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官窑青花莲托八宝纹盉壶
清乾隆官窑青花莲托八宝纹盉壶
安徽歙县 方晖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青花莲托八宝纹盉壶(见图),现藏歙县博物馆,口径11.8厘米,高17厘米。壶以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为主题纹饰,颈、足等部衬以灵芝纹,造型端庄古朴,画工严谨细腻,图案层次丰富,青花鲜艳翠亮,惜缺壶盖,殊为珍贵。其具体特征如下:
该器广口,阔颈,深腹,有长流、曲柄,下承四柱状足,造型别致。通体以青花为饰,外壁颈部饰以缠枝灵芝纹,肩有回纹,腹部主题图案为折枝莲托八吉祥纹,按顺序分别为轮、螺、伞、盖、花、瓶、鱼、肠,等距离排列,与微丰的鼓腹相得益彰。八宝纹下以串枝灵芝为陪衬,分别饰于颈、流、曲柄和四足上。器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结字规整。
乾隆一朝,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加上乾隆本人酷爱各类工艺美术品,刻意求精、求奇、求巧,使得乾隆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在造型方面,既有继承前朝康熙、雍正青花式样,也有仿制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式样,仿古铜器式样,外销式样,还有创新式样,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瓷、陈设观赏瓷、文房用具等。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由于创意追求精、奇、巧,所以浑厚古拙程度不如康熙青花柔媚、俊秀程度不如雍正青花,但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其中仿制青铜样式的青花盉壶即为乾隆朝时期的名贵品种之一,它造型古朴典雅,纹饰流畅精美,艺术魅力强烈,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国力衰微,有时入不敷出,无法支撑御窑厂的正常开支。清政府开始限制瓷器烧造,控制费用,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宫谨遵道光皇帝节俭的治国思想,官窑奉旨停止烧造“不急之务”的16种圆琢瓷器,此器亦在其中。随着乾隆盛世的繁华远去,此式代表摹古情趣的盉壶终于退出御瓷烧造之列,但其留给世人以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却永久长存。
此器造型古朴典雅,构图繁密有致,绘画流畅精美,花纹当中之“点涂法”酣畅淋漓、自然奔放而不失矩度,为乾隆朝之典型点涂技法,青花苍雅明快、娇艳欲滴,加上此种青料发色略有晕散,愈发显出其迷人韵致。与莹润似玉的釉质相互映衬,精美绝伦,其整体造型古朴中透出俊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