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纹章纹盘
当时的外销瓷几乎涵盖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外销瓷的使用不但是当时欧洲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题材的选择、图案的描绘更成为他们思想表达的载体。不管是尊敬君主,还是讽刺君主,他们几乎都希望把相关的题材绘在瓷器上,而宗教题材除了《圣经》故事,当时的宗教改革也成为追捧的对象之一。当时的外销瓷几乎涵盖了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一个专为刮胡子用的瓷盘,马未都感叹,欧洲贵族把这种乐趣做得实在精致。
十八世纪欧洲仿中国克拉克瓷盘
五彩开光人物剃须盘 布鲁塞尔皇家历史艺术博物馆藏
18世纪不少欧洲君主肖像被制作在外销瓷上
瓷器上的肖像画、名人画像或名人纪念图纹在18 世纪的欧洲十分盛行,君主肖像或纪念图纹是较为常见的瓷绘标识。欧洲民众对18 世纪各国君主褒贬不一,但多有瓷器留名。一个漂亮的珐琅彩瓷盒盖子上绘饰着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的肖像,母模可能来自于一枚银币。有人认同他的作为,将其肖像制作在精美的瓷器上。
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夫妇寄希望于外国势力干涉与奥地利勾结,被国民议会以叛国罪于1793年先后处以死刑。国王的支持者及其逃亡贵族们受王室委托到中国定制了一批瓷器,有大瓷盘、带盖的瓷瓶等,秘密纪念路易十六及其家庭。模板来自于一幅具有传奇色彩的版画,画面是一个墓地,墓地上长着两棵像人物头像的垂柳,大的一棵直接从墓地里长出,是路易十六的剪影,小的一棵是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树下一位妇人神情悲伤作缅怀状。
此外,还有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世袭执政威廉四世的肖像瓷瓶、里斯本达夫收藏的葡萄牙女王玛利亚一世与丈夫彼得三世伉俪肖像对碗、丹麦和挪威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肖像画装饰的瓷盘等等。
宗教改革纪念图像成瓷画装饰重要内容
宗教故事题材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从中世纪起,《圣经》一直启发着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圣经故事成为外销瓷喜用的题材之一。且值得注意的是,宗教题材在外销瓷上的绘制,除了参考《圣经》外,还会与社会发展下的宗教现状进行紧密结合。
在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瓷商看中了新教广泛的社会群体和广阔的欧洲市场,因此,新教领袖和宗教改革的纪念图像也就成为了瓷画装饰的重要内容。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个乾隆时期的外销瓷盘,就是为纪念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宣扬路德新教而特制的。
宗教改革类瓷器针对性强,往往在信徒集中的区域或国家定向销售,如德国北部、法国南部、英国、荷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等,也有宗教团体委托定做,在教派内部分销。瓷绘创意使日常生活用具蕴含了欧洲人不同的宗教生活的灵魂和精神。
动物图案和造型的设计也是欧洲人追捧的题材
在图饰和瓷塑造型方面,除了欧洲人颇为关注的事件、典故、神话、人物以外,对各种动物图案和造型的设计也乐此不疲,流露出早期畜牧经济的遗风。
在瓷塑造型艺术中,欧洲人似乎更喜欢清素淡雅的宠物狗,作为把玩或居室摆设,以昳丽取胜的雍正瓷窑也一反增华饰美的风格,投欧洲人所好。欧洲人制瓷业发展起来以后,各国都制作了一些不同姿形的瓷狗。
欧洲狩猎经济的遗存在瓷器图饰方面最集中的反映是纹章瓷,纹章瓷是17- 18世纪很重要的一类外销定制瓷,这种瓷器以英国为主,荷兰、瑞典、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均数量不等的定做过一些。有动物图案的纹章几乎占到了纹章瓷的三分之一,纹章瓷中的动物图样有狮、豹、狼、熊、马、牛、羊、鹿、鹰、鹳、鹤、鹭、鸥、燕、鹅、鸭等等,还有臆想和传说中的怪物,如双翼狮、双头鹰、独角兽、美人鱼等,真可谓百兽千禽,千奇百怪。
马未都说外销瓷
有一种盘子,形状非常怪,边上缺了一个月牙形的扣子,不是破损,就是一个标准造型,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盘子的时候,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盘子是过去男人剃须用的,搁在脖子下。这么讲究的盘子,就是为了刮脸。欧洲人的胡子一般来说都比亚洲人重,所以在胡子上就下功夫。我就感慨,当时欧洲贵族能把这种乐趣做得如此精致,这样一块盘子,在当时的价格不是今天能想象的,很贵。
知多D
“哥德堡号”与“南海一号”
“哥德堡号”是一艘以瑞典东印度公司总部所在城市哥德堡命名的著名船只,1739-1745年间,该船曾三次远航广州,其中第三次航行装载了包括100吨瓷器在内的700吨中国货物。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在距哥德堡口岸约900米远的海域触礁沉没。沉没当天,瑞典的东印度公司就开始现场打捞,打捞进行了两年,从“哥德堡号”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100吨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足够支付“哥德堡号”此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够获利14%。
1986年至1992年间,人们又开始打捞,发掘出埋藏海底200多年的商品,其中大部分是瓷器,共重9吨,1993年,打捞工程结束。
打捞“南海一号”,那是南宋时期的沉船,它于1987年最初被发现,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打捞。
2007年,打捞工作终于开始,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真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超过8万件。
华盛顿与外销瓷的故事
欧美的王公贵族喜藏中国瓷器,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隐匿在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故居维农山庄里的中国瓷器, 却鲜为外人所知。他生前最喜欢的瓷器, 正是国内外收藏界通称的中国外销瓷,中国的外销瓷是当之无愧的东方古国的“形象大使”。
基本上可以认定, 华盛顿当年所收集的中国瓷器,绝大多数来自于英国, 还有一些来自于荷兰,尽管华盛顿一直不停地与英国人作战,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来自英国货物的偏好。
从华盛顿家的瓷器来看, 有些瓷器显然要早于他生活的年代, 估计比他本人的年纪还要大七八十岁,属于中国清朝早期的外销瓷。华盛顿夫妇最珍爱的当然要属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瓷餐具,其中上好的几件上面还印有带Mw (即华盛顿妻子玛莎英文名字的缩写)字样的纹章,但是始终没有发现印有C W ( 即乔治·华盛顿英文名字的缩写) 字样的瓷器。
中国的瓷器在华盛顿家中享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至高无上的艺术地位。它跟16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意大利帕拉蒂奥式窗户、英国乡村绅士家庭典型的餐具柜、大理石面桌子、法国的摆设品和银制餐具、来自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出自殖民地时代名家之手的油画、老式的拨弦古钢琴同居一室, 是主人高贵和优雅的标志。
(本版内容参考孙锦泉的《从清代的外销瓷看欧人的社会样态和观念形态》,章开元的《华盛顿和他的“ 中国外销瓷”》,《马未都说陶瓷》,彭治国《外销瓷:墙里开花墙外香》,《东方收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