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象济与嘉兴修竹轩(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12-13 13:17   来源:《收藏》杂志

嘉兴博物馆所藏《修竹轩图》局部

嘉兴博物馆所藏《修竹轩图》局部

嘉兴博物馆所藏《修竹轩图》局部

  浙江嘉兴 徐贤卿

  嘉兴东禅寺曾经辉煌,藏经楼、钟鼓楼、法云堂、修竹轩以及前殿后殿,屡修屡废,“文革”时已难觅踪迹,大钟和石碑亦不知去向,仅存一棵千年银杏、沧桑的石埠头以及零星散落的石残件。嘉兴博物馆所藏《修竹轩图》记载的是晚清嘉兴东禅寺中一景,这或多或少能够还原古寺原有的风貌。关于东禅寺以及修竹轩,《闻川志稿》中有记载:东禅寺,在泾西南十里许。宋元祐间建,明洪武初重修,宣德间奏请赐额,隆庆中增建法云堂于殿左,以藏经板。寺有修竹轩,传称为苏东坡留题之处。苏轼有诗云:

  清风肃肃摇窗扉,

  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

  冉冉绿云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

  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壁,

  为问鹤骨何缘肥。

  东禅寺修竹轩与苏轼的关联也仅停留在传闻,想必后人仰慕东坡大名以及修竹的文人气息,多地都有了修竹轩以此纪念东坡,东禅寺修竹轩也是其中一个点而已。

  此画为苏州画家黄均于1847年所作,画长139.5厘米,宽31.5厘米,落款为“东禅寺修竹轩图。丁未七月七日,画为利叔五兄大人属。黄均。”黄均(1775~1850年),字谷原,号香畴、墨华居士。以议叙官汉阳主簿,施南同知。工山水、花卉,入手即通其妙,而于山水尤尽能事。初师黄鼎,继法娄东。画面以近水远山布局,正中为修竹轩,院内修竹环绕,屋中有两高士闲谈,院外枯树怀抱,整幅画具有很强的传统文人画气息。中国山水画的境界在于写意,黄均通过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写意符合山水的精髓,写实时作者也不忘画的主题在修竹轩。正因如此,画与现实有不小的差距:东禅寺周边本无山而画中远处层峦叠嶂;寺三面本有小河环绕但并无开阔水域,山中松树密布更多是作画布局的需要。

  画的引首为张廷济题写,卷末有杨澥(xiè)题跋。

  从画中的题跋来看,此画的节点在杨象济(1825~1878年)。杨氏字利叔,因慕汲黯(西汉名臣,好直谏廷诤,武帝称为“社稷之臣”)为人,复自号汲庵。王江泾人。少孤。年十八。补博士弟子员。学使罗文俊奇其才,拔冠其曹,补廪膳生。与陈寿熊、沈曰富、顾广誉交游。勤于学,自谓私淑姚鼐、蒋士铨,亲炙沈维鐈、姚椿。咸丰二年(1852年),赴湖北投江忠源,未遇,张亮基延入幕。寻于荆练乡勇,奉檄率兵勇援庐州,与太平军为敌。事败,复回湖北。太平军占领武昌后归里,与里中诸文士觞咏。九年,中举。十年,试礼部,放归。旋至安徽,谒曾国藩,受曾氏使复赴湖北,拟抽洋税章程。经许准,赴沪主抽洋税事。同治四年(1865年)南归。同年春,复赴会试,文中引《汉书》人物表及杜诗、宋元史事,考官以不合体裁斥之。八年,江苏丁日昌招之署中,译西人六大洲地图。不难发现,在杨象济远赴异地做幕僚之前,他既有广博的交游,又求师于名士,这使其学识上远超同龄人。

  修竹轩本因苏轼的诗而得名,“利叔杨世好为闻溪佳士,岁集同人于文忠生日为公寿”。杨象济在苏轼寿辰之时,召集乡人在修竹轩雅集。“葺寺之屋书记于石,既索余为扁(匾)而又图以纪之”,借修葺寺庙之名义,求(匾)求画以此纪念。21岁的杨象济先在1846年向79岁的张廷济求字,后于1847年向72岁的黄均求“修竹轩图”,最后在1850年又向杨澥请题词:“为利叔宗台题移筑修竹轩图即正”。年轻的杨象济求字求画的对象都是地方名士,而且与其年龄相差甚远,杨象济能够与这些人交往,亦能说明他的学识内涵,而且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号召力。也应证了张廷济对杨象济的评价“闻溪佳士”,也如杨澥对其评价“年少雅抱超群情”。

  关于这次雅集,在杨象济《汲庵诗存》有《同人集东禅寺访修竹轩故址》一诗,但此诗的写作时间无法考证,也就无法直接确定两个“同人雅集”是否为同一事。全诗从内容上看修竹轩都已无存,“公才渊岳尚颠蹶,矧以孤贱蒙尘(jī)。韬精学佛有深痛,我意实究公心脾” 。大概亦是在怀念苏公。从故址、同人、雅集、苏公这些信息,笔者推测这首诗歌与画上的事应为同一内容。可惜手中资料有限,无法考证“同人”是哪些名士在雅集。

  笔者曾去东禅寺所在地的村委,见到80多岁的村民钱品良根据回忆所画的东禅寺平面简图。平面图显示,东禅寺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一边有西南房、鼓楼、观音殿、西塔院,另一边有钟楼、方丈室僧舍、北楼。银杏树在山门前。大雄宝殿毁于太平天国,天王殿、方丈室、西南房1958年被拆毁,观音阁拆毁于20世纪60年代。按当地人所描述,曾有村民见过寺内一块关于苏轼的碑文,以及晚清唐佩金在所撰《闻川至稿》明确提到的“寺有修竹轩”。但平面图中并没有修竹轩这个建筑,此建筑是早毁于太平天国之前,还是在当地人口中有另一个名字替代,现在也只能推测。

  太平天国攻占嘉兴城是在1860年,波及到新塍(chéng)一带是1861年,郭照《劫余印存》跋:“庚申岁,贼陷郡城,余家并携文房集具俱至新塍许氏诵芬草堂,才过数日,兵燹连灾,许屋全毁,而我物亦在劫中矣。”东禅寺在嘉兴城往新塍的方向,与郭照所提的地方不过几里地,加之村民口述的事实,可以确定东禅寺部分建筑毁于太平天国时期。但杨象济雅集时(1847年),修竹轩仅存遗迹,杨象济向张廷济求字的缘由是“葺寺之屋书记于石”。不过在1850年向杨澥求题跋时,杨澥提到“坡翁遗迹志说盲”,可见1850年时修竹轩还只是遗存,这离1852年杨象济外出当幕僚仅一年有余,应该没有修筑好修竹轩的可能。所以修竹轩在太平天国之前已经毁损,而后来也一直没有修缮。           责编 潇然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杨象济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786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