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俗成的“婴戏图”名为“婴”、实为“孩”。较成熟的画片始于战国,唐渐趋成熟,宋为黄金发展期,至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婴戏图作为陶瓷装饰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社会民俗、文学戏曲、诗词书画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为我们留存了题材丰富的实物资料,再现着古代儿童生活场景,展示着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
吉祥喜庆的多子多福、四妃十六子、百子图等成为喜闻乐见的装饰图案自不言喻,而面对一些稀见的古陶瓷婴戏画片,由于“知”与“识”的储备不足,往往只冠以“婴戏图”,究其主要原因是研读和探讨略显滞后,以致于有些画片上网也很难查到有价值的信息。不久前,友人推荐来一块青花瓷片,并邀约了几位同道共赏,藏友们各抒己见都不失大谱,现将几点收获与同好分享:
一、基础认知
从制瓷工艺、青花、胎质、釉光、绘制技法等方面综合判断,该画片符合景德镇明嘉靖青花大碗标本特征;同题材画片并不多见,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二、关键词“面具”
该瓷画最大的亮点是“面具”,亦称:魌头、代面、假面、脸子、戏头、脸壳子等。资料显示,古时祀神傩舞戴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古蜀国三星堆文明亦有面具;百戏角抵带各种动物头形;武士戴面具以威慑敌人;隋唐歌舞也有面具;元曲、杂剧和明清传奇小说,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后来大多改为脸谱);再以后开发为儿童玩具,称“假面具”。
中国历史上戴面具作战最著名的武将有两位。其一,宋朝抗击西夏名将狄青,《宋史·狄青传》:“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其二,北齐世宗高澄之子兰陵王长恭(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生活在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南北朝时期,作为王公将相的子弟不免时刻要接受战争洗礼。据《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教坊记》等史书记载,兰陵王骁勇善战、音容巨美,自嫌貌不威敌,每逢出战即戴狰狞面具以威慑敌军,屡建战功、威名大振。“邙山大捷”将士编蹈配曲讴歌,诞生了面具歌舞《兰陵王入阵曲》,对后世戏曲脸谱、社火脸谱、日本歌舞伎等影响颇大。因历史错综复杂的融合,此画片暂不排除与兰陵王故事有关。
三、追根溯源
商朝即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化解凶煞与祈福是祭祀中重要的事情之一;黄河流域的“傩(nuó)”源于远古图腾崇拜,肇始于神秘而原始的巫术后期,属于世界性古文化事象的一种。其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殷商甲骨卜辞,至少在西周已出现固定的“傩祭”,而神秘兼威慑力的面具可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
上古的“傩”在“傩逐(驱鬼逐疫仪式中所唱的歌,傩歌)”、“傩鼓(敲击的鼓声,傩乐)”中举行盛大而壮美的宗教典礼,以请神灵护佑、祭祖、逐疫、驱邪、纳福、报谢为主旨,这种纯祭祀的“傩”,古人谓之“傩祭”;先秦时期的“傩祭”逐倾向于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汉代以后演变为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习惯称其为“傩仪”;隋唐时期这种极具原始舞蹈风格的傩歌、傩舞流传于宫廷和民间。傩舞与宫廷及民间舞蹈相互渗透,使其内涵大为丰富,戏曲歌舞化程度逐渐提高。依团队和场合的不同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统称“傩舞”。
元曲杂剧、明清传奇小说促使地方戏曲蓬勃发展,傩舞吸收多种曲艺营养,在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中形成了众多流派和艺术风格。而傩舞面具作为宗教艺术造型最重要、最典型的道具,是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此时,主流傩舞基本特征为:大多戴木制面具、多见竹篾扎制竹马、踩高跷,传承着征战戏的血脉,通过法事、傩技和巫术等活动驱邪纳吉、消灾祈福、祈求丰收。当然,在其后期也有小戏流派创新演出着民间生活和才子佳人的曲目。
今人所称“傩戏”、“傩堂戏”、“端公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登上艺术舞台,演进为纯地方戏剧的剧种。这虽然与古傩舞原始宗教思想相距甚远,但观者感受的是戏剧节目的视觉冲击力,更喜爱的是精彩傩技表演……
此块涉及历史、宗教、地方戏剧、绘画等多学科的标本,惜瓷画兵器“戈”只剩后半部分,否则更暗合《周礼·夏官》等记载“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魑魅魍魉)。”故,非同儿戏的瓷画指向有“戏曲活化石”之誉的“傩舞”。初判为:明晚期“傩舞(图)”的见证。欢迎各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