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沉香木家族 回顾沉香历史
http://www.socang.com   2015-05-26 11:31   来源:木虫网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古话中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

  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沉香,之所以价钱不菲,是因为它含有香味浓郁的树脂。别小看这色黑、质重的沉香木,它比黄金珠宝还要贵。沉香的用途还非常广泛,它不仅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如树脂可制成香料,木材可制作线香,树皮可用来造纸。沉香更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沉香的分布

  沉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但在其它省区野生分布的沉香已经非常稀少。在遇难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而且野生存量也不多,主要在保护区内有零星分布。沉香树含树脂的木材带有香气,为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天然药库中的瑰宝,是十大广药之一,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近年来由于采取沉香木供药用,损伤林木极为严重,分布较为集中的林木已被砍尽,现仅有零星散生的残存植株。

  沉香种类

  沉香是一个“家族”的总称,它里面还包括很多“成员”。我们按沉香的等级可以分为六种:第一种“倒架”,它是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第二种“土沉”,它是倒后埋于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的未腐部分;第三种“水沉”,它是倒伏后埋于沼泽,经过生物分解,再从沼泽区捞起的木材;第四种“蚁沉”它是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剩余的部分;第五种“活沉”它是活树砍伐所採摘者;第六种“白木”它是指树龄在十年以下的,已经稍有香气的木材。

  倒架、土沉、白木、水沉、蚁沉、活沉等香味各有特点,一般之形容为土沉之味厚醇、倒架清醇、水沉则温醇、蚁沉清扬、活沉较高亢、白木味清香。

  回顾“沉香”历史,了解“沉香”由来

  沉香自古以来即为"香"的代表。沉香产于印度及中南半岛地区,除了产地国家之外,非洲的古埃及文明、中东古文明及东亚古文明皆有对沉香喜爱与使用的记载。虽然随着时间的转变,及文化差异与地域的不同,沉香"诸香之王"的美誉却十分难得地在东西方文明中历久不衰。

  由于沉香的珍贵及稀有性,使得它成为古代帝王或达官贵人的专属品,使得一般人鲜少有机会接触它。因为沉香的神奇药效及美妙的香味,沉香成为国家间互送的最珍贵礼品,个人表现财富及品味的最佳象征。在中国、韩国及日本的史书中,更是屡屡可见国王及富豪们对沉香的重视及热爱。

  沉香在我国传统中医学、印度传统医学、藏学里,已有几千年的入药历史。在宋代苏颂撰著《图经本草》就有沉香、青桂、茅香,出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的记载。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说:“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可见当时海南沉香已负有盛名,价格昂贵。

  据说宋朝年间,东莞地区已普遍终止土沉香,成为当地的地方特产。故沉香又被称为““莞香”,是在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树木。古时香港属于东莞管辖,那时的香港也曾大量种植土沉香,然后制成琥珀状、半透明的香块,农民将其从陆地运到尖沙头,用舢舨运往石排湾,再转运至内地及东南亚,甚至远及阿拉伯等地。因运香贩香儿闻名,石排湾这个港口便被国人称为“香港”,及“香的港口”,“香港”的名称也就是这样来的。

  沉香的用途

  沉香是一种很神奇的中药材,在中医书中就记载沉香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有胃病的朋友,在发作时将沉香粉含在舌下,缓解胃痛,立杆见影。同时,只要将它放在鼻前闻闻,能够防止晕船、晕车。目前,以沉香组方配伍的中成药已有160多种,如沉香化滞丸、沉香养胃丸、沉香化气丸、八味沉香片等。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沉香的药用价值认识越来越深,产品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加。除了药用,沉香保健品、日用品的开发业越来越多,如:沉香茶、沉香空气清新剂、沉香防晒霜、沉香牙膏、香皂及洗发精等。在台湾还被用来增加酒类的香气。

  沉香是大自然馈赠人类改造生命,提升心境最美妙、最神奇的珍贵物质。自古以来都受到极为尊贵的礼遇。现代更成为展示个人品位与财富的最佳象征。宗教界注重沉香的清净灵气,洋溢心泽芬芳。医家宝贵沉香避邪秽、宜元阳,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巨贾殷商摆饰沉香藉以凸显高贵气质,营造洽谈时的悠然氛围。文人雅士享受沉香激发的优雅高尚的生活内涵与情趣。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沉香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967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