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现代贵金属币(以下简称“金银币”)的收藏、交易中,品相优劣已然成为衡量一币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70分评级标准”引入国内后,此风更盛,国外评级机构蜂拥而入,国内评级机构也不断建立。一时间钱币评级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那么品相优劣到底对金银币的收藏投资价值有何影响?造成品相优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金银币的品质?钱币评级在收藏中到底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我国的钱币评级市场如何健康有序发展?实际上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保证金银币品相、完善评级服务和提高收藏投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哪些瑕疵影响品相
金银币品相对收藏投资价值有较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影响金银币品相的瑕疵主要有哪些呢?
其实,在收藏金银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瑕疵主要有:压铸缺陷、红斑、白雾、白斑、变色、表面磨损、物理硬伤、划痕、手印、斑点等。此中,只有少数瑕疵可以在后期的科学保养中得到修复,而大部分瑕疵是永久和不可彻底修复的,科学的保养只能减轻或暂时掩盖一些瑕疵。因此,从根本上避免和遏制瑕疵的出现或将成为保证金银币品相的基础和关键。
而导致出现上述瑕疵,大致可分为两大主要因素。第一大主要因素是“先天缺陷”,即由于生产铸造环节的工艺技术条件不稳定而造成。因为金银币属标准化的批量工业产品,它的生产过程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销售是一个完整的加工链条,所以它们的质量特别是表面质量状况,与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条件稳定性、压铸模具使用状态、人为因素、原料品级、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们通常所说的“铸造精良”主要是指我国金银币的平均质量水平,但在现实的铸造加工过程中,由于上述条件可能发生变化,使实际的产品质量围绕标准和平均质量水平上下波动。例如一些浮雕和边形的压铸缺陷,是由于压铸过程控制不当造成的;金币红斑和银币白雾等缺陷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交叉污染造成的;还有在压铸过程中,一件压铸模具的使用状态也会不断变化,由此会造成表面质量差异……,因此上述许多缺陷和差异都属于原发性的,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在铸造加工环节中得到根本解决或改善。
导致瑕疵产生的第二大主要因素是“后天保存不当”,即由于观赏把玩不当或保管储藏不当而造成。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的金银币使用非常精细的工艺铸造而成,它的表面状态比较娇嫩,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损伤。所以收藏把玩稍有不当,便会产生后天瑕疵,但这个问题相对较好解决,只要掌握正确的观赏把玩方法就可基本避免。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贵金属的表面状态会随外界环境差异而产生不同变化,特别是银币的表面化学稳定性较差,产生变色几乎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例如,一枚镶嵌在评级盒子内的银币,长期摆放在展柜内,虽然其他条件相同,但受光面和背光面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差变化。诸如此类问题,特别是银币的变色问题,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对比较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才有可能缓解或推迟产生。
先天影响大于后天努力
在影响金银币品相的先天缺陷和后天保存这两大因素中,事实已经证明前者的影响相对大于后者。所以,如何保证金银币品质的优异、提高它们的收藏投资价值,首先必须从解决先天缺陷入手,同时加强后期的科学保管。
说到先天,自然离不开管理层特别是造币企业。所以,笔者认为,管理层和造币企业要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始终作为对收藏投资者负责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在垄断生产条件下,如何形成质量也是企业生命的管理机制,才是保证金银币出厂品质的关键。
多年来,随着造币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改进技术,使我国金银币的总体产品质量正在不断提高,为国内外广大金银币收藏投资爱好者奉献了不少精品。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的造币企业在管理机制与认识、技术水平与标准、设备人员配备与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的程度不同的差距与问题,致使产品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例如,金币红斑和银币白雾问题已经长期存在。尽管我们的造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但上述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较大反复,似乎已经成为金银币见怪不怪的顽疾。从客观实际角度出发,像红斑白雾这种瑕疵本不应该发生,而且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解决。因此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杜绝这种质量问题多频次、大面积出现。如果此问题得以改善或解决,无论对金币事业还是对收藏爱好者,都是最大的福音。
金银币是代表国家形象的高档艺术收藏品,品质优劣将决定收藏投资者利益,假设我国目前金银币出厂的平均质量水平为66至67级,如果经过几年努力将其提高至67至68级,自然大家欢喜。
除了生产铸造之外,如何观赏和储藏也是决定金银币品相的重要因素。对于广大收藏投资者来说,首先自然要把好买入关。不管是买入一手货品还是二手货品,都应该认真注意观察货品表面质量,对于已经存在某些瑕疵的产品千万不要勉强购买。特别是在二级市场进行选购时,要有一些精品意识,切忌贪图便宜买进具有较大瑕疵的货品。当然,这里讲的精品意识是相对的。举例来说,随着时间流逝,我国早期发行的某些币种已很少见到顶级品相者,对此,收藏投资者只要能够选购品相相对较好的金银币即可。
完成买入环节后,如何保护它们的品相就是收藏爱好者自己的责任。这里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观赏把玩方法和保管储藏方法,其中特别是银币的保管要倍加小心和注意。
