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紫林坊艺术馆仿制的骨木镶嵌作品《千工床》陈科峰 摄
甬文
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波骨木镶嵌是宁波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采用牛骨片、黄杨木片等为原料,用铜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粘上黄鱼胶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
2009年,宁波紫林坊艺术馆的负责人陈明伟被确定为骨木镶嵌的代表性传承人,艺术馆为认定为骨木镶嵌传承基地。紫林坊艺术馆位于鄞州中心区,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投资2200多万元,共有藏品2000多件。
为弘扬宁波骨木镶嵌传统工艺,陈明伟以艺术馆为阵地,招收学徒、传授技艺。其雕刻制作的红木家具及《清明上河图》、《百子瓶》骨木镶嵌特大组合橱、《梁祝文化》等作品均在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博览会上展示并获金奖。2010年7月开始,艺术馆历时3年,投资280万元,仿制了骨木镶嵌的代表作品《千工床》。《千工床》高2.9米,宽2.7米,深2.5米,由95只黄杨木吉子、7块黄杨木牙板、7块黄杨木花板、60块骨木镶嵌花板、18块双面雕刻的围屏组成,围屏正反面分别有18块浅浮雕、24幅花卉图和12幅古代仕女图。该作品集当时骨嵌技艺之大成,将骨木镶嵌传统技艺发挥到了极致。作品精雕细刻,象牙和紫檀的镶嵌、牛骨和黄杨的镶嵌分别散落于床的各处细节,如坐栏、藻井、直柱、横梁等处,令人目不暇接。仿制的《千工床》不仅运用骨木镶嵌的高嵌、平嵌手法,还融合了宁波的榫卯结构,其中所用的黄杨木吉子也是宁波的特色工艺,花样繁复,每个吉子的图案都不一样,采用镂空雕、深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手法雕成。该《千工床》获2013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传统骨木镶嵌工艺学习难度大,学习骨木镶嵌等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和工艺的最佳年龄是十六七岁。然而,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很少对骨木镶嵌这类传统工艺有兴趣,更不用说静心学习了。如今,紫林坊艺术馆正在和鄞州区职校商议,筹办一个骨木镶嵌工艺美术班,培养更多的骨木镶嵌工艺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