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汝官窑的发掘历程
http://www.socang.com   2014-11-25 14:55   来源:藏瓷网

  宋代汝官窑的发掘从1977年在清凉寺发掘的天青釉汝瓷片开始,专家们就不曾停下对汝瓷的发掘进程。

  1986年10月,宝丰县清凉寺村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2个完整的笔洗,经专家鉴定,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汝窑一模一样。当时这件文物出现在研究会会场时,使热切寻找汝瓷的人们喜出望外。上海博物馆随即派遣两名陶瓷专业人员到清凉寺窑址调查,采集到46件瓷片和3件窑具,随后,他们向全世界宣布,发现了汝窑址。

  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瓷窑址进行试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发现了与传世汝瓷相同的天青、天蓝釉汝瓷10余件,遂将该窑址确定为汝窑遗址。为了区分窑址中发现的大量印花青瓷和白釉、黑釉瓷器和低温三彩釉瓷,将与传世汝瓷相同的天青、天蓝釉瓷器称为“汝官窑”或“御用汝瓷”,与之相对的则为“民汝瓷”。然而好事多磨,在随后的10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300米的遗址范围内又先后组织了4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尽管每次都有一定的收获和新的进展,但出土瓷器主要是印花青瓷、白瓷和黑瓷,均为民用产品,供御用的天青釉汝瓷则是凤毛麟角,十分少见。而且,时代跨度很大,从北宋初期一直到元代,与文献记载的汝窑情况不符。汝官窑的烧造区仍未找到。

  90的代后期,在各地的文物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汝官窑的瓷片,显然,这些瓷片来自窑址。这一现象提醒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者,汝官窑烧造区域是有的,且就在附近。

  1999年,根据清凉寺村民提供的线索及多年积累的发掘经验,他们把寻找汝官窑址的目光锁定在清凉寺村内的村民居住区。他们随即在村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获得了重要的线索。2000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6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发现厚达10厘米的汝官瓷地层,有不少处瓷片堆积厚达20厘米以上,出土的瓷片中汝官瓷的数量占到了98%以上。清理出两组集中分布的窑炉15座、作坊2处、灰坑22个,以及大型澄泥池、釉料坑,水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瓷片、匣钵、垫饼、支钉、试烧片等窑具和大型建筑构件,并据此判定这里即是汝官瓷烧造区。这项工作被评为2000年度的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

  通过考古发掘,人们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发掘出土的器物中,除了瓶、尊、洗、炉、壶等陈设用瓷外,还发现大量碗、盘、盆、碟、盏托、套盒等陶瓷日用品,改变了传统上认为汝窑只烧制玩赏、陈设品的看法。有的器物如薰炉等形态很大,“汝瓷无大器”的传统说法遇到了挑战。与传世品不同的是,在一些出土器物的表面还刻有纹饰,尤以莲纹为最常见,这在以釉色取胜的汝窑传世品中实属罕见。

  发掘中在汝官瓷的地层中出土了一枚“元丰通宝”,表明汝官瓷的烧造时间不会早于该钱铸造的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这枚钱币为汝官瓷器的烧制上限提供了重要依据。汝官瓷的停烧时间不会晚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北宋王朝灭亡,宫廷不再需要这些高档消费品,汝官瓷也就停烧了。但清凉寺窑址的其他窑区仍然继续生产,而且产量很大,以印花青瓷为主,后来又大量生产钧瓷和白地黑花瓷。产品面貌与汝州及其周围地区的上百个其他窑场一致,完全成为一个民窑性质的窑场,其生产一直延续到元末。

  汝窑与南宋官窑不同,还是一种官府定烧的方式,典御捡选合格、优质的器物后,剩余的产品还可以出售。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汝官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4505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