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映射几千年刀光剑影
http://www.socang.com   2018-09-12 10: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敖堃、王剑

 

 

  前不久,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在对项城一处基建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战国至东汉晚期的墓葬群。

干将莫邪剑

越王勾践剑

  文物专家在该墓葬群中发掘出土了4件青铜器,其中,摆放在墓主人胸前的青铜剑最为珍贵。这把青铜剑虽然剑刃微缺,但通体乌黑,埋葬于地下2000多年,今天看来仍旧寒光逼人。 

  带长剑兮携秦弓 

  剑是一种便于随身携带、单尖两刃的手握格斗短兵器。 

  从商代开始出现青铜短剑。东周时贵族当中开始流行佩戴青铜长剑,当时的青铜剑比较脆,在形制上比较宽,并且很贵重,说是战争利器,毋宁说装饰功能更强一些,是贵族身份的标志——只有有地位和有品德的人才有资格佩剑。 

  春秋时代,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佩剑开始在社会各阶层人物中流行,以显示自己的礼制和道德高度。剑身普遍被加长到50~60厘米。在抵御外族入侵与群雄争霸的过程,青铜剑显示出它的威力,成为武士最好的伙伴。 

  吴越的青铜剑质量最好。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至今还流传于世,被认为是宝剑中的极品,一刀剁五六个摞在一起的铜钱毫不费力。中国古代南方文学的代表《楚辞》中多次提到剑,《国殇》说:“带长剑兮携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这说明剑已成为一种精神和品质的象征。 

  战国晚期,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6厘米。关中秦剑的长度甚至超过80厘米,最长者将近95厘米。有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图穷匕见”,秦始皇因佩剑太长,拔不出来,竟让荆轲追得满大厅跑,危急时刻,御医夏无且大声提醒秦始皇从背后反着拔剑,秦始皇拔出剑,秦剑的长度优势立显,荆轲被秦始皇杀死。 

  青铜剑的造型,是在严酷的战争中逐渐完善起来的。上下左右精确对称,剑身重量很轻,使用起来便捷,也不会因为长期挥动而体力不支。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剑身长而尖端收拢成尖锐状,非常锋利,有的剑脊上还有血槽,剑身剑茎比例也很协调,后部的剑茎短且双手正好能紧握。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作“格”,既可遮挡敌方的杀伤,具有防御功能,又可防止手向剑身滑动割伤自己,既美观又实用。高档的“格”用四件玉来作装饰,叫“玉首剑”,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精湛技术,传奇工艺 

  青铜剑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锻造,一种是铸造。锻造的方法到汉代才流行开来。先秦的青铜剑基本上都是铸造的,把金属熔成液体之后,放在容器——模具中慢慢凝固,模具是什么样子,凝固后就形成什么样子。 

  先民们用普通黄土做成坯胎,塑造出铜剑的基本模型,在制好的泥模上画出铜剑纹饰轮廓,凹陷部分直接从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则另外制好后贴在泥模表面。然后由模翻成范:用事先调和均匀的细质泥土紧紧贴在泥模表面,拍打后使泥模的外形和纹饰反印在泥片上;将翻好的泥片划成数块,取下,这就是所谓“范”。范要阴干,以避免进炉干湿不均而开裂,然后放在陶炉中烧制,形成坚硬不易变形的陶范。 

  成范之后,再进行精细的修整,铸造青铜器往往根据器形需要若干块陶范,所以陶范使用前要先精心摆搭,就像搭积木一样,先搭内范,再搭外范,将翻范用的泥制宝剑模型均匀削去薄薄的一层,制成器物的内表面,称为内范,在内范表面刻上铜剑需要的铭文。将陶范拼合形成器物外腔,称为外范。外范制成后,将内外范合成一体,内外范之间削出的空隙即为铜液留存的地方,也是给未来青铜器实体留的地方,两者的间距就是青铜剑的厚度。 

  把内外范粘牢,留好出气孔,即可往陶范里浇注铜液。浇注前要先预热,使范有较高的温度,这样当陶范与青铜溶液接触时才不会炸裂。待铜液凝固后,打碎外范,再把青铜剑从内范中拔出。一般陶范只能使用一次,打碎后就不可复原,所以,一套陶范只能铸造一件青铜剑,因此世间不可能存在两把一模一样的青铜剑。 

  中原的陶范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其实是一套综合的技术,是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准。陶范的基本材料是中原最常见的黄土,先民们在黄土里添加了石英石之类的耐火材料。为了增加强度,又添加了砂子。陶范的透气性如果不好,铜液中产生的一些气体排不出去,会在青铜器里形成一个大洞,使铸成的青铜器报废。为了增加透气性,先民们又往土里添加了稻壳、谷壳、牛粪之类的有机物。 

  刚刚铸好的青铜剑,表面粗糙,纹饰也不清晰,需要经过打磨整修,才能成为一件精致的利器。为了剑的装饰之美,许多剑上还施加了镶嵌、包金、鎏金、刻蚀等装饰工艺。 

  东周青铜剑位于青铜剑首端部的同心圆装饰以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引起了科技史界的关注。剑首同心圆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状凸棱组成。研究表明,剑首同心圆使用了类似轮制法成形工艺,预先单独铸造成形,后与剑茎铸接成一体。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安徽南陵的“吴王光剑”、湖北襄阳的“吴王夫差剑”等传世名剑的剑刃表面,都有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纹。这种表面处理技术也是青铜剑的传奇工艺之一。关于它的工艺流程,至今我们还不完全知晓。 

  斯人已去,斯剑长存 

  战国时的书籍《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青铜剑的合金比例配方,大概是铜占75%,锡占25%,这和我们今天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古代青铜剑所得到的数据相吻合。 

  战国晚期青铜剑长度加长的原因是铸造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复合剑。含锡量高的青铜硬度高,含锡量低的青铜硬度低。工匠们将低锡的青铜铸成剑脊,在两刃的部位嵌合上高锡的青铜合金做为剑刃。如此一来,当青铜剑受到冲击,较软的剑脊可以吸收强大的冲击力避免折断,而较硬的、比以往更加锋利的剑刃仍可以保证杀伤力,刚柔相济的复合剑的出现,使得青铜剑可以越做越长。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出土的不少秦式青铜长剑,不仅剑长,其剑茎长度也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据秦剑的长度、重量和技击实用功能推测,秦剑一般应为双手使用。在有着86厘米的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 

  一些剑出土时,剑身表面呈灰黄色,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组织细密,没有沙眼。而且极为平整光亮、锋刃锐利。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震动了世界。 

  因为铬是一种稀有金属,熔点高达4000摄氏度,提取甚为不易。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 

  秦人的铸造技术之高,令人不可思议。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其中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其韧性令人惊异。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代表的一种士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却延续至今。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青铜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今天虽然出土了很多青铜剑,但那些中国古代的铸剑大师却大多没能留下名姓,我们知道的仅有春秋末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以及他的弟子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妻…… 

  (敖堃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铜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