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炳亮:仿古红木家具豪放派(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10-15 13: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采编:黄根林

  一、购藏创业,艺业为本

  中国传统家具源远流长,融汇了建筑、雕刻等技艺,儒、道、释文化内涵以及书法、绘画的形式美感,并在明清两代发展了明式、清式迥然异趣又双峰并峙的家具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一。而晚清以来,因列强入侵,社会动荡,许多珍藏于宫廷的古典家具珍品散失一空,或流失海外,或散存民间,毁损不少。

  然而,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萌发对中国明清家具的研究热情,先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来华任教,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首开明清家具的学术研究大门。后到了八十年代初,王世襄等学者延续了对明清家具的研究,随着《珍赏》、《研究》两部家具专著的相继出版,明清家具如明珠拂尘,越发为世代所瞩目。而事实上,早在王世襄的专著出版之前,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民间便已有不少人从事老旧家具的搜购,年轻的伍炳亮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入传统家具行业圈。

  在购买老家具的过程中,伍炳亮发现购买款型经典的家具不但容易出手,获得的回报也较多。而如果家具的造型品相一般转手则相对困难,回报也低很多,由此他敏锐地意识到家具专业知识与审美眼光的重要性。为了增加学识和锻炼眼光,伍炳亮不仅购买大量的传统家具图册揣摩研究,还有计划的前往北京、苏州等地游历,得以领略清宫御制紫檀家具的威势、明式文人家具的风骨……。日积月累,逐渐在心里树立了“经典传统家具”的概念和蓝本,并总结出了初步的评判标准。此后购买老家具时,他总能挑出经典的款型,数年兢业下来,他逐渐积攒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更历练了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对传统家具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为他后来仿制和创新设计古典家具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在王世襄的著作出版之后,国内外也随之掀起一股明清家具的收购“热潮”,短短几年,品相完整的经典老家具便几乎被收罗一空。伍炳亮的老家具收购生意也面临难以买到家具精品的问题,而且收上来的家具多带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看到这些残损不全的家具,伍炳亮萌生了尝试修复家具,深入掌握传统家具制作工艺的想法,并着手建厂创业,成立“兴隆红木工艺厂”,正式展开设计制作仿古家具的艺业人生。

  二、师古变法,酌古御今

  当代仿古家具的制作,对于“仿古”的概念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去仿家具,在行业早期,一些老行家和老工匠认为仿古家具,就必须以“复制”态度,严格按照原款的尺寸比例和材质工艺来进行制作,重现其原貌,这类制作方式中也出现了一些高手;第二种方式是粗略地按图索骥,按照书本的图样来仿作传统家具,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第三种是以仿古家具为名,擅改创新,把家具做得或霸气嚣张、或繁琐花哨,外表看似新奇,但设计内涵实则与传统明式家具型简韵深、清式家具静穆渊深的风格和传统的审美范畴大相径庭。

  而伍炳亮的家具仿制,则与上述三种倾向都有不同。对于前者,伍炳亮一向认为,高仿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复制。在他看来,即便是历史遗存下来的明清老家具,也并非件件都好,毕竟精品家具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所以在传承明清家具文化方面,仿古家具应该传承的是其厚实的文化意蕴,学习其严谨的创作态度,依循其权衡比例、设计造型的手法,而并非几件样板。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家居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老家具的规格过于庞大,在当代不便于放置摆设,所以也应加以调改。

  对于第二种粗略式仿古的套路,没有深入了解传统家具的型制工艺特点,“画皮难画骨”,只能仿得大概,无法做出传承级别的精品。而对于第三种倾向,伍炳亮更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仿古势必应在“传统风格家具”这个框架内进行,不能脱离明清家具系统化的设计思想、风格品味等范畴,绝非简单拼凑一些琐碎的传统家具元素。如某些厂家,因缺乏对家具本身的学习,将明代、清代、民国、当代等不同时代的一些家具元素、特征堆砌一起,做出来的家具上部是明式,下部是清式,中间又夹杂着其他时代风格的雕饰题材等,被人笑称为“不明不清、不古不今”。

