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原是收藏“冷门”,属拍卖“杂项”,向来与明清瓷器等“大项”难以相比。随着其历史艺术价值逐渐为人所知,漆器在拍卖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和追捧。
早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就推出漆器专场拍卖,其中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漆器的拍卖纪录。近十年来,漆器在各大拍卖会上成交频频,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漆器精品一路价格看涨,比如2010年北京匡时春拍的一对御制雕漆剔红“群仙祝寿”图座屏以2240万元成交;在2012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仅一件剔彩货郎图大捧盒,成交价达到了759万元。
赝品少 价位低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表示,雕漆作为漆器工艺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明清时期和现代的使用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她说:“雕漆在古代是皇家享用的玩物和器具,一直深藏宫中。新中国成立后,雕漆则主要用于出口,基本不内销,上世纪80年代雕漆厂家由于自营外贸出口受挫,转向开发国内市场,以旅游、礼品、收藏品为导向。因为现代产业的蓬勃兴起和传统文化的丢失,了解雕漆的国民越来越少,导致雕漆制品的市场逐步缩小。”
殷秀云认为,与其他材质手工雕刻的工艺品相比,因为雕漆的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劳动成本是最高的,但价值与成本背离,所以雕漆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一般情况下,零售营业额可以支付营销成本,中低档产品利润微薄,高档精品利润较丰,即使如此,若与紫砂、玉器、木雕、竹雕等大师作品的价值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此外,雕漆制品的订单或拍卖也比较少,不是现代雕漆生产的主流。”
在殷秀云看来,如今人们对漆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环保价值越来越了解,将会不断推动漆器成为收藏拍卖市场上的热点,“赝品少、价位低、收集方便是雕漆的收藏优势,繁缛华丽的雕漆工艺也逐步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喜爱。”
名师作品最具收藏价值
相对其他门类,目前漆器市场尽管赝品少,但仍然存在以次充好、辨识不定的难题。如何判断北京雕漆的价值高低呢? 殷秀云给出几点提示,她说:“首先可通过手感辨识,雕漆器有弹性,假的东西没有弹性。如果刚刚生产出来,雕漆器会散发一点桐油的味道,而树脂产品是没有的;此外,次品是倒模出来的,线条也没有那么清晰。”
殷秀云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最直接的方法是用强酸来试验,“比如家里刷马桶的清洁剂,都含有酸性溶剂,把它滴在上面,雕漆器没有影响,而树脂的产品就会把颜色腐蚀掉。”
欣赏和收藏一件精美的雕漆作品是一门不小的学问,殷秀云介绍,要从多方面入手,“胎型工整、器型完美;漆质纯正、细腻、润泽无杂质;色泽稳重、大气,润泽,不失亮丽;题材高雅、有历史或名人题材,现代作品要有时代脉搏;构图完整,主题突出,纹饰精妙讲究;雕刻技艺精湛,制作精细;磨工圆润,这都是好的雕漆不可或缺的因素。”
殷秀云强调,还要注意作品的来源和出处。“出自有名厂家,制作者是知名老艺人,或是工艺大师,都会影响雕漆作品的价值。尤为重要的是,要注意大师创作的作品,有的是大师设计,有的是大师监制,但并非是大师亲自雕刻制做的,在购买此类作品时,收藏证书要写清楚。如是名师设计,又是亲自雕刻制作的,其收藏价值是不一样的。”
殷秀云表示,知名雕漆工艺大师的作品数量始终有限,特别值得收藏者关注。“因为一位雕漆大师没有二三十年以上时间的刻苦磨砺是出不来的,现在学习雕漆的仅有屈指可数的少数人,而且年龄偏大,雕漆人才已出现‘断档’,现在大师精品已不多见,将来也许更加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