关于金银币的保管和储藏方法,如今已经有很多文章刊登于网络和书刊报纸,所以笔者不再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保管储藏往往需要付出成本,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因物而异、因地制宜。另外,还要提醒藏友的是,在收藏保管中金银币一旦出现问题,千万不要在没有经验和把握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盲目修复。此时,应该请教有一定经验的专家协助,以期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钱币评级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焦点
自从2009年1月美国的“70分评级标准”和评级服务正式登陆中国后,钱币评级概念和业务在国内迅速升温和扩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外两家最大的评级公司已经全部落地中国。而且国内独资的评级公司业已孕育而生,不断进入市场。与此同时,还有多家不同背景的评级公司正在筹备建立之中。一时间,钱币评级已经成为我国钱币市场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成为商业机构竞相争夺钱币增值业务的新阵地。
整体而言,第三方评级业务体现了钱币市场的不断成熟与进步,它在抑制假币流通、维护市场秩序、简化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供标准化交易便利、活跃钱币市场等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由于开展了钱币评级服务,使具有顶级品相钱币的收藏投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肯定,这是评级业能够迅速扩大的市场基础。
自从钱币评级业务在国际上流行以来,一直存在几种不同认识和观点。一种观点把它视为神圣,似乎认为不经评级的钱币就没有收藏价值和无法完美保存;另一种观点认为,钱币评级是过渡商业化对收藏本质的亵渎,有可能湮灭钱币收藏的真谛和乐趣。目前这两种观点还在继续碰撞和厮杀,而且钱币评级业务在有些国家的发展也并不顺利,原因何在也值得思考和分析。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从评级业务的基本功能看,它只是给评判钱币品相提供了一种标准和方法,这种标准和方法本身并不能提升钱币品相。因此可以明确地说,钱币品相主要依靠铸造水平支撑,后期的科学保管可以维持品相的稳定性,而不是评级评出来的。在市场实践中,钱币的交易价格与实实在在的品相有关,而与是否评级无关。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钱币评级的功能,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同时避免出现过渡的商业化炒作,误导钱币收藏形式的畸形发展;其中要特别防止非理性的商业竞争,人为操控和降低评级标准,伤及评级业务的初衷,在过热和混乱中最终葬送这个评级市场;实际上,由于掌握标准的尺度可能存在差异,目前不同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已经开始出现争议,盒子上标注的等级数字可能已经不是判定品相的唯一依据;另外广大收藏投资者还要清醒认识到,任何物质状态都是在不断运动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评级结果也具有时效性。一枚经过评级的品相完好的钱币,如果保管不当或时间久远后,其品质也会发生变化。钱币装在评级盒子内并不等于处在了与世隔绝的真空状态,不可能一劳永逸。
当然,完全否定钱币评级业务的观点也有片面之嫌。实际上钱币评级服务已经在市场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生存空间,这种客观存在无法否定。问题的关键是钱币评级业务应该良性、有序进展,实现多种收藏形式的共融互进,促进钱币市场健康发展。
品相优劣到底对收藏投资价值有多大影响
基于笔者多年的数据积累,本文对金银币品相与市场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试探性定量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分别见以下两图。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广泛流行的“70分钱币评级”只是评价钱币品相的方法之一。本计算的根本目的是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用数据反映钱币品相对收藏投资价值的影响,对“70分钱币评级”这种标准和方法没有特别的喜爱和厌恶,因此这个分析结果仅供参考,不希望给收藏投资者造成任何不利于自己独立判断的双向误导。
另外,为便于理解以上两个分析结果,笔者对数据样本的处理及计算方法作出如下必要说明:
数据样本来源: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网络拍卖会及国内外大型钱币拍卖会上,上拍“金银币”全部币种分级别的成交价纪录。
根据数据样本首先计算:在同一“统计时段”内,同级别上拍币种成交价的平均值。一个“统计时段”一般为三个月。在同一“统计时段”内,同级别、同币种成交价平均值的计算采用剔除极值后的算术平均值。
为有效消除价格波动影响,所有计算数据均在同一“统计时段”内,转化为反映“相对价格差别”的价差率数据。
“同比价差率”的计算:以“无评级币”为“计算基点”,在可对应条件下,分别计算各级别币种与“计算基点”的价差率。
“环比价差率”的计算:“上一级别”以“下一级别”为“计算基点”,在可对应条件下,计算同币种之间的价差率。
使用计算得出的结果,分别将全部同级别币种的价差率数据进行集合处理,用“线性回归法”消除“系统数据发散特征”后,再计算不同级别币种差价率的“算术平均值”
关于计算结果的评价和误差分析:首先,“同比差价率”的计算结果,反映各不同级别币种与“无评级币”之间价差率的总体平均水平。“环比差价率”的计算结果,分别反映“上一级别”与“下一级别”币种之间价差率的总体平均水平。
在计算过程中,由于两种价差率的计算基点不同,因此两组数据相互独立,在它们之间不存在严密的数学逻辑关系。
由于客观条件不同,不同币种的质量状态和价差率分布存在一定波动和差异,因此计算结果不反映某一具体币种的差价率分布状况,同时也不反映某些币种实际出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虽然经过两年积累,数据样本总量不小(接近7万),但符合对比计算条件的数据样本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数据点呈不均匀分布,高分级(70级)和低分级(66-62)的可对应数据量较小,因此有可能形成一定的计算误差,更加准确的数据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得出。
由于受数据样本积累的容量所限,目前还不具备充分条件,对不同币种、时间段等限定条件下的细分板块进行更深入的计算分析,此项工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积累
从初步定量分析的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金银币品相与收藏投资价值有清晰的因果关系,顶级品相的金银币与品相存在较大瑕疵者相比,市场交易价格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形成的影响,有时不亚于对收藏投资币种的选择。
综上所述,金银币是以货币形式出现的艺术收藏品,其收藏投资价值与自身的品相密切相关。我们的造币企业要努力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奉献品质不断提高的艺术精品;第三方评级机构要在统一科学的标准支撑下,通过公正诚信经营和良性竞争为市场交易服务;收藏爱好者要在观赏、把玩和研究过程中精心爱护保管自己的藏品,在快乐收藏中实现较高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