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古代文人山水瓷画的发展史
http://www.socang.com   2014-10-16 21:18   来源:中国文物网

  文人山水瓷画是中国山水瓷画的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至清中期为工匠时代,清末至民国为旧文人时代,当代为新文人时代。我国各个时期的文人山水瓷画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丰富内涵。

  中国山水瓷画艺术起源于唐代,是中国瓷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文人山水瓷画是其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清末民国时期是文人山水瓷画的成熟期,随着清末民国瓷画艺术研究的逐渐升温,文人山水瓷画日益引起收藏界与学术界多方关注,因而有必要对其渊源以及当代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笔者从事山水瓷画艺术创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对文人山水瓷画形式情有独钟,认识到文人山水瓷画在我国山水瓷画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内涵,现试对其进行分期阐述,以起抛砖引玉之功。

  唐代长沙窑是我国大规模彩绘瓷的开端,也是我国山水瓷画的萌芽时期。唐代长沙窑山水瓷画运用高温褐绿彩,以泼墨写意的手法绘制而成,颇有文人画笔墨情趣,但形式与内涵上仍显得非常稚嫩,因此可以看成是我国文人山水瓷画的雏形时期。唐代国力强盛、文风鼎盛,长沙窑虽为普通民窑,但其瓷工显然具有较好的文化知识,擅长于书法,常将自创诗歌题写在器物上作为装饰,具有一些明显的文人气息,因而,唐代长沙窑山水瓷画出现一定的文人画倾向也就并不令人惊讶了。当然,唐代长沙窑文人画式山水瓷画的作者均为普通工匠,尽管其中可能有落泊文人的存在,但其身份仍然是工匠,其山水瓷画的文人气息只是整个时代风貌的反映,并非其自觉行为。

  宋代磁州窑与长沙窑的情况相仿,依然为普通民窑,其产品并不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重视,但是其山水瓷画的文人倾向则更进一步,并显然进入了自觉阶段。磁州窑白地黑彩瓷与水墨画颇为相近,其山水瓷画简洁有力、布局疏朗,与文人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可以看出显著的画匠向文人画主动效袭的痕迹。

  元代是青花瓷崛起的时代,但山水题材并不多见,一般只作为人物图的背景出现,显示出一定的衰退迹象。元青花人物图中的山石树木背景,绘制精湛、笔法犀利,与当时文人山水画形神皆颇为相近,其画工中极可能有一批为求谋生而隐匿于瓷窑中的文人存在。

  明代中前期,青花山水瓷画出现更明显的衰败,主要形式为充满吉祥寓意的海浪仙山题材,与追求高洁隐逸的文人山水画意境大相径庭。直到时代晚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具文人气质的新兴富裕阶层在江南地区崛起,再加上文人山水画正统地位的确立,促使文人画式的青花瓷山水瓷画兴起,并在明末时渐入佳境。晚明王世懋《二酉委谭》中描述景德镇时称:“民既富,子弟多入学校,然为窑利所夺,绝无登第者。”这一记载明显地显示了当时景德镇窑户中有大量未入第的文人存在,显然这些文人气质的工匠是文人山水瓷画的创作者主体。

  入清以后,文人山水瓷画更为兴盛,不仅盛行于民窑,也流行于官窑。康熙、雍正、干隆三帝极具文人气质,清初“四王”的文人山水画得到推崇,成为画坛正宗。然而,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山水瓷画,都大量效袭清初“四王”等南宗文人画名家之作,文人山水瓷画的创作者身份依旧是卑微的工匠,其姓名也极少题写于作品之上,无数优秀画师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瓷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765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