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热”与古代书法的“补涨”
http://www.socang.com   2014-12-18 16:58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林娇

王铎 《雒州香山作》 成交价:4536万元 北京匡时2010年秋拍

  【编者按】又是一年秋拍时,随着北京几家主要拍卖行的秋拍大幕落下,香港、北京两大战场的拍卖季已近尾声。从总成交额来看,已经持续三年的艺术市场的调整期仍在继续,而且有加深的趋势。未来会怎样?我们恐怕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如果回到基本的市场分析,对一些指标性的现象进行深入梳理,或许能给这个市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便是“复盘秋拍”系列报告的初衷。复盘,不是为了追忆一季拍卖的成败,而是为了新的布局。

  “假如说今天我们市场上拿出来的是十张王铎同时代的黄道周,或者是倪元璐、张瑞图的作品,市场出来的效果一定是要超越王铎的,他们的书法水平是伯仲之间,但是黄、倪、张三人的书法作品的稀有性要远远超过王铎,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市场效果肯定好于王铎。”

  当记者试图把“王铎热”这一问题抛给程良锋的时候,这位出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在匡时古代书画部工作超过五年的专业人士第一时间给了以上的定论,并且用数据来证实了自己的言论。

  “我们原来有一件张瑞图《行书七言诗》大立轴书法作品,几乎是没有什么著录,只有一个中国嘉德上世纪90年代的拍卖纪录,也并非什么大家都知道的名作,但是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3507万元;后面王铎的那件世界纪录的书法作品《雒州香山作》,从1977年到2007年多达近三十次的出版著录,但凡对书法有点了解的买家都知道那件东西的重要性,最终的高成交价也是有一定的因素的,不是平白无故的,但是张瑞图的那件就是普普通通的,除了篇幅稍微大一些,没有任何优势,但还是拍出了张瑞图的书法作品纪录,这就是王铎和其他三位晚明书法家的问题和差距所在”,程良锋说道。

  王铎“热”

  “我们回头想想十年前的王铎,2004年那会儿好的王铎才多少钱,肯定百十来万,但是现在想想好的王铎动不动过千万,甚至是大几千万的成交”,作为市场的观察者,王铎的这种热潮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把这样的一种市场突起的现象概称为“王铎”现象,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王铎的书画作品撑起了大陆包括香港海外等拍卖行书法板块的大局,尤其是嘉德今年的首个王铎专场,以及北京匡时的王铎纪录,北京荣宝的王铎诗稿专题,北京保利和北京翰海的千万级王铎作品,但是这样的一个热潮的背后,通过梳理王铎的拍卖价格,其实是更加明晰的看到王铎的“拍场秀”是如何开始的。

  从1994-1997年的拍卖场上,王铎的作品集中在2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1997年是王铎作品价格开始上扬的关键一年,其中在北京翰海的春拍上,王铎草书手卷成交价达到41.8万元。

  短短的半年之后,在中国嘉德1997年的秋季拍卖会中,王铎另外一幅行书手卷,估价仅为15-18万元,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159万元,成为王铎在拍场上首次突破百万元的书法作品纪录。

  但是在随后将近八年的时间内,拍卖市场中并未出现王铎超过百万元的书法作品,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王铎书法作品的上拍,随着当时拍卖行的增加,包括海外的佳士得拍卖,以及上海崇源、敬华等拍卖公司都开始上拍王铎的作品。其中2004年王铎的一件《行书五言诗》成交价格达到了107.8万元,超出估价近两倍,此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大热,王铎的作品更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在北京匡时2010年秋拍中,那张4536万元的世界纪录的王铎书法作品,更是把王铎带入到了一个更加高价的层面。

王铎行书《广陵怀古二首》 379.5万元成交 嘉德2014年秋拍

  “匆匆赶来嘉德大观夜场,就是为了看王铎的那几张扇面”,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在11月21日晚间的这一番感概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对于这个国内的首个王铎夜场拍卖,尤其是嘉德拍卖对于这场拍卖场次的安排,更是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王铎的笔底毫端”专场共上拍20件王铎作品,总成交额8214.45万元,成交比率达到95%。其中,王铎写给好友今础的八幅扇面全部以估价8至9倍的价格成交。

  “这个专场的20件作品几乎是来自于同一个藏家的释出,包括极少的零散的客人提供了几张作品,这个专场成功的原因更多的是在于缘分和运气,如果真的说下次还能不能碰到这么多王铎的书法作品,我也不能肯定,还是要看机缘能不能再次青睐我们”,显然对于这个专场的推出,中国嘉德书画部负责人郭彤也认为偶然性的因素存在。

王铎 诗稿手迹(60开)北京荣宝拍卖

  时隔一周之后的北京荣宝拍卖中,则是推出了首个王铎手迹诗稿专题,多件王铎墨迹拆分为19个标的进行上拍,共成交17件,总成交额为1210万元,成交率为90%,当然这个成交总额在程良锋看来是“略感遗憾”,因为本场的封面拍品,王铎《诗稿墨迹》(60开)的标的在1750万元的时候流拍。

