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师的修行成就艺术神品(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09-04 10:32   来源:北京商报

琢玉师的修行成就艺术神品

  李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年轻的李白在成名前写下的铭志诗句,那时的李白早已深谙诗道精髓,水平冠绝大唐帝国。我把这句诗刻在了自己的作品“庄子系列”的木册之上……

  面对目前收藏市场的起起落落,我乐观地认为这对琢玉之人、对整个市场是件好事。正好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思考,潜心修炼自身技艺。对整个市场也是个去粗取精、由繁入简的机会。在当今玉雕界,海派玉雕独树一帜,占据市场主要位置。我对这一现状并不否认,“南方玉雕像精致、甜美的小菜,工艺精细,加上他们思想活跃,很有做生意的头脑。所以很容易在玉器市场上获得认可。以至于北方一些雕玉的人也放弃自己学习北派玉雕的传统,去追逐市场风向,整个市场变得很浮躁。而现在市场需求减少,以前雕10件东西的时间可以来仔细琢磨一件东西,这样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功力。道家认为,气是活的,人有气才是活人,天有气才是大自然,大自然有气而生养万物,万物有气则生机勃勃;玉有了灵气则使人顿生爱意。传世玉是在把玩中体现君子之风,故好玩、好看、可品、可悟的东西称为“玩意儿”,而可观看、可细品味的叫做工艺品。

  一位熟练的玉雕工艺师可以雕出一件产生视觉审美达到赏心悦目的作品,可赏心悦目只是审美意义上的较低层次,只停留在感观愉悦的阶段。那么高层次的是什么呢?是荡气回肠。如果仅仅追求赏心悦目的可观可看、吸引眼球的层次上,将无法成为大师,只能是工艺匠人罢了。当一个人拥有别人无法超越的高超技艺,他创作的作品可以称为绝品。但是真正的大师可以由繁入简,越是形式简单的东西,越有回味的空间。我认为好的作品是艺术而非产品,不是单纯的技艺展露;技巧是有限的,人的心境无限,有感而发的激荡之作乃是绝品之上的神品。

  玉雕艺术的“问玉”过程很重要。一个琢玉师最重要的是修行,应该做到知识渊博、通儒悟道,这样才能带给物件灵魂,才能传达一种美德。其次,还要能和玉产生对话,找到每一块玉的魂,观、握,感觉它的生命,把料弄清了、问透了,再力争雕出神品。

  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我认为汉代玉雕的艺术造诣非常之高。汉玉雕所传达的是一种不拘小节、整体浑然的风格,拙中见巧。我也尽可能地在发扬、宣传汉代玉雕古朴、简洁流畅的艺术风格,力求做到返璞归真。古人对玉常常追求一种拙朴的感觉。拙,绝非是生涩感的表现,拙是与巧相对应的一种艺术风格,在中国的审美体系中,拙被视为较之工巧更为难得的一种艺术境界。我主张继承拙朴之气。我认为玉是表现大拙之美的,追求一种大拙之气,而不是卖弄工艺技巧的形式美。

  当下不少玉雕艺人的创作都是以原料为先、技艺为二、创意在最后。我则把创意看做是玉雕艺术中的主导。现在玉雕原料越来越稀缺,琢玉师不可能对玉料有太多苛刻要求,应学会利用玉石原料,比如对瑕疵的原料,要在创意上发挥智慧与想像力,然后巧施工艺,最后完成其独有的特质与品性。琢玉师应把受材料所限制的被动状态转换成一种主导状态,不仅仅注重高超的绝技表现,更要重视怎样传达文化和思想内涵。

  (作者系中国玉雕大师)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琢玉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