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讯 据海峡商业杂志报道,从怀揣600元,只身前往马来西亚发展,到成为在当地拥有16家交流会所、大马最大的书画商,李文皆仅用了十年的时间。
2012年,他以马来西亚华夏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身份回国创业,并将第一站选择厦门。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回国创业路却相当曲折,正面临巨亏困境。
“厦门乃至福建的文创产业要发展,就要多举办面向大众的公益书画展。”李文皆仍有创业热情,“长此以往,厦门的书画产业才能有市场生产空间。”
回国创业曲折路
李文皆在马来西亚的书画生意,每年不仅销售价值数千万元的当代名家作品,并将业务延伸至书画批发、装裱加工、酒店装饰配画甚至是古代字画鉴定,涉及上下游产业链,年营业额近亿元。
2012年,在马来西亚事业做得如火如荼的李文皆,再次放弃当地政府给予的永久居留权,执意回到离家乡不远的厦门,重新开拓书画事业。
李文皆说,回国创业,最初是相信了一位朋友的允诺。由于得知近几年厦门大力发展文创事业,对方表示,能在厦门为他找到一栋位于五缘湾、数千平方米的文创基地,来做长期展览平台。
除此之外,此时的他,已年近知天命之年。“古来有‘落叶归根’之说,我出国了这么多年,也是该回家了。”李文皆感慨道。
李文皆在大马的生意,主要是针对华人市场,原以为回到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他的书画生意能够得到更多人认可,很快迎来一个崭新局面。
回国后,他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是朋友的许诺打了水漂。朋友原本承诺给他运作五年的文创基地,不仅要求他自付两三百万元的装修费用,还必须和另一家商户共同使用。
“合作的生意难长久。”李文皆拒绝了朋友的要求。
事实上,几年前他就有退隐的打算:“即使不做了,大马书画事业的稳定,生活也能悠然自得。”
但此时的他,由于已将马来西亚的生意全盘交由他人打理,还带着数位跟随他打拼多年、拥有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的员工回国。
一想到这么多老员工将面临中年失业时,责任感让李文皆不得不再次行动起来。
在马来西亚,成功的大型书画展,能迅速提高书画商知名度,李文皆深谙此道,因此,为打响回国的“第一炮”,他选择开办一场大型书画展。
经数月筹备,2012年8月,斥资130多万元,“华夏墨缘书画高级论坛及当代名家书画交流展”在厦门灿坤文创园近800平方米的展厅开展。
此次书画交流展,共展示60位当代知名书画家的共近800幅作品。“若衡量画作的价值,就要以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来计。”李文皆说道。不少业内专家也评价,这是省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画展。
通过画展,尽管李文皆及华夏艺术公司在行业内声名鹊起,但他坦承,后续的书画订单并没有因此而大量增加。截止到目前,公司的营业额还甚至未能平摊日常开支,每月亏损至少十万元。
“回国后,算上展览的费用、展览平台和店面的装修,以及每月的支出,已花600多万元了。”李文皆算了一笔经济账。
他坦承,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拍卖行来销售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共送了12幅,成交了5幅,共36万元。这些费用与开办书画展,动辄花费上百万元相比,起不了太多作用。”
怀揣600元闯大马的传奇经历
从创业经历看,在如今的马来西亚华人圈,李文皆是个传奇人物。
由于执着爱好中国书画,李文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福建安溪县城开了当地第一家书画廊。由于得到不少东南亚华侨的认可,他决定到华人众多的马来西亚吉隆坡及槟城发展他的书画生意。
李文皆在购置县城画廊的店面时,花光了几年的积蓄。当他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机场出来时,身上仅剩下600元。幸好得到一位老客户的相助,李文皆才暂时有了落脚点。
李文皆调查后发现,和当时国内独立店铺居多的情况不同,大马的综合性商圈发展得早,客流也集中许多。而华侨的数量更是占据了大马五分之一人口,达500万人之多。
于是,他果断选择了一家综合商圈中的一个仅有二三十平方米的铺位,作为书画创作的第一站。
在大马,会创作彩虹书画的华人画家凤毛麟角,李的店铺又在客流密集区,因此售价68元马币(按1997年汇率,相当于200元人民币左右)一张的彩虹书画,很受当地华侨欢迎。 “对自己现场创作的能力还是很自信的。客流最高峰时,每天最高可以题诗一百对,更不用说彩虹书画了。”李文皆颇有些自豪。
就这样,李文皆在大马的第一桶金,就是通过自身扎实的功底和勤奋作画得来的。
“炼”成大马最大书画商
从一个仅有二十几平方米的小铺位起家,李文皆又是如何成为大马最大书画商的?
