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就是六种礼器,即“六器”,也称“六瑞”。除六器外,周礼还规定了天子与诸侯的服饰制度,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如皇帝冕冠前后备有“十二旖”,用玉288颗,玉珠使用白玉。又如“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缁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至此,中华玉文化完全步入礼器玉时代,礼玉制度对后世国家统治理论和文化生活影响十分深远。
东周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西周初期制定的礼玉制度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百家争鸣对玉器的价值和功能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讨论。墨子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不生”,反对掠夺战争,主张节约,认为“和氏之璧”等天下公认的宝物,既不能使国家富裕,也不能使人丁兴旺, “费财费力,不加利”,对奢侈的用玉活动给予全面否定。韩非子则极力主张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功力主力思想,忽视玉器带给人的精神享受,把玉器等同于纯粹的物质用品,认为“有实用价值的玉器才有价值”。孔子不仅宝爱玉礼器,而且呼吁重建礼制,将玉器人格化,提出“君子比德于玉”,从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11个方面对玉的道德内涵作出详尽的描述。他的描述最终形成了儒家用玉体系,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把伦理道德观附会玉的物理特性而称之为玉德,使其成为沿袭数千年规范人们行为道德的准则。《礼记·聘义》中,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氓者何也?为玉之寡而氓之多也?’孔子曰: 非为氓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缤密以栗,知也; 廉而不岁,义也; 垂之如队,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然,乐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 气如白虹,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尘璋特达,德也; 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也”。 在伦理道德方面,玉的品质与人应具有的道德人格融为一体。古人从视觉美,颜色美,温润美中感悟出人的精神世界人文主义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儒家提倡君子要佩玉,而目要不离不弃。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道教用玉方式。道教用玉方式主要包括食玉和丧葬用玉。食玉,即以玉为仙药。古人相信玉有超自然的力量,“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认为通过服食玉石,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秦汉时期,方士们以丹药玉屑作为延年益寿的“仙方”,已开食玉风。道教出现后,这一观念得到了大力的推崇,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盛行。“餮霞倒景,饵玉仙都”成为道士们朝思暮想的事,服玉理论也越来越多。如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其中《仙药》一卷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本草纲目。金石部。金玉类》中也记载:玉类矿物可作为药用,有一定的疗效,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等。
丧葬用玉,以玉为眼帘,鼻塞,口塞,耳填,阴塞,粪塞,含玉,握玉(即所谓“九窍塞”),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并能起死回生,利于“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