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信札成市场新贵 收藏潜力大
http://www.socang.com   2017-08-07 15:03   来源:广州日报作者:金叶

  明·李应桢致沈周信札   “香粇腊鹅之惠,媿感,杭州书画不留意,向求借诸书,烦检出,但一阅足矣,不复如前带至京也,手卷恐不能措乎,且看,应祯拜复石田先生,汝弼有一草字轴寄杭州,并望发来,童中州来常齐一了,早见付好意取去。”

  李大钊致李辛白札(部分)   辛白吾兄先生:   兹有数事要同我兄说说:   (一)自二十一号起,寄二十份《每周评论》到山西大学李泰棻先生处,托他转托人代卖,有弟致李君一函,与报同发。   (二)有二处与我们交换……

  前段时间,一档由明星嘉宾朗读名人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在网络走红,古老信札中所包含的质朴情感和人情冷暖让许多观众感动。或许是受此影响,拍卖市场上的“信札”板块在今春也开始被更多人关注。

  信札不属于正式创作,又不能挂起来欣赏,一度被认为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都不算高。但今时不同往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信札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而其“私人书写”的性质,也令其具有了不可多得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矿藏等待着有心人的挖掘和解读。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历史留存的各类信札数量浩茫,究竟什么样的信札有收藏价值?信札市场上赝品比例极高,又该如何辨别真伪?

  信札拍卖战绩不俗

  “边角料”价值不容小觑

  今年春拍,很多拍卖公司不约而同地重头打造信札板块,并且取得不俗的战绩。

  北京匡时特设卢弼友朋信札专场,收有梁启超、罗振玉、杨度、吴宓、钱钟书、钱基博、溥儒、荀慧生等近现代人物六十余位共计一百六十余通信札,其中不乏具有很高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书法欣赏价值的珍品;

  中国嘉德“飞鸿延年——陈子清旧藏信札并手拓金石”专场收录了吴湖帆、张大千等书画名家致陈子清之信札,亦有王謇、张钟来等吴中文人手迹,称得上是当时上海、苏州地区文人墨客间艺文交流的缩影。该专场最终成交总额为2485.2万元,成交率为86%;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猗欤新命——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名人墨迹专场”,以梁启超、严复、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近百位与新文化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名人墨迹为主要载体,全面展示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丁小明说,近百位民国文化名人墨迹的全明星阵容,“就像一个入口,我们既能从中鉴赏名人墨迹,更可以领略到彼时社会的思想折光,感受这些无声纸墨之中包藏着的时代冲突和思想裂变。”

  著名学者陈平原表示,这段时间大量涌现的信札、文献,零散着看,都是些琐琐碎碎的“边角料”,但意义却并不可小觑。它们可以起到调整、修正,甚至重写文化史、思想史的作用。

  很多有信札情结的人,也可以从中收获不小的乐趣。比如匡时拍卖的老总董国强。他记得2010年的时候,曾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见到一幅胡适的手札,内容是“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他觉得太符合自己当时的心境了,所以不顾一切地想要这件东西,5万港元起拍的手札,被他一路追杀到122万港元收入囊中。别人都说贵,但他自己就是觉得值得。

  记载艺术与性情

  名家真迹靠信札流传

  香港知名文化人许礼平介绍,目前传世最早的信札是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平复帖》一共九行八十四个字,在抗战前被溥心畲以四万大洋的价格卖给了张伯驹;而前两年,一共只有九个字的苏轼《功甫帖》卖了好几千万元,平均一个字一百万美元。如果按照这个价位,《平复帖》的身价简直不可估量。

  但宋元手札大多都归了故宫、上博这些大博物馆。明人书札遂成为市场的新贵。如今明人手札也日益稀缺,所以现在清代和民国的书札则成为目前最多藏家追逐的对象。

  季涛记得,国内名人信札拍卖最早开始于1994年,当年翰海拍卖公司首场拍卖书法专场中有徐悲鸿行书15通信札的册页,估价为10万~12万元,平均每通信只有7000元,最后还流拍了。2004年,依然在翰海拍卖公司,仅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便以24.2万元拍出,每通平均8万元。2015年保利秋拍,张大千当年写给日本情人山田小姐的80多件情书被逐一拍卖,起拍价均为一万元。最终,信札全数得以成交,拍出最高价位的两封情书为86.25万元和80.5万元。而在今年春拍中,鲁迅先生1934年6月8日写给陶亢德的一封讨论学习日语的建议的信札,最终以655.5万元成交。

  什么样的信札值得收藏?季涛认为,一般只有名人信札才有市场上的意义。这里的名人指政府官员、文人墨客、书画艺术家、演艺明星等。越是在历史社会多个方面呈现影响力的人,其信札墨迹受到越多的追捧。从收藏角度看,作者名头越大、历史地位越高,信札存世量越稀少,其价值越高。

