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飞雕塑颠覆中国当代艺术刻板印象(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10-09 13:28   来源:新快报

观众忍不住亲吻作品《飞花》。

  外国人眼中的许鸿飞与“肥女人”:

  颠覆中国当代艺术刻板印象

  ■新快报记者 廖琼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艺谋携《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作品打进国际市场,并为自己赢得了国际声誉。但彼时,国际文化学者乃至不少国人都存有疑问——中国人的作品反映了国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吗?

  又过了一二十年,经济崛起让更多中国文化元素走了出去。但中国当代艺术遭遇的“玻璃门”现象依旧普遍:不是难走出国门,就是出了门难获认可,甚至弄得败兴而归。

  困扰一直延续。而迈不出国门,何来走向世界?

  老外了解到的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许多人在思考。答案每一个都不太一样,有些人得到过妖魔化的中国——重度污染,人们不得不带着口罩出行;也有一个比较正面但很模糊的形象:中国处于快速发展的当下,充满机会。但具象的中国人,依然显得面目模糊。

  对于中国艺术,大部分老外的感觉依然停留在国画和京剧中。而这,亦是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最常的两个项目。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却和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弱势相关。

  不过,许鸿飞不太信这个“邪”。他在奋力打破外国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刻板印象。

  自今年6月开始,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人”系列开始了海外巡回展。此前,他刚刚结束了中国美术馆的首次户外展。

  第一站是悉尼,获得了空前热烈的反响,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李华新说,“非常难得”,连澳大利亚政治红人陆克文也成为他的“模特”。9月,许鸿飞又带着“肥女人”到意大利西西里和托斯卡纳。在这里,他受到了更高的礼遇。当地的文化议员把他视作文化大使,并说:“许先生是应受到礼遇的客人。”必须和那些到此一游的游客区别对待。

  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开始把许鸿飞的雕塑海外展形容为“雕塑外交”。

  在澳大利亚和意大利,许鸿飞苦心经营多年的“肥女人”系列不用多做阐释,就获得了当地市民的认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走上去和这些夸张的“肥女人”合影。

  记者采访过现场的市民中,有人说,自己完全被“肥女人”的开心和自信所感染,更多的人表示,肥女人刷新了他们对亚洲女性的看法,“这一系列的肥女人就像是一个窗口,从这里人们看到了更为鲜活的中国当下。”外媒则用“打破政治藩篱,凸显当下生活状态”来形容许鸿飞的一系列作品。

  许鸿飞的雕塑海外展还将继续。他说,艺术家要敢于走出去,站在国际市场的平台上和国际艺术家同台竞技,只止步于广东乃至国内,关起门来谈创新谈艺术,是没意思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许鸿飞雕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65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