  但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在谈及这一专题时,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表示:“过去我们对于王铎的研究不到位,随着这几年学术上对他的深入研究已经波及到市场中对他的重新认识,其实王铎市场的量还是有的,过去只是我们对他重视不够,对他的学术认知也不到位,所以没有形成市场的共识,正好这两年是书法在涨,这个板块在涨,总得有一个领头羊,大家就聚焦到王铎身上了,这也是一个偶然的,但是也是一个必然”。

  “确实是今年嘉德、荣宝的专场也好,保利和我们的几件高价王铎也好,是一个王铎热的现象,拍卖行都希望是趁着现在的这种热潮,把王铎在整体往上推一下,当然那八张扇面因为稀有性达到这个价格是必然的,假如说客人需要王铎的立轴,那不难找,但是需要找八个整齐的扇面,这是很难的,说明市场除了名头、跟风,买家终究还是关心这种作品的稀有度,当然荣宝那个60开的诗稿墨迹确实是遗憾的,2013年嘉德卖过王铎的诗稿,三十开的,当时的成交价是800万左右,荣宝的这次六十开的诗稿,这个价格流拍确实遗憾”,程良锋告诉雅昌艺术网记者。

  “王铎这个肯定还会持续,根本就在于看有没有好的东西再出来,如果之后没有好的东西慢慢会熄火,大家变得越来越冷静,不会那么疯狂,这是肯定的”,程良锋对于王铎热则是有着更加普遍的看法。

  为什么是王铎?

  为什么是王铎?这个市场的幸运儿显然受到的关注更多的也是来自于这个原因,在对于以往王铎热的讨论中,有太多的“贰臣”的影响,亦或是市场版块调整的结果,我们抛开这些众所周知的观点,真正的把王铎热这个现象进行讨论,试图解开这其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必须很诚实的说,王铎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并非高出其他三家很多,他到今天的这种市场热度,我们要去反思,但是也没有必要太在意,只要是某一个现象比较突出,一定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但是偶然性是大于必然性的,因为必然性是一直存在的,偶然性只是没有发现,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当下的王铎”,程良锋对于这种市场的突发热点,坚持认为是偶然性大于必然性。

王铎 《汝贴 颜真卿与李太保贴》2127万元 中国嘉德2014年秋拍

  其实回头来看看王铎到今天的热流,高价成交肯定有道理,但是再想一下这个市场是不是能回到2010年时期的水平,谁都不敢说,也正是因为那几年卖得好,让王铎的市场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但是精品和普品的价格差距还依然是存在的,所以如果说是过了几年,假如整体环境还不好的情况下,王铎精品依然会是一个高价成交。

  “一开始的不受关注、东西流传的相对比较多、海外回流的热潮推动、日本人的推动以及作品中的临摹性多,这些原因无非就是王铎热的最终原因,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王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价格高度,也是我一直说的,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肯定会比王铎更好”,作为拍卖的从业者,程良锋的观察更加的客观。

  其实深究起来,并不在于市场或者是藏家对于王铎的偏爱,这是他的必然性,但是在当下偶然性大于了必然性,才出现了今天的“王铎现象”。也正如刘尚勇所言,过去对于王铎的关注少,对于书法板块的关注更加少,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书画上,但从书法上来讲,近现代书法很明显的,但是古代书法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造成了关注比较少的原因,那今天和之前相比,必然会出现这种热潮。

  “最早关注王铎书法的人,并不是国内,最早是日本人,差不多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包括村上三岛等书法家就来了中国河南孟津,王铎的老家,到王铎的后人那里,去买了很多的王铎的精品,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买了不少好的王铎。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讲,从清朝到现在300年,他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书法家,他的价值完全没有被挖掘”。

  也确实是因为王铎这种降清的“贰臣”身份影响了对于他的书法作品的判断和推广,先不用讲清时期对于王铎的这种抵触,直到民国、解放前后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任何人公开出来讲王铎的作品好的,甚至王铎的后人也都没有把他的作品当作是传家宝之类的,直到日本人第一次来了之后,修缮了王铎故居,当时的人才意识到原来这些书法可以卖钱,也是和当时的这种创外汇有关系,日本人买走了很多王铎精品。而和其他的三位晚明书法家相比较,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的明遗民的身份,他们的作品从那时就受到大家的追捧,分散的比较多,但是也正是这种身份,在清朝时期的那种环境下,保留下来的极少,甚至在清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消失掉了,造成了今天没有出现所谓的黄道周热潮。而王铎正是因为这种被世人不经意的“不在意”,才得以保存下来。

  “但是也不是说我们国内的拍卖行是有意去寻找王铎的作品,也没有这种自发性,这是两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在于王铎到底留了多少东西在民间,供市场和藏家流通的。第二在于哪个公司或者是个人在偶然中拿到了王铎的作品,就比如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那张王铎世界纪录的作品,也都是这种偶发的因素”,程良锋说道。

