到梁志伟,可能大部分人知晓的身份是古玩、陶瓷收藏家。但1973年就读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技术学校时,中国书画鉴定和中国古陶瓷鉴定是梁志伟的两门主课。后来从美术记者到收藏家,他也曾率先提出把海派收藏分为传统海派收藏与新海派收藏的观点 

  他列出施大畏为 “新新海派人物画家”的领军人物;钱行健是 “新新海派花鸟画家”的代表性画家,而乐震文是”新新海派山水画家”的领军人物,这样更明确、清晰市场收藏。

  不过任何学术名词能得到认可,都需要以学术和展览实践进行持续推演,精准定位。2000年开始上海水墨展览进入爆发期,当时1/3水墨展活动均是杨维民策展或学术支持。而在2015年,杨维民在深思熟虑后,以“后海派-第一回——上海2015青年水墨艺术家提名展”正式提出“后海派”概念。他认为应该要厘清新海派与后海派,而以“后海派”来定义青年“新海派”艺术家可能更精准。

  此“后海派”与海上绘画时期的“后海派”并不相同。杨维民提出的“后”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盛行下,经过后现代分析的结果。他的“后海派”主要指江浙沪一带60后开始,70后为主体并延伸至80后的一批有学院艺术背景的水墨画家。这批艺术家很多并非上海本土人,他们因求学、工作而来,绘画风格与上海本土也不尽相同。 

  杨维民认为,“‘后海派’是具有特定地域、时空的概念,并不是简单提出,一定要有学者将这批艺术家梳理出来,被学术界认可以后概念才有意义。”所以为了验证过程中需要尽量持续以年度展来聚集与概念契合的70、80后青年艺术家,引起社会对他们的认可。”

  首届“后海派”参展艺术家除了江浙沪地区,还延伸至江西和安徽,邀请到了白璎、李戈晔、曹勇、佘松、王伊楚、周雯雯、岳冬、崔彤、刘永涛、宗锡涛、李忠印、孙源、杨宁、刁雅琳、徐旭峰、苏宗辉等16位艺术家。选择这些艺术家的前提是,他们都有中国文化的积淀,并在此基础上求变求异。如,白璎创作的城市水墨人物画,既不背离传统绘画的造型和用笔,又混合着当代审美。

  但在第二回展览中,杨维民围绕“多元,融合以及本土”的学术脉络,将观察范围准确定位为长三角范围,参展艺术家人数增加了一倍,以“水墨新干线”作为主题。他发现,“后海派”艺术家是以自身生活或者时尚感为创作方向,所以这批艺术家即使是在南北消息互通的前提下,也存在差异。但同在身处在江浙沪地区,艺术之间既多元又有共性。 

  这些艺术家在题材选择上,花鸟、人物、山水都有涉猎,甚至互相“跨界”;在形式上,以传统为内核,颠覆图像样式。而成功举办两回的“后海派”系列展,因场地问题,第三回展被搁浅。

  而在2017年,为了年轻一代艺术家区分与“新海派”的区别,第六届九城联展上海站首次提出“新海派-新生代”的学术理念,为广大海派书画爱好者梳理海派绘画历史,进行艺术价值判断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首次将洪健、毛冬华、庞飞、丁小真、薛俊华等划分为“新生代”,分别展出一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们的特点都经历美术院校的集体专业训练,也均在西方系统美术教育下,梳理自身与传统的关系。例如洪健和薛俊华研习两宋,但洪健自2006年开始以上海老建筑为载体讲述都市题材的《上海故事》。但薛俊华却以轻薄透明的花果静物,表现具有浓厚的古典气质,但又略带图案化的抽象。

  同样以“都市题材”为切入点的毛冬华,以花鸟的没骨法和山水的积墨创作了一批“外滩”系列,突破了中国笔墨画欧洲建筑的死穴,创造了以纯水墨语言描绘外滩万国博览会的方式。

  庞飞的大山大水图式,既不是用水墨直接呈现视觉写生性山水,也不是完全脱离对象的笔墨性山水,而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入点。而看山不是山的,还有丁小真梦境般空灵山水,她将影像水墨的观念引入自己的绘画语言中,营造一种安静的状态。 

  这些艺术家有的已经荣列上海市委宣传部“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参与主创了国家重大文化艺术工程,有的在代表中国美术界最高水平和规格的全国美展夺得重要奖项,作品风格均已具有新海派画坛上的标志性符号。 

  不过需要对比的是,“新海派-新生代”所划分的艺术家与杨维民提及的“后海派”艺术家年龄层群体几乎一致。 

  [从边缘化到新海派翻红?] 

