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各大拍卖公司迎来了集中的秋拍,其中不乏品目繁多的古籍类收藏品。历来略显冷清的古籍善本类拍品今年逐渐活跃。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国内举办了数场古籍善本专项拍卖。从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情况看,古籍善本等相关收藏品成交额比去年秋拍提高50%,总体成交率在75%左右。例如,在上半年浙江某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中,总成交率达84.1%,金石名家沈树镛旧藏并题的旧拓《石门铭》以6万元起拍,38万元落槌。佛教文献、高山寺旧藏《辩非集》,以477.25万元成交。另有浙江文献相关专题拍卖更是吸引了博物馆、档案馆等多家收藏机构的竞拍,成交率达96.7%。
近年,各大博物馆、档案馆、古旧书店等专业机构投身到古籍收藏市场中,为市场增添了些许活力与学术氛围,为古旧文献的保护和宣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古籍善本、古旧文献的相关收藏是传统文人雅好之一,历来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品位。近年,随着古籍善本、古旧文献保护力度的加大,加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古籍类藏品吸引了越来越多藏家的重视。
但是,与古籍善本收藏拍卖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籍保护、整理工作的艰难现状与传统文献学的冷落。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古籍存量大与保护修复工作的矛盾
根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古籍善本的存量大概在5000万册左右。这些古籍在经历了百余年的战乱、水火、蠹蚀,约三成的古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亟待修复。而在这几千万册中,又有近三成的古籍处于濒危状态,修缮急,难度大。
与浩如烟海的受损古籍相比,全国专业古籍修复师和保护机构的数量极少。据悉,全国现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12家,修复团队最为庞大的国家图书馆也仅有20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全国范围内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员工总数恐不足200人。仅就国家图书馆而言,如果仅依靠目前的力量,完全修复国图现存的近200万册古籍,恐怕需要500年。全国范围内恐怕需要更久。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损古籍的数量不断增加,古籍的修复工作恐怕更加困难。
古籍文献的损坏主要由老化、霉蚀、虫蛀、鼠啮、酸化等情况造成,修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古籍修复时要将粘连的古籍逐页分开,一般使用“干揭”、“湿揭”、“蒸揭”等不同手法,分页之后,要进行定位修补,同时将“湿揭”“蒸揭”时浸入古籍书页中的水分除去,再进行复杂的工艺修复,才能地将古籍恢复原状。
日前,国家图书馆启动了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项目,希望投入更多力量修复珍本古籍。尽管各收藏单位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古籍保护力度,但保护现状仍然堪忧。
资金需求大与实际投入小的矛盾
由于纸本古籍历经千百年风蚀雨侵,很多古籍损毁严重,而且,大气环境会造成纸张酸化,纸张的寿命也会随着保存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如需延长古籍文献的保存寿命,改善现有状况,则需要严格的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因此,古籍善本都应该被存放在24小时恒温恒湿的专用藏书库里。图书馆也需配备化学过滤器与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但是,昂贵的设备对于财力微薄的图书馆和藏书机构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一些实力相对雄厚的藏书单位,即便拥有相关设备,夜以继日地运行也需要高额的维护费用。
同时,古籍修复的材料也日渐昂贵。市面的纸张等材料多不符合古籍修复的需要,专业修复所用的材料,往往是工作人员踏遍各地寻觅,或自己制作的材料,成本往往不低。
数字化的迫切需求与现有条件的矛盾
古籍善本的收藏与其他收藏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文献价值,古籍的价值在阅读和使用中体现。保护古籍,可以修复古籍本身,同时也要挖掘有价值的古旧文献,采用数字化保存的方式或将之整理、影印出版。
我国三十年前开始尝试古籍善本的数字化,经过不断探索已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现已完成了约3万种古籍藏品的数字化加工,推出了《四库全书》、《国学宝典》等古籍数据库。
古籍数据化需要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科技的结合运用,人才匮乏、投入不足仍然是横亘在古籍保护工作面前的难题。
在全民收藏热的时代,古籍善本类藏品受宠对古籍保护工作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但是,传统文献学始终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的冷清,造成业内理论人才的缺乏和理论指导的失位。古籍善本的收藏、保护和整理修复仍旧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