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石磊的黑白世界(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11-06 15:13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石磊作品

  二十世纪是影像的世纪。各国政要和所有战争均被影像记录,即时传播。石磊的素材与灵感,悉数来自影像——主要是,政治巨头的脸——在他以绘画转述影像的动机背后,我看到政治所能诱发的激情(非常男性,非常男孩),也看到绘画的激情(至今这是大部分中国画家难以戒除的情结)。

  影像,尤其是公共影像,确实给布上绘画带来无限可能。至少,取自公共影像的画面常被赋予当代性。虽然石磊与几代画家相同,来自早经过时而仍然奏效的学院训练,但他显然不满足这种将画家拉回传统的体系。世界影像使画家的视野不再有边界(甚至难以焦距),摄影机能拍摄,绘画便能描绘,而摄影的政治性,被带入绘画——不过,所有“过去的绘画”,按约翰 伯格的说法,就是“政治问题”。

  就我所见,很多中国当代画家以政治主题带动绘画,难有例外地,他们使用时事新闻图片(其中为人熟知的影响源,是那位德国人里希特),而石磊的使用频率尤其高。九十年代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喜欢石磊的画。我立即看出,他和我一样,迷失在绘画与政治所能激发的私人快感中,只是我不确定这是绘画的快感,还是一切时政事件——直白地说,涉及暴力与寡头政治——所能引燃的兴奋,或者,二者皆然

  这是一种男人的兴奋与快感么?以西人的心理学说,油画笔带有阳具的隐喻。如若果然,当我瞧着石磊的肆意涂抹(在他粗暴的涂抹中,从未丧失写实肖像的肖似性,我一眼就能认出他笔下的所有著名人物),我无端想起“性侵犯”这个词:那是以笔触与涂抹对政治人物的冒犯、挑衅、戏谑与诅咒,同时,带着惊异而快意的凝视,有如人凝视他的性对象。

  当时政图像转换成油画,一变而为虎视眈眈的画布剧情,使观者仍然以为那是“政治”。石磊偏爱小尺幅,他是对的:时政影像因此完全脱离时效与真实感,被贬值,被同一化,规约为袖珍的图谱,是可资把玩的平面词组,是我们时代——影像的、传播的、即时的——视觉短句,近乎梦呓。在这批小小的画布系列中,在石磊连篇累牍的黑白絮叨中,政治,那持续主宰我们的庞大势力(无论善恶),均被微缩了,模糊了,凝结了,带着可疑的严肃感,变得可笑,甚至可亲,不再有威胁感,完全失去了它在现实中的蛮力与侵害。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陈丹青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33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