  审视这些,伍炳亮对仿古家具的定位一向清晰,坚守“借古开今、化古为新”的路子。数十年的艺业生涯,更加深了他这番体会:收购家具的早期经历练就了他择款而制的审美眼光,设厂仿制家具则使他得以全方位把握传统家具的造型法则、榫卯结构、材质处理、工艺手法、文化内涵等要道。故此他的高仿制作,既非照搬照做,也非矫意出新,而更多地是对家具原款的重新演绎,仿古而不泥古。之所以如此,从中也得益于他的聪敏好学和对家具文化饱怀的热情。对于老家具,伍炳亮爱不释手,并与众多同行、收藏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以此不断加深自己对明清家具的造型工艺及文化精神的理解,从中揣摩高仿家具艺术的一些独门技艺。

  举其材质处理手法为例,伍炳亮的黄花梨仿古家具,经风化、打磨、上蜡处理后,将黄花梨绸缎般的质感予以了极致呈现。这其间的独到魅力,首先应归功于其特殊的风化处理。每做好家具,伍炳亮都将它们放置到室外,任其风吹日晒,乃至反复浇水再暴晒,短则十天半月,久则长达数年。在旁人眼中,这些办法显得“严酷”,但伍炳亮则借此使家具的材质木性得到充分稳定,一褪新家具的火气,使之呈现老家具般古朴自然的风貌,形成了含蓄内敛的独特韵味,并赢得业内外众多专家与藏家的青睐和肯定。不仅在材质的处理上独辟蹊径,另外在造型设计、整体风格韵味上也多有独到之处,经年累月的实践探索中,伍炳亮的家具个人风格也在逐渐形成。

明式黄花梨猴头纹扶手圈椅(伍炳亮高仿制作)

  三、明清并茂,伍氏之风

  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大师一样,伍炳亮作品风格的形成也是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上留下了其风格的成长轨迹。创业起步初期,他主要选用海南黄花梨来制作明式家具作品。当时的海黄资源相对较为充足,能够根据造型需要来选料施艺,因此当时伍炳亮的海南黄花梨家具作品,在用料上都十分精良,厚重宽大的板材比比可见,这在海南黄花梨一木难求,只能以板料大小决定造型的今天无疑是种奢望。这一时期的家具风格多变,既有明式也有清式与广式,个人风格初具雏形,但还未臻成熟。

明式海南黄花梨刀牙裙带托泥小翘头案(伍炳亮作品)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越南黄花梨的大量引进给了伍炳亮家具风格成熟的一大历史机遇。在此期间,他阅览了大量的家具款样,从中精选了一批经典款型予以传承和改良设计,并从图籍、字画、瓷器、青铜器甚至艺术品残件等吸取创作灵感。相比以前的仿制,他的改良设计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加以演绎,进行了艺术的再创。其明式仿古家具,鉴取了广作家具的一些特点,用料厚重大气,风格偏于壮硕浑厚,所塑造的意味更贴近汉唐时代的石雕,而有别于纤秀单薄的明式文人制器。特别是他创作的一些床榻和大型条案,更将这种豪迈大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够代表了伍炳亮明式作品的最高成就。他这种审美意趣,也贯彻到了其他类别的家具身上,比如他制作的花几,体态匀称而精气充沛,也做得沉雄磊落。由此而言,伍炳亮对明式家具的传承、改良,可谓另辟蹊径,别开雄浑大气一派,而不沦于纤巧瘦硬,系为别于常人、别于传统的独创。这一时期的家具数量庞大,款型众多,选型精良,用材豪绰,个人风格明显成熟。

明式黄花梨五足圆花几(伍炳亮作品)

  此外,伍炳亮的仿古家具制作并不囿于一时一地,在制作明式黄花梨家具的同时,也着手改良设计了一大批清式家具。与其明式作品一样,他的清式家具也都经过材质处理,显得沉穆朴茂,有宫廷御制之风。而考虑到当代家居环境,在作品造型设计上,他对许多原款改良颇多,如其《清式老红木龙凤纹扶手椅》将原款的直腿改成鼓腿膨牙,使上下曲线更为呼应,整体造型更显圆浑,而不失肃穆威风;再如其《清式檀香紫檀云龙纹镶理石圆桌九件套》,则完全出于自己的创新设计,历史上并无对应的原款。客观地说,无论是按原款做改良,还是依靠自己的认识去创作新款,伍炳亮的家具作品,都能使人很自然地对应明式或清式范畴,但实际上又有所跨越,属于依托传统、融合时要的一种艺术新创。在此期间,伍炳亮全心投入,从工艺研究、确定榫卯、绘图设计、选料搭配、改良制作到最后的做旧,参与到各个制作环节之中,其家具创作也由此达到巅峰,各式作品率然大气,纷呈异彩,奠定了伍氏作品的风格基调。

