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英:王中雕塑创作评析(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12-16 10: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中 《再造天性》 锻铜 90厘米×85厘米×80厘米 1998年

王中 《再造天性》 锻铜 90厘米×85厘米×80厘米 1998年

  王中的雕塑创作有一段不平常的历程,他从学院主义走到现代主义,再从现实主义走到今天的阶段,对于他当前的创作我们很难用一种定性的风格来概括,因为他走出了学院主义,也走出了现代主义。王中的艺术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他是在作为社会实践的艺术活动中,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而导致自身艺术的发展。因此,他的作品虽然具有强烈的形式感,但渗透在其中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意识却超越了形式。

  王中有着坚实的现实主义造型功力,凭借这个基础,他在公共空间的创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虽然我们很难把他在公共空间创作的作品与其目前的风格联系起来,但至少使我们看到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对其后来的影响。首先是城市的概念,公共空间的创作使他与城市密切相联,这不仅直接影响他的视觉经验,而且也影响他对于工业文明的观念。其次,在公共空间的创作中,他一直坚持探索个人风格,将建筑的观念吸收到创作中。

  王中的主题性创作首先与建筑和环境有关,他从城市的变迁与文明的冲撞中探讨人与历史、文化和环境的关系。其作品《老北京系列》,在对现实的关注与切身的体验中来组织题材和开掘主题。作品没有采取一般的现实主义样式,他吸收了装置(环境)艺术的成分,将具象的雕塑(老北京人的形象)与拆迁后的废墟组合在一起,明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老北京”在作品中以双重的形象显示出来,即老北京的房子和老北京人,两者在材料上有一种互换关系,作为“现成品”的废墟将被消除,而用金属材料制作的人物却会永久存在。利用公共空间(即使不是长久存在)作为作品的展示方式,他有效地利用这种环境表达了当代社会的重大课题,即人与文明的冲突。城市的兴起总是以破坏旧有的生存方式为代价,人们在失去传统的生存家园的同时,也失去了精神生存的家园。《老北京系列》在材料的选择上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环境是自然形态,是泥土构成的断壁残垣;人物则是金属材料,这种逆向的对比关系正是象征着失去的自然环境,而人则被工业文明所物化。

  王中说:“我相信有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存在着,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暗示或引申到作品以外的某些内在性内涵,所以我做作品总有一种无法摆脱的沉重感。”现实的命题经过形式的转化使形式承载超越视觉的精神意义。王中实现了两种抽象,一是主题的抽象,一是形式的抽象,而两种抽象都同时指示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

  在他的作品《生命》中,现实的描述被隐藏起来,但那种“内在性内涵”则来自对现实的反思,并通过形式的转换获得强烈的效果。这件以锻铜和铁板焊接构成的作品有一种视觉上的张力,两块铁板把一个人的剪影分为两半,中间的铁板上则托着一个锻铜的婴儿。这种严格对称的结构有一种沉重的压力感,这种压力既来自形式的张力,也来自形象的联想。两块沉重的铁板似乎对弱小的婴儿形成不可抗拒的挤压的力量。形式的张力与主题的联想正是作品的意义设定:物化的人与自然的人之间的冲突,而且前者是后者的注定归宿。形式不是孤立地存在,隐喻的象征与现代雕塑语言、结构、空间、材料等融为一体,使形式同时成为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王中的作品运用现代雕塑的语言表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主题,这不仅在他的艺术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一个范例。当代艺术的精神性是以当代为背景,以当代经验和实践为基础对当代问题的思考和表现,形式的表现力必须凝聚在这些因素之中。在他的作品《躯壳》中,用螺栓把不锈钢与锻铜拴接起来的人形犹如古埃及的雕塑,有一种正面律的庄严感,而支撑着这种庄严的则是一根链条。

  人类的伟大正是在于无限的创造力,而无限制的发展也可能使人类变得前所未有的脆弱,这种悖论就像人类的伟大与束缚它的链条一样。充满想象力的构思与深刻的现实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形式具有了生命,也实现了精神对形式的超越。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雕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83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