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的斜口筒形玉器
古玉品鉴18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斜口筒形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一种典型器类,是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类玉器。迄今为止,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共出土19件斜口筒形器。
关于斜口筒形玉器的功能,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臂饰或腕饰;有人认为是舀米的实用之器;有人将其定名为“箍形玉”、“玉箍形器”或“马蹄状玉箍”,认为是一种具有束发功能的玉箍;也有人依其造型定名为“斜口筒形玉器”。200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在23号大墓内出土了跟斜口筒形器形态相似的玉龟与玉龟形器,便陆续有学者提出斜口筒形器的原型是玉龟壳。然而,红山文化斜口筒形器与凌家滩文化玉龟壳,在形制方面“似是而非”,在出土位置上各自为营,都表明它们本质上是两类貌似神离的玉器。我们研究后认为斜口筒形器是对蚕等昆虫蛹体躯壳的抽象表现,可能寄托了红山先民希望借助此类玉器蜕壳羽化再次获取生命的期盼。
新近出版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对斜口筒形玉器的器形作了细致的描述:器呈扁椭圆形筒状;分长面与短面,长短两面有程度不同的错位,形成一端大斜口而另一端为平口或近于平口的小斜口;平口径小于斜口径,形成平口一端小而斜口一端大;大斜口及平口(或小斜口)的边缘皆磨薄似刃;平口(或小斜口)一端近边缘处,往往有对称双孔,个别为双缺口,有的还另在短面靠近平口(或小斜口)的一端钻单孔。不过,除了以上描述的特征外,斜口筒形器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形制特点,如长面中部常做成凹弧形而略呈束腰状;平口(或小斜口)端常凹凸不平直;并且还有个别实心体的造型。
作为红山文化玉器中体量位列前茅的器类,斜口筒形器在制琢工艺非常独到。从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斜口筒形器内孔壁遗留的掏孔痕迹来看,斜口筒形器中孔的掏取,是在器物通体磨制成形后再实施的。掏孔过程是先用细小的桯钻,在靠近短面中部处钻琢一个上下贯通的小孔,然后以此孔为起点,用柔性的线锯带动解玉砂,分别向两侧“搜拉”切割,直至掏出孔芯。因此,掏孔后的内孔壁和大、小斜口端的边缘部位,都必然会遗留上下贯穿、左右相对、高低起伏的弧形搜拉痕迹,如后期打磨不能完全彻底,便会或多或少地遗留下些许残痕。
斜口筒形器虽然整体光素无纹,但用料甚大,以线锯搜拉掏取大而长的中孔也甚费工费时,加之通体内外常打磨精细,圆润光泽,出土部位又集中在头部或胸腹部,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它在红山文化中是很受重视的一类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