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雕刻工艺品起源
http://www.socang.com   2015-01-05 17:24   来源:金投收藏网

  核雕这种精致而小巧玲珑的微型工艺品,只要雕刻者雕镂技艺精湛,创作的题材符合当代赏玩和收藏者们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品位,这样的核雕永远受人青睐和珍爱。那么桃核雕刻工艺品起源怎么样呢?

  明代晚期

  明晚期的桃核雕《八仙蓝采和》,桃核只有成人的拇指般大小,方寸天地间展尽了微雕艺人 的神技。这枚表面高低凹凸不平的桃核,艺人依杏核的形态与质地奏刀巧雕巧作,将八仙中蓝采和的面容神态、头上发髻及肩背的花篮和脚下的海浪纹雕镂得惟妙惟肖。核雕艺人似乎采用了明代竹雕中的圆雕、深雕、毛雕和陷地雕刻等多种刀法,人物大轮廓形态精准,凹凸分明;人物和物品的细部纤毫人微,连蓝采和头上发髻的一丝丝头发、背上花篮的藤编条纹和花瓣都丝丝人扣,清晰可见。这枚桃核雕刻作品历数百年的沉积,核面呈深褐色,但一层岁月的包浆却乌光锃亮。核上未留名家款识,不过,此枚桃核雕与沪上著名文物鉴赏家蔡国声先生曾著文介绍过的一枚明代八仙“蓝采和”杏核雕十分相似。据蔡国声先生介绍,那枚明末清初的八仙“蓝采和”杏核雕背后有“乔林”二字小篆款识。史载,乔林系明末清初江苏如皋人,核雕高手。乔林多才艺,书画雕刻各臻其妙,雕刻与印章篆刻亦为他之所长。可以想见,乔林雕刻的核雕其技艺和品位都是不低的。

  历史发展明清时期

  据了解,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是桃核。明代桃核、杏核雕刻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兽、

  吉祥物等等,精巧玲珑,是一种垂挂在衣带或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亦可玩赏。清中期始,核雕物品多用胡桃核雕刻,专门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

  清中晚期

  清中晚期至民国年间,各种核雕品种日趋丰富,但精湛细腻程度和其文化内涵等已不及明晚期和清初期。江浙一带仍有不少擅雕能刻的核雕高手,如史料上可查询的吴地金老、民国初年殷根福及子女殷雪芸、钟年福等。船首一老跷足而坐,持杯品茗,小童捧壶而立,舱中桌上摆着杯盘菜肴,一老翁凭桌而坐,似在饮酒观景,旁边书童凭栏远望。船尾小童正在搬弄酒坛。作品布局有致,刀法细腻,雕刻精湛,是清中晚期不可多得的核舟佳作。另有一枚同为清中晚期,其雕刻技法较相近的橄榄核雕《山景》也显示了细腻精湛而不俗的微雕技艺。此橄榄核雕呈褐色,包浆自然。核上四周环雕着山林峭崖、苍松岩穴和亭廊屋舍等山中名胜,让人感觉小小一枚核上展现着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奇山胜景。古时的文人有向往山林野趣的“隐逸”情趣,这一时期一批表现奇山胜景和桃源天地题材的核雕也常有问世,供文人雅士玩赏品味。有的以官船花船等为主,有的以罗汉头、八仙等题材的核雕珠串见长,有的则以单枚的“关公”、“钟馗”等历史和传说人物等为特色。这些核雕制品都较精致,且有各自的刀法及艺术特点。如一枚清中晚期的核雕官船,橄榄核材料体型硕大,船体富丽雅致。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桃核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858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