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品市场怪象:名号比名作更重要
http://www.socang.com   2014-09-10 16:09   来源:藏瓷网

  近几年,陶瓷艺术品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吸引了大批原本对艺术陶瓷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拥入市,这些人往往热衷按“名号”大小来论陶艺价格高低,使得“名号”响亮者作品价位不断攀升。

  同一作者创作的同一件艺术瓷,由于作者的名号或职称发生变化,价格会相差数倍。如一个市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获得了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后,作品价格涨幅达2至3倍;而一个省级大师如评得了国家级大师称号,作品价格涨幅则高达5至10倍,甚至更高。

  这一方面导致头顶没有“世界陶艺大师”“国家级大师”“教授”“花王”“鸟王”等“名号”的瓷艺家整天琢磨着如何获取名号、职称、荣誉;另一方面,也导致拥有这些“名号”的瓷艺家无法把精力集中在提高创作水平上,反而变成了“社会活动家”“交际家”,顶着“红帽子”到处应酬。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瓷艺家、画照片的瓷艺家、一辈子只会画一个画面的瓷艺家……市场陷入了片面追求“名号”的误区。

  收藏者购买艺术陶瓷时不认作品而认“名号”大多是因为初入此道,缺乏陶艺鉴赏水平,只能按艺术家“名号”大小去选购;还有的虽然具有鉴赏能力,但购买艺术陶瓷主要是为了送礼,要的就是名号大、名号响,图的只是创作者的虚名。

  当然,并非所有“大师”都名不副实,但不得不承认,相当一部分所谓“大师”在艺术水平上是不敢恭维的。况且,即便是真正的大师,其作品也有“逸品、妙品、精品、合格品、次品”之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名号”付款的话,既不利于艺术家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艺术品最终价值是体现在艺术价值上,而不在创作者的名号高低、官位大小、炒作程度等“附加值”。众所周知,在中外美术史上,能被后人认识和崇敬的大师,都是因其创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伟大作品。历史告诉我们,唯有精品可传世,唯有名作才成大师。

  要打破目前这种按“名号”高低选购陶艺品,按“名号”大小论价格高低,艺术家一心追求“名号”、炒作“名号”等怪圈,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收藏者提升艺术品鉴赏水平。收藏者需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不仅要学习《陶瓷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等,还要对作品工艺、造型、构图、釉料、印鉴、题跋等进行深入研究。只有提升了艺术品鉴赏水平和艺术品位,才可以明辨美丑,将滥竽充数的“伪”名家、“伪”大师淘汰出局。

  另外,市场需要陶瓷评论家公平、正直的声音。陶瓷评论是陶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一块“短板”。要破除市场怪圈,需要陶瓷评论家科学运用文化审美理论,结合陶瓷工艺知识,对陶艺作品的主题、造型、意境、装饰等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论与批判,做到既不拔高,也不掩玉,从而促进陶艺家进一步创新发展,发挥陶艺舆论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陶瓷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2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