  其次,内容为上。如果一通信札,记录了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反映了某一特定历史意义的场合,或者是写给某一特别的人物,这件作品往往就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因为它可以佐证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为这些历史事件查缺补漏,是史学中重要的一种考证方式或证据。

  此外,信札是人无意为之的“小品”,是作者艺术与性情的双重记载。在名人信札中,如果书写者既是名人,又是书法家,其信札可称为一件书法作品,甚至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准,则价值更高。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真迹,主要都是通过信札流传下来的。

  偷梁换柱克隆掺假

  小心买到“假”信札

  名人手迹鉴藏家方继孝表示,因为这几年名人书札的投资潜力大,市场上的赝品也不断冒出。据方继孝了解,现在的造假术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信封是原有的,但信封里边的信是伪造的。“我在旧书摊上见过一封姚雪垠的信,信封的确是姚先生书写的,抽出里面的信一看,原来是根据我曾经发表过的姚先生的信临写的,真迹仍在我家里。这个是‘李鬼’无疑。”

  二、信封和信笺是老的,但字是新写做旧的。造假者利用专用封、笺来摹仿名人的手迹。方继孝在一个旧书网上见到许多伪造的名人书札,其中一通伪造的著名科学家吴有训先生的书札,封及笺纸都是老的,而信封和信纸上的字是伪造的。

  三、参照某个名人遗迹出版物造假。内容为真,字是摹仿。这类造假者算是动了脑筋,买家如果一时看不到真迹,特别不容易识破。2004年,方继孝与人合编过一本《字字珍藏》的小册子,里面收录了其珍藏的115通名人书信。结果书出来后不久,不仅在北京的旧书市场出现了抄袭伪造的赝品,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地的文化市场都有赝品问世。

  方继孝特别强调,从网上购买价格昂贵的名家书信、签名本等,要慎之又慎。原因很简单:网上的东西,你看到的是图,和实物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木板水印书画,勾填、描摹的书画信札等,仅看网上的图片难辨真假。

  方继孝说,这几年,克隆技术也被用在了书信造假方面。有的出版社常把一些作者来信连同信件处置单一起扔掉,而那些专“吃”出版社的小贩,把名头大的作者的信拣出来,请人“克隆”,然后把“克隆”的假信与旧信件处置单“一窝儿”卖出去。当然,这些东西,只能卖给那些眼力差的人。而那些真的信札,小贩一定会主动卖给眼力好、又能给出高价的真正藏家。

  为了迷惑买家,小贩还会把赝品信札、手稿故意撕成碎片,揉成“团”,以造成某名人家里丢弃出来的东西的假象。有时,也会将一些原本真的书札、手稿与赝品同时撕坏,混在一起出售。这种“撕揉”术,一般会和上述的“克隆掺假”术混着用。即使眼力很好的买家也容易上当。

  鉴别真伪

  辨字、溯源双管齐下

  辨别书札的真伪并不难,只要掌握几大原则:

  首先,从用笔和字体风格来辨别,也就是说要熟悉书札作者的“字”。一是从书札通篇整体上观察。书札写作行书或行草居多,运笔笔速较快,作品整体气韵贯通。而制假者制造的书札,只能做到字体摹仿相似,但整体上不可能行笔匀速流畅,会出现断笔、拘谨、呆板等破绽。加上造假者大多功力有限,时有败笔、弱笔以及俗笔等现象出现;二是从墨气上鉴别。仿品墨气浮,有明显的光泽,甚至还带有墨香味。旧作墨气沉,随着年代的推移,越久远则越深沉,且无光泽,有明显的陈旧感。而且还要注意看有无错字、别字。如果我们鉴别的是一位晚清或民国时期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文人书札,里面出现不少错别字,或者发现较多文字为只有新中国文字改革后才有的简化字,不用问,必是赝品无疑。

  其次,信札的来源,或为出处,也是鉴别书札真伪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是来自收藏大家的藏品,或者出自作者与出版社相互往来的信函,并附有签发单,或出自文化事业单位大清理时处理的文牍,或出自文化名人晚辈之手的著名文化人与同时期知名人士的来往信件等,来源相对可靠,可信度也比较高。“如我许多年前遇到的著名学者陈梦家先生旧藏的近百通友人书札,虽然内中有些是我从未见过笔迹的文人手札,但我依然全部收集入箧,后来经鉴定无一不真。此外,信封上的邮票、邮戳及人名,可以同信件本身印证,这也是比较重要的辨别真伪的依据。”

  不过,方继孝也强调,这些辨别真伪的“理论”不能机械地照搬。因为是现在的造假者也知道这些“理论”,所以不排除他们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蒙骗购买者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名人信札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135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