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拍:赵从衍旧藏部分精品预览
http://www.socang.com   2014-09-29 19:19   来源:雅昌艺术网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纹摇铃尊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23cm.(9in.)highHKD:5,000,000-8,000,000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纹摇铃尊

  康熙朝瓷作,素以青花苍翠,五彩奇妍而闻名,其中尤以绘大幅山水、刀马人物之大件器最为讨喜,但此等作品,皆民窑所做,气韵有余而格调不足,雄浑厚重而略输神采,与御窑瓷作实有差距。而康熙一朝御窑生产,因受南明抗清,吴三桂作乱影响,烧造时断时续,直至康熙中晚期臧应选、郎廷极等相继督窑之後,才渐趋稳定。目前所见康熙御窑器,多盘碗、杯盏等宴饮器具、或水盂、笔洗等小件文房,如本品之御窑陈设瓷,实不多见。

  本品小口长颈,丰肩敛腹,颈肩相接处隐起弦纹一道,因整体形似铃铛,故而得名。瓶胎质白皙无瑕,釉汁温润如玉,腹部以釉里红绘漩涡状团花四组,胫部绘三角蝉纹,其间暗含青花弦纹一道,整器纹饰取材於上古青铜器,布局疏朗,给人一种空灵瑰丽之感。瓶底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端正隽秀。

  青花釉里红创烧於元代,由於青花与釉里红二者呈色温度交集很小,而且釉里红的呈色剂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自创烧之初,青花釉里红器物就极难烧造成功,成品率极低,在明代中晚期甚至几近绝迹。到了康熙朝,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才又一次出现。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开始督理景德镇窑务,在他的主持之下,伴随着“郎窑红”、“豇豆红”等高温铜红釉的烧造成功,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技术终於日臻成熟。本瓶即是这一时期诞生的珍贵郎窑作品。摇铃尊为康熙朝特有之瓷器造型,见有青花、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三彩等三个品种,其中又以青花釉里红器最具代表性。本品造型端正,胎釉俱佳,釉里红发色深艳,青花弦纹於红色之中若隐若现,堪称同类器之代表作。

  来源:赵从衍旧藏香港佳士得2002年春季拍卖会第627号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15页,图11《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第11页,图7《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清康熙五彩花神杯

清康熙五彩花神杯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7cm.(23/4in.)highHKD:500,000-800,000

  本品口微撇,深弧腹,下承圈足。制作规整,器形秀美,胎薄体轻,胎质洁白紧致,釉色莹润,外壁绘牡丹图一幅,是为四月之花神,其以青花绘洞石,生出牡丹花朵一丛,青花之上又以绿彩绘叶,以淡赭彩绘枝桠,以红彩、黄彩绘花朵,纵观红花四枝,黄花一枝,青花花卉一枝,牡丹,人称花中贵主,位居群芳之冠,雍容华贵,茂盛美艳,有国色天香之誉,《花经》和《瓶史》把它列为一品九命。另一面以青花书诗文曰:“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後钤一方阳文篆书“赏”字印,构成诗书画一体的官窑瓷艺术品。诗句出自唐人韩琮的《牡丹》,全诗为“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名移兰杜千年後,贵擅笙歌百醉中。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牡丹花花神是丽娟,为西汉武帝所幸宫人。相传丽娟玉肌柔软,吹气如兰,尝於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运笔遒劲,秀逸而不失锋芒,青花发色清新淡雅。

  康熙五彩延续了明嘉靖、万历五彩的特点,但是在釉色、器形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康熙五彩在绘制的过程中,注重颜色的深浅变化,使纹饰具有阴阳向背的层次感,与前朝相比,康熙五彩在艺术效果上显得更为自然真切。康熙五彩纹饰构图有图案式与写实式两大类,本品中牡丹花布局错落有致,花容向背各具情态,在太湖石的掩映中生趣盎然,显然为写实类中的精品。

  《匋雅》有赞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彩花以有黄色小兔者为最美,菊与荷鸳者为下。昔者十二杯不过十数金,所在多有。今则黄兔者一只,巳过十笏矣。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诚戛戛乎其难。青花价值,且亦不甚相悬也”。