  按照程良锋的说法,相对的来讲,王铎作品的存世量比较大,给今天的市场做了基础,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人的精心保留,以及后来的海外回流的热潮,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包括在拍卖场中,海外回来的东西相对比较受欢迎,同样的,拍卖公司到海外去征集,也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王铎,比如在日本,早就有过系统的研究呈现,拍卖公司肯定会趁着海外回流的风气带回来王铎的作品,而一当这种拍卖的势头起来,国内的王铎作品自然就拿出来上拍了。对于拍卖公司来讲更是如此,追逐市场的热点,自然兴起这种热流。

  “王铎之所以能够热起来,还有一个书法圈内向圈外扩繁的一个过程”,书法专业的程良锋也推敲出这样的一个热潮的原因。

  现在上拍的王铎作品中,70%-80%是临摹古贴的作品,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于他的作品中的对于后人学习书法是一个楷模或者是一个追寻的对象。“他临帖临的多,大家通过他的路子或者是循着他的足迹上溯到更高的,比如赵孟頫、宋四家、二王等,所以首先在书法圈子内就被大家重视,有了一定的影响,然后通过圈内的扩大到了圈外,但是倪元璐、黄道周、张瑞图没有这个效果,现在随便翻翻书店里的字帖,里面都有王铎,但不见得有其他的三位,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一个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王铎,怎么会不火。

  王铎之于历代书法

  “但是现在来看看王铎现象,只有他一个人占尽了优势,其他人默默无闻的,起码是在媒体的角度上是这样的,但这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从事拍卖的程良锋这么认为,还是记者在荣宝拍卖现场所接触的一个王铎书法作品的藏家也持有这样的观点。

王铎 《致戴明说札》 成交价:1863万元 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

  “王铎总有一天会做完的,也可能就是明年,只要没有好东西出来,肯定会慢慢的消沉的,王铎的作品即使存世量再大,也不可能有一万件吧,包括现在来看,拍卖行业越做越小,就是在于拍品的重复率比较大,那这样的结果就是总有一天王铎的作品被挖一遍了,那个时候怎么办,还有没有下一个王铎,这是拍卖行业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有时候心平气和的想一想,有很多的书法家可以做的,比如下一个傅山、王文治、刘墉等,无非就是换了个对象,这是更能符合这个市场发展的,不能每一个藏家都想着拥有王铎,这个市场是大家一起来收藏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市场”。

  如果从更加实际的角度进行考虑,王铎的作品再次释出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这个谁都不好说,起码从当下来讲并不是特别的合适。

  天价的王铎作品往往都是企业家买的,并不是收藏圈里的行家,企业家并不会花费过多的精力在研究上,这个时候就出现问题了,他在买下王铎作品之后,并不会宣传,可能从拍下的那天开始,三年之内都不会在动这张作品,这个时候,王铎的书法作品是不是真的“物尽其用”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能对于企业家而言,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再次释出的机会,如果有一天出现了破产、离婚、死亡等艺术品流通的三大规律之一,这些作品的结果就是拿出来上拍套现,这个对于拍卖不是坏事,也未必是坏事,真正的收藏一定是建立在喜爱的基础上,可以“千金不易”的,这种持久力才是值得关注的,而现在的这种收藏和一百年前的收藏的心态是不一样的,现在的这个市场是需要冷静的,不是只看王铎一路飙升的现状,而是要看到后面的持续力。

  而王铎之于书法的价值并非止于此,尤其是对于明清书法的这种广告效应也是拍卖行所期待的。

  “王铎的价格究竟有没有到头,我不好肯定,因为我相信肯定还有更好的东西出现,会超越现在的成绩,这是个没有定论的事情,但是通过王铎这个品牌,我们收获到一是他的这个名头对于明末清初甚至是以上的一些不知名的书法家的东西能够呈现在市场中”,程良锋说道。

  再加上古代书法价值历来的价格低洼,用董国强的话说就是“太便宜了”,相当于没有市场的,一直到1993年左右的艺术品市场真正出现的时候,书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书法市场是停留的,所以最近纪念书法作品的走高,也是其价值回归的一个过程。

  “艺术品市场总是有一个回归的过程的,有些东西回归的比较慢,这个艺术品本身的门槛有关系,比如古代书画和书法,原因就在于这个门类太难懂了,虽然有很多的企业家对艺术品有兴趣,但是也仅仅是局限于到在世艺术家手中直接购买保真的作品,对于在这些作品,还在于一个慢慢引导的过程,而且从文化的层面上来讲,以后艺术品的价值回归一定是呈现在古代书画和书法上来的”,在对于书法市场的看法中,董国强也是寄予厚望。

  而在此后推出的历代书法家作品拍卖中,我们也找到一个拍卖行所精心梳理的名单,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傅山、刘墉、丁敬、龚贤等,或许就有下一个“王铎现象”。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王铎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6796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