  舒士俊2006年在《新海派中国画为何陷入“困境”?》一文中提到,上海有不少画家似乎已疏离了国内的一些美术活动。不管是私下还是研讨会现场,均会疑惑为什么在全国性质的活动中看不见他们?使得“新海派”艺术家似已有被边缘化的迹象。

  虽然相较传统海派艺术家的社交能力及影响力,“新海派”有明显差异。但在2000年左右,“新海派”艺术家已开始在全国美术舞台上斩头露脚。如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中,韩硕以作品《热血》获得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 。另外2011年,艺术家萧海春也受邀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巨幅《青山沐雨》,打破了新一代海派画家,近三四十年没有画作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状况。

  近几年新海派艺术家更开始大规模陆陆续续在全国亮相,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两次上海艺术家集体跨地域举办的群展。 

  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上海美术进京展”,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美术作品首次集体亮相北京。当时为了“晋京展”还是“进京展”一次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考虑到展览是以交流为前提而举办,才最终定夺为“进京展”。现场并没有展出已有定论的海派画作品家,而是选择了102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没有标榜“新海派”身份,展出了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在类的多种艺术形式。

  陈琪表示,比起自己提出“新海派”,还是交由全国评论家和美术家自行定论比较好。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迟志刚也认为,海派的概念在当代已经变得很难界定,牵强地拉起“新海派”的大旗或许并不合适。

  展览为了体现上海美术勇于创新和个性鲜明的一面,以三个部分完整呈现:第一部分是上海着名画家,包括陈佩秋的、方增先、徐昌酩、施大畏和卢辅圣等作品;第二部分展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国美展及历届上海美术大展中的获奖作品,如朱新昌的《星火日夜商店》,何伟的《融》,吴晓申的《2012中国好人》,张健的《小玩具之家园》等;而第三部分为中青年美术家优秀作品,例如姚美凤、金焰、鲍莺等。 

  这些作品中既有反应现实生活,也突出了上海时尚和现代审美。诸多评论家、理论家看观看展览后,在当天研讨会也表达“新海派正在形成”的感受。

  同年,为了让海派艺术家的作品踏出本土,延伸到其他地区。上海中国画院也在山东博物馆举办了“海上生明月”海派艺术进齐鲁展,除了在“海纳百川篇”展出31位当代海派艺术家的138幅作品外,也呈现了银座美术馆和山东博物馆的馆藏作品的近现代海派大师作品。新老几代艺术家,同台展示了近百年来的美术成就。当时展览策展人乐震文表示,放在一起展览比考试还厉害, 这也是找自己作品问题最好的机会。

  除了集体办展,2000年之后,也有陈家泠、萧海春、卢辅圣等艺术家受邀赴北京办展。去年,已经以“新海派”艺术家身份在北京举办过2次个展的陈家泠,80岁时再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展览呈现了陈家泠近年来在绘画、书法、陶瓷、家具、丝绸等多个艺术门类上的创作,也是继2013年之后再次在国家博物馆带来的全新展览。对于陈家泠本次的表现,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认为,陈家泠是一个全才的中国画家,中国画面目十分新颖,但其创造有继承了传统的基因。

  另外,近两年,上海美术家协会正式以“新海派、新徽派”名家邀请展,与安徽美术界进行交流,分别在两地展出。当时以“新海派”、“新徽派”已故大师精品力作为序篇,展示有刘海粟、关良、林风眠、萧龙士、孔小瑜、光元鲲等作品,并遴选了一批从“40后”到“70后”上海与安徽两地中国画代表者的最新创研成果。以此来梳理两地各自新的语境中研究探索,发现和克服短板不足。

  据透露,近期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确定,也将于明年举办“新海派”艺术家张桂铭个展。 

  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经济迅速繁盛,各地艺术家云聚于此因商而兴,从海上三任到吴昌硕、赵之谦、虚谷等,海上画坛的概念逐渐形成。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里,上海艺术家不断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与突破,新海派、后海派、新新海派等概念也不断被推出。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警惕标榜自己为海派衣钵的继承人,所产生的莫名优越感心理,避免地方主义情节和文化殖民的陷阱”,李晓峰认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新海派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