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隆书法的市场行情来看,近年来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乾隆书法出现在市场上,价格仅为7万至8万元,很少有逾10万的作品。在进入20世纪之后,乾隆书法价格一路飙升,特别是二次上拍的作品,价格都比前一次露面有大幅的提高。早在2002年,一件乾隆皇帝作于1785年的《哀明陵三十韵诗手卷》就在中贸圣佳的拍卖会上以605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乾隆书法拍卖的纪录。在2004年中国嘉德的迎春拍卖会上,乾隆皇帝300多字的四屏《开泰说》以231万元成交。同年,其《劝农纪典》又在北京翰海的秋拍中则以572万元的价格拍出。按时间顺序来看,乾隆绘画在2004年、2007年、2010年先后三次出现了成交高峰。2007年,乾隆《御笔双塔峰图》以784万元成交;2010年5月15日嘉德春拍,乾隆《金莲花》更是以1008万元成交,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并且快速向亿元量级逼近,大有一飞冲天之势,同年共有十件千万元拍品大面积刷新了乾隆作品的成交纪录,其中,北京保利上拍的《御笔汉柏图》立轴以8736万元的高价成为乾隆作品拍卖榜单第一名。2013年,北京匡时秋拍“古代书法”专场中,乾隆帝 1772年作《行书御笔分题诗册》以1,610万元成交。而北京保利还在秋拍中特别推出了“乾隆帝的帝王大业”专场,其中,乾隆帝1744年作《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以5,462.5万元的高价折桂。2014年,北京保利乾隆《白塔山记》更是将其推向亿元高峰。
古代书画市场分析
整个中国古代书画的市场架构日趋完善,目前市场行情的发展也属于良性状态。古代书画作品资源稀缺,因此名家精品仍然是整个市场的风向标。“中国古代书画”的部分板块有了调整的内在需求,或已经显示出了调整的态势,因此在投资方向上,把握好一些新兴板块和处于起步阶段的板块单元的投资机遇,则容易有较高的升值空间与投资回报。
《艺术市场通讯》将2009-2016年过亿的古代书画作品罗列成表,可以得出两张走势图:
图1,在2009-2016年间,古代书画过亿件数有两个明显的起伏,一个是在2010-2011年,艺术市场的泡沫巅峰期;而另一个就是2016年,有一个很明显的回升迹象。
图2,在2009-2016年,过亿的古代书画作品按朝代划分,可以发现清朝占据最多的位置,其原因大致是由于年代近,留存量相对较多;而宋元书画也不甘落后,过亿作品各有6件,这是基于宋元书画存量更有限,好的作品,每次露面,都会呈现极大的关注度和更高的价格。
这几年古画市场显得热闹起来,拍卖中拔头筹的往往是古字画,书画过亿元的记录中,古代书画占了八成,但这并不表明古代书画市场的春天到来了,因为古代书画近期涨幅较大的,主要反映在两种作品中,第一是古代大名家的流传有序的作品涨幅比较快,第二是《石渠宝笈》著录过的作品。市场对于宫藏作品的过于追捧而忽略了对艺术水准的审定,急功近利的商业行为主导着市场,但不表明市场对古代艺术的珍贵性、稀有性的肯定,而仅仅是对皇家藏品的肯定。
近年来在市场表现特别突出的古代书画,主要还是《石渠宝笈》中有著录的作品,而一般名家作品虽有一定的涨幅,但比起近现代名家作品的涨幅来就显得相形见绌。影响古代书画市场的除了经济环境的因素,没有其他更多的原因。这个市场一直比较平稳,基本没有人为因素影响市场的痕迹。
结语
古代书画市场不同于近现代藏品量大、交易活跃,并由于真伪、留存难的缘故,迟迟进展比较缓慢。但也因为于此,古代书画相对是这个艺术市场中一碗比较干净的水,只是这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够喝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