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丝绸和棉花创作3D国画逾千年
http://www.socang.com   2013-12-27 09:3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12月26日电(记者原勋 刘翔霄)3D技术在今天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效果让人赞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300年前,中国古人就开始用丝绸和棉花进行“立体国画”创作。

  “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党堆锦,既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又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尤其是近几年把东方传统的工艺美术和西方油画结合在一起,赋予上党堆锦一种立体油画的效果。”上党堆锦传承人韩玲说。

  据介绍,上党堆锦起源于唐朝,是山西省长治市(古代上党地区)所独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2008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立体国画”的美称。

  上党堆锦的制作主要是以丝绸、锦缎等特殊布料以及棉花为原材料。它的制作题材已从最初的人物、花鸟和建筑风景,发展为宗教类、历史类、现实类等,表现内容非常广泛。

  “制作人物类的上党堆锦要选用图案比较小一点的绸缎,制作花鸟类的要选用有绒质感的布料,比如说制作孔雀。制作风景类的,建筑类的,根据纹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布料来制作。”韩玲说。

  当地艺人告诉记者,上党堆锦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是以丝绸锦缎为主要表现材料,对传统绘画进行的一种重新诠释和艺术再创造。其独特之处一在锦,二在堆。所谓“锦”就是最高技术水准的丝织品,而“堆”则是指把优质的棉花絮在丝绸布料内,在二维平面堆积出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在棉花的选材方面,要选择比较长的优质棉花,以便于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好的铺垫。

  上党堆锦发展到今天,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包括工笔画设计、拓印和剪裁等十个工序。比如制作一幅宽75厘米、高60厘米的《孔雀富贵图》,需要裁剪成100多块的小纸板,而有些大型的巨图则需要裁剪成数万块。经过贴“飞边”、絮棉花、上色、堆粘等众多工序,一幅形象逼真生动的堆锦艺术作品即告完成,这是地地道道的色彩绚丽的丝质软件浮雕艺术画。

  以丝绸为主要原料,做工精细的堆锦究竟因何能在太行之巅存续下来呢?据《隋书》记载,上党之民多重农桑。裁桑、养蚕、纺织,在上党积久成习,这就是潞绸。隋唐时的潞州(长治),丝织品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图案也非常精美,宋、金、元时期,潞绸制作工艺得以继续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精巧华丽的潞绸,无疑为上党堆锦的制作提供了一个就地取材的物质基础。人们认为,这应该是上党堆锦艺术能在北方山城延续1300余年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3D国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5028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