李文皆告诉记者,发展最快的还是近五年,几乎每年都有一家以上的分店开张,到2012年,已开设了十六家交流会所。“特别2008年,我就在槟城北海连开了七家分店。”
那么,这么多家分店所需的作品,李文皆就无法像从前一样独立创作,作品又从何而来呢?这就是李文皆多年经营书画行业,所炼成的长远投资眼光和大胆谋略了。
从2007年开始,李文皆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有潜力的画家,并与画家寻求联合经营,为自己数家书画交流会所拓宽作品来源渠道。
联合经营,即李文皆与画家签订3-5年的合作协议。在这期间,画家的作品归李经营,画家只需潜心创作即可。
而李培养与合作的书画家,都有一个共性,即以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书画家协会会员为主。“刚开始,不少画家还未被认可,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连糊口都很难,更不用说每个月要负担三四千元的纸笔钱了。”李文皆说,“看到他们,也常常想起年轻时的自己。如果有潜力的书画家在生活面前低下了头,转行做生意,这才是书画界的莫大损失。”
惜才的李文皆很同情这些境遇不好的书画家,当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经济问题时,李总会解囊相助。
几年来,李支持过上百位书画家,甚至曾在三年内,出资五十万帮助一个画家解决生活费和学费问题。
有了足够的创作时间和经历,不少书画家从省级晋级到国家级水平,画作的质量也不断提高,甚至更有画家的作品进入到国家美术馆收藏。“这对于国内画家来说,已是至高的荣誉。”李坦言。
当然,对于如何选择联合经营的书画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有潜力的画家,不仅要勤奋、有创业精神,要有传承前人的基础,更要有个人的创新精神,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为了进一步拓展画廊品牌和合作书画家的名气,从2008年开始,李文皆个人出资,在大马前后办过六次大型书画展。
李告诉记者,在大马办一场画展,平台租赁、物流、公关、画家出场费,总费用不会少于100万元,当然还不计入画作价值。
其中,最大的一场,是在2010年,当时他从国内带了六个画家到大马,其中有五个国家级画家。为展示300多幅名家字画,还租了一个近800平方米的展区。
李文皆在马来西亚半岛的名气毋庸置疑,又有如此大规模的书画作品集中展示,几乎不需特别宣传,就吸引了当地大部分爱好书画人士前来现场欣赏和观摩。
不仅如此,被李的文化平台吸引的,还有大马各商界和政界主要人士,包括潘基文秘书、联合国和平大使侯文宏,大马民联主席、前副首相安华(音译),马华工会会长、前马交通部部长林良实,大马农业部部长,大马水利工程部部长,槟城首席部长(职位相当于省长)以及多市市长,均是李文皆的“粉丝”,也都悉数到场祝贺。
开展当天,政商名流云集,爱好者摩肩接踵。在留存的一张展会合影上,李文皆和数位政商人士共同剪彩,可以看出,他的笑容十分灿烂。
此时的他,不仅在行内的名气,或是书画产业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在当地已举足轻重,成为大马最大的书画商人。
厦门应多办公益书画展
李文皆分析画廊亏损的原因后认为,这和当前福建整体对中、高端字画的认知、欣赏水平有关。
不久前,他曾拒绝卖画给一个“充满铜臭味”的买家。一天,一个客人也许是听到行内专家的意见,欲进店买高端字画。
“他一进门,就大声地说,我要买你们这里最好的画!我们老板生意做很大的。”
李文皆当时有些生气了,“最好的画,你带够500万了么?”他说,做这么多年书画生意,最看不惯的就是一些不懂艺术,只会用钱来衡量作品价值的人。
“其实我店里一些不对外销售的明清时候作品,价值就更高了。”
他认为,厦门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发展文创事业是相当适宜的,适逢近几年政府正着力扶持文创产业,所以发展机遇很多。
但当前问题是,市民对传统书画艺术的认知度还不够,当然谈不上鉴赏和收藏,这是厦门缺乏历史沉淀所决定的。
要改变这种现状,“市政府要多办公益性的书画展,让更多的市民能有机会免费欣赏到更多高水平的画作。”他说,“这样,画家们的作品才能有足够的市场生存空间,也才能真正被认知和收藏。”
“但这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的积累。”李文皆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