  十二月令花神杯是康熙御窑颇具代表性的嘉作,被誉为空前绝後的艺术成就之一,依月令之数为一套,纹样装饰更见佳妙,取十二月令花神为之,配列赞赋,以期诗书画印合为一,颇符合文人画之意蕴内涵,下启雍正时期题诗珐琅彩瓷之经典。据考,十二月令花神杯之烧造时间有两次,前一次在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间,写款为楷书两行竖款;後一次为康熙晚期,非常接近雍正时期,写款为宋椠体三行横款。本品属其前者,纹饰描绘细腻,发色姣好,款识书写隽秀,发色淡雅,花神杯品属康窑佳器,品级较高,古来视为收藏尚品,此件若可收而藏之,实为幸事甚妙矣。

  来源:赵从衍旧藏香港佳士得2002年春季拍卖会第624号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王莉英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第152-153页,图140

  清雍正祭红釉水盂

清雍正祭红釉水盂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7cm.(23/4in.)diam.HKD:300,000-500,000

  本品圆唇、敛口、圆弧腹、卧足,口部有一圆缺口,为置放水匙之处,细微之处体现设计之巧妙,器形小巧可人,胎体轻薄,制作规整。外壁施红釉,内壁及外底施白釉,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青花发色青翠,款识书写工整。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原故,尔将此破磁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磁釉水烧造,钦此。”上述文献记载了雍正皇帝对於祭红釉器烧造的关注,是统治者间接控制瓷器生产的体现。在如此严密的兼管之下,雍正一朝的祭红釉器便显得尤为出众,加之这一时期小器又为历代收藏的重点,故而本品之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颇高。同时,本品器小体轻,是为一件文房小品,置於斋室案头,实为佳妙之事。

  来源:赵从衍旧藏参阅:《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暂得楼、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5年,第84-85页,第25号

  清乾隆墨彩山水诗文笔筒

清乾隆墨彩山水诗文笔筒 10cm.(37/8in.)highHKD:600,000-900,000

  本品直口圆唇,由八块矩形瓷片相接而成八方形,下接平底,於出角处承小足,共八个,依形而制。胎体紧致,制作规整,外壁施白釉,每一面均有描金矩形开光,依次绘墨彩山水图和御题诗文一首,其山水图笔触苍劲有力,颇见功力,诗文分别以篆书、楷书、草书和隶书分别书写,文後并以红彩钤以方印。其中篆书“云无心出岫,水不舍长流。云水相连处,苍茫数点鸥。”钤印“见天心”;楷书“玉峡何人擘,白龙长自飞。兴来青眼看,直欲洗尘衣。”钤印“体仁”、“万有同春”;草书“为隔尘氛绕,应怜曲径长。板桥流水外,别有读书堂。”钤印“研露”;隶书“天末见扁舟,顷刻来前浦。塔院晚钟声,客船一夜雨。乾隆御制”、钤印“乾”、“隆”。内壁和外底施松石绿釉。

  乾隆时期,瓷制笔筒、文玩成为瓷器生产之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着相当重要的比重,也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徵,其所制之物多精巧佳妙,颇具文人气息。此件八方笔筒四面绘山水图,四面书御题诗文,且诗文以四体书成,文末还钤印乾隆御印,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均以墨彩绘就,颇有水墨之意,又结合四体书法,整器实为一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玩佳品,陈於斋室,颇助文思。

  来源:赵从衍旧藏

  18世纪青白玉鹦鹉摆件

18世纪青白玉鹦鹉摆件 17cm.(63/4in.)wideHKD:350,000-550,000

  该摆件玉色青白,玉质匀润清透、光亮可人,实为难得。摆件通体以圆雕手法雕成,表现了“鹦鹉衔桃”的主题:雕桃树一枝,主枝虯蝾,枝上结有蟠桃若干,一上一下两只鹦鹉,正分别啄食着两只蟠桃。其中一只鹦鹉立於树枝上俯身衔桃,另一只鹦鹉似立於地面上而回身衔桃,两只鹦鹉彼此呼应,妙不可言。

  众所周知,鹦鹉有两情缱绻、琴瑟和鸣之意,蟠桃则表示长寿和健康。所以“鹦鹉衔桃”之寓意极好。其实“鹦鹉衔桃”这一中国传统喜庆母题,更多地见於瓷器的图案上,明清两代尤多。慈禧太后的“大雅斋”款瓷器中,就可见多款该主题图案。18世纪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玉质摆件的创作高峰期,“鹦鹉衔桃”这类寓意吉祥的主题,被应用到玉摆件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来源:赵从衍旧藏香港苏富比1996年秋季拍卖会第1098号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嘉德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564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