改良前的清宫旧藏器:黄花梨福寿纹锉坐椅

经伍炳亮改良的作品:老红木龙凤纹扶手椅

清式檀香紫檀云龙纹镶理石圆桌九件套(伍炳亮创新设计)

  近数年来,伍炳亮则有意购进、贮积一些海南黄花梨,开始制作一些“一木一器”风格的家具。如其近年创作的海黄全榫卯可拆装家具,完全靠榫卯结合,既严丝合缝,又完全可以手工拆卸、拼接各个构件而不影响家具本身的稳固。在别人看来,伍炳亮的这次制器如同一次“变法”:工艺上首次采用全榫卯可拆装的手法,风格则一改以往的纵横苍浑、沉雄大气,而偏于精工细谨,近接史上的苏作家具之风。而对他自己来说,则更像是沉下心来检验自己的制作水平,回顾以往的创作经历,同时将“型、艺、材、韵”对点落实,追求全方位的极致发挥。他的这种创作态度和制器,在红木家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今天,可谓也有其参考价值和引导意义。

  四、型艺材韵,卓然一家

  鉴评伍炳亮作品的风格,有必要了解他对传统“苏、广、京”等家具流派的看法。在他看来,设计制作明清家具应该兼收并蓄,但也该有所取舍,所以对待不同家具流派,也应看到其各自优弊,藉以取长补短,比如苏作家具造型优美空灵,但略偏于枯瘦小气;广作家具用料豪奢,造型厚重,但略偏世俗花哨;京作家具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但有时则过于繁琐。

  领会不同时代、地域的家具风格之后,结合数十年的家具制作经验,伍炳亮从中加以撷融,逐渐总结并提出“型、艺、材、韵”四点理论,作为评鉴和指导传统家具设计制作的准则。其中,“型”是指家具的形式和造型,如家具的构件比例、纹饰安排等;“艺”是指家具的工艺,如榫卯、雕花、打磨等;“材”则指家具的用料,包括用料的名贵、厚薄、是否拼接等,用以衡量家具用材的优劣;“韵”是指家具独特的风格气韵,它是我们对家具的最高审美感受,只有在型、艺、材三者交相辉映的情况下才能有所展现。

明式黄花梨高浮雕龙纹罗汉床配几(伍炳亮作品)

  而回顾中国传统家具历史,虽拥有辉煌灿烂的家具文化,但制作家具却一直被视作手工技术,为传统文人艺术体系所排斥,相关的典籍载录寥寥无几。由缺乏载录,对于许多传世的明清家具作品,后人已很难考据其制作匠人,遑论制作的个人风格、艺术地位等。在我们当代,中国传统家具已被列入工艺美术的范畴,随着整个行业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对家具艺术创作个性的重视,相应地也必然涌现一批家具艺术大师来。中肯而言,伍炳亮将极有可能成为其中的第一人,这其中既关“天时”,更在“人和”。

  就时代而言,随着仿古家具行业的发展,黄花梨、紫檀等名贵红木资源加速耗竭,而人们对传统家具的购藏热情却有增无减。在此形势下,今天的仿古家具已在向着讲究精品、重视艺术价值的收藏时代快步迈进。在此期间,与其他厂家不同的是,伍炳亮能够耐得住寂寞,不惑于一时行情的上涨。每制作一批家具,他都会挑选一两件最好的,搬到其明式家具艺术馆里收藏不卖,如此数十年过去,他积累的明清家具作品已多达上千个款型,涵盖了传统家具的各个类别。评价他这些家具,凭借当时特有的资源优势,其材质都十分精良,风格上则前后延续、迹络分明,完整记录了他各个阶段的制器风貌,呈现出惊人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从中凝结着其三十多年艺术创作心血,在数量和品质上都独步业内,一时无法被人超越。就此意义,不讳而言,伍炳亮确具卓然大家之风范。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红木家具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664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