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产生书籍最早的国家之一。纵观横看古籍的发展史,尤其是目前存量众多的明清古籍,无论是印刷术还是装帧形式,乃至纸张等,堪称一绝。
但是,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古籍,久经了风风雨雨岁月的考验,遭受了多少次无情的天灾人祸的劫难,加上管理不善而惨遭虫蛀鼠咬,潮湿霉变或板结似砖……严重的残破古籍千洞百孔,纸散字碎,无法翻阅,似同死囚一样,丧失了古为今用的价值。
抢救修复这些濒临死亡的古籍,是当务之急。
装修古籍,在我国有着辉煌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顶峰。
古籍修复技术要求很高,技巧细腻多样,每道工序操作严格,修复的古籍,必须保证做到“整旧如旧”。
这里简单介绍修复古籍的主要工序,都是代表着数千年来,无数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一 会诊病情、制定修复方案
在修复残破古籍前,必须仔细审查该书的年代、装帧形式、破损情况和纸张等,根据具体破损情况而制定修复方案。
二 拆书数页
有不少残破古籍的页序残缺,或因先人装订时前后顺序的错放,在拆书前或后,必须用铅笔记下原书顺序,如错放顺序的应及时纠正,以利于修补完毕,顺利地装订成册。
三 选配修补纸
选配合适的修补纸十分重要,因为明清刻印书的纸张,在今天已经难以找到,现在普遍采用染色仿古纸或专门请传统手工造纸的师傅按古籍纸的结构配方而制作。
四 清洁书页
当一册虫蛀严重,书内污浊脏物不少,同时还有霉斑等时,必须细心地用软刷,镊子去清除脏物。当书页霉斑累累影响书品的质量时,必须小心又熟练地进行技术处理。有些容易烘染走色的红、蓝格纸书,不能按常规技术处理,需特殊处理。
当一册古籍,由于潮湿或水浸等原因,由于长期重物压实而形成了严重粘连或硬梆梆的书砖而无法用常规技术揭页,必须根据古籍的纸质不同而灵活处理。如拉力强度较好,可以采用浸泡洗净揭页;如纸质脆腐碎散,则用蒸气洗揭法;如二者兼有,可以按二法轮换灵活处理。
五 修补
古籍破损情况复杂多样,一般以虫蛀为多见。如属纸质拉力较好,虽虫蛀孔洞大小不一,蛀洞多多,必须采用修补法。补洞后撕纸宽约0.25—0.35厘米为佳。补洞后,同时用湿毛巾轻敷去掉周围浆糊余迹。 书页碎散脆腐,可用裱。
火烤焦脆,必须用裱。
修补后的书页,可放在干净的报纸或簿纸等上,然后再覆盖一张干净纸。
六 润湿压平
当修补完的一册残破古籍后,宜用小水壶喷细雾状水在每页上,然后一页页平整舒展地放在干净纸中,这样迭放完毕,上面用书板压之,然后在书板上用石等重物压实。24小时后,按顺序倒页在另外干净纸中(注,千万不要再喷水湿润),一般经过四次倒页后,书页干挺平整。
七 折页
如发现补纸长出书页的,一律或剪或裁平整。按顺序把散页,以版心原折缝线为准,折页复位。
八 捶平
因为补纸而出现凸突不平,必须用平面小铁锤,熟练而有技巧地把凸突处捶平。切忌用力过大或落锤不平,以免造成人为损伤纸质。
九 压实
折页的书页松而不实,会影响装订成册的质量。必须经过压书机进行压实。其法是把一册散页,分成若干个十余页,再齐拦整齐,分别夹放在书板上,然后放入压书机上,经过二、三天的压实后,书页已达到平整的最佳状态。
十 齐栏
压实后的散页,在齐栏时必须松页,防止产生轻微粘合情况存在。然后按顺序合成一册,把书口和天头地脚及书背都按原装整齐。
十一 打眼、穿稔、捆结
齐拦整齐的散页,如无副页的就必须配齐,然后用锥子按古籍原孔眼打通,接着用纸稔钉穿孔眼捆结实,再用铁锤敲平捆结。
十二 装书皮
在纸捻钉的捆结处,点上一些稠浆糊,把书皮粘于其上,上用书板轻压,待干燥后,再用锥子按原线孔打通。(包背装另外处理)切忌为了贪图方便,自作主张地重新打线眼,这样必将损伤古籍原纸。
十三 订线
在订线孔内引针穿线,然后订线结扣,将线剪断,用锥子将线头拨在孔内,正而不露,保持平整。 十四 贴书签
古籍换了新书皮后需贴书签的,应把书签贴在书皮的左上角,宜在天头和书口两边各留出约0.25厘米的书边处为宜。如一部书中有几册无书签的,贴书签应根据其它有书签的几册贴,保证整部书的书签统一性。
贴完书签,上放一白纸,再用书板压之,待书签干后,整册残破古籍修复完毕。
值得指出的是浆糊制作十分的讲究。一般用于沸水冲搅至糊色纯白腊光泽为度,如不熟或过熟,其糊粘性已失,一律作废。每天修补,必须用当天浆水。制作浆水时,应一点点地渐加冷清水不断地搅捣稀烂,边加水边搅捣时间越长,其粘性越强。如加水过快,势必会产生粒子,况且粘性不大。修补用的浆水浓度过稠,书页会起皱,浆水过稀,又会产生粘贴不牢。一般以近似豆浆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