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敏的诗与画
文/潘天寿
山水以苍茫浑厚为难。吾见伯敏此帧是得苍茫浑厚者,至为难得。寿题。
(1963年春,潘天寿题王伯敏《雁荡双笋峰图》)
读宾虹诗画学篇赠王伯敏
文/林散之
应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故人。
我亦江湖烟水客,新安遗绪觅精神。
天风阁学词日记节录
文/夏承焘
1945年3月9日:“过伯敏看画,甚高秀。”
1945年4月6日:“过伯敏,看作画,颇跃然欲学山水自娱。夜在陈适处,听伯敏弹琵琶。”
写梅并诗赠伯敏
文/诸乐三
寒梅乍放两三枝,正是江南欲雪时。
安得故人来对饮,与他同赏岁寒姿。
题王伯敏《富春山水册》及其他
文/李可染
富春景色,甲于江南。余曾游览并有纪游之作。桐庐属富春山水,亦甚秀丽。昔黄大痴作富春江图,后世师之。此册十二帧,伯敏兄画十景于其上,浓黑者师法宾虹师,淡雅者有云林趣。其中写太平埠一景,用足水分,为其创格,乃是册中之最佳者。伯敏治画史而又专心于画,于我亦勉之哉。
附:1986年4月13日李可染对黄铸夫说的两段话
王伯敏是美术史家,也画山水。就我接触,对古代和近代的山水画,无论在哪方面,王伯敏的理解是较深的。
黄宾虹老师画学高深得很,他的山水画,后继者还很难,他的画学史研究,倒是由王伯敏给继承并发扬了。
(4月28日由黄铸夫、沃野转告,在座者有邵洛羊、王康乐诸位)
题王伯敏《富春山水图》
文/赵朴初
为张慕槎藏画题王伯敏《富春山水图卷》
一卷画如黄大痴,构思妙若雨催诗。
紫峰爱作连城璧,不负半唐立意奇。
癸亥秋赵朴初题。
谢半唐赠瓜图
文/赵朴初
君言无恙赠长瓜,我以此瓜戏石蛙。
蛙若不嫌瓜蒂落,必将打鼓说西巴。
瓜为哈密瓜,蛙能识之。打鼓说西巴,盖禅画之趣。
赵朴老赠诗并书奉和付邮代简
文/王伯敏
谈禅论史赠秋瓜,且报唐人画石蛙。
蛙亦颂经还作鼓,我今无事说三巴。
唐人有瓜戏蛙图,一作宋摹本,藏天津,无欸书,眉公以为禅画也。
跋《富春山居图》
文/谢稚柳
伯敏先生以研治绘画史著称,余事作山水。此仿黄子久富春山居图,笔墨疏宕,大得子久情意,此卷殊足珍也。辛未岁暮,壮暮翁稚柳题。
跋《清风岚气满江村图》卷
文/孙其峰
伯敏学长兄,擅诗文,精画史,明画理,通画法。所作山水,出自传统而能另有新意;受自名师而不为所囿。此卷尤为精绝,通幅信手挥洒,点染钩皴兼施,苍中寓润,苍润兼得,可谓善运古法,擅师造化者矣。
辛巳大雪,其峰观题于招远西山归园之属远山楼
题《王伯敏山水精品》
文/王琦
王伯敏先生乃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大家。所画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不待言也。其佳构富春山图,笔精墨妙,余吟诗曰:
诗成泼墨意萧闲,吞吐烟云尺幅间。何必春江寻子久,分明雨后王家山。
壬午七月十日王琦识于北京
逸格再传
——跋王伯敏先生《游西溪卷》
文/陈佩秋
右伯敏学兄所写西溪小卷,其间山石、树木、屋宇、舟船、人物用笔用墨深得宾虹老师真传。卷之左半幅以焦墨浓墨之笔法、墨法作丛树并点叶,又以极淡之墨法、笔法另写树干及双钩夹叶穿插于焦浓墨丛树之中,以破去大片焦浓墨丛树沉闷而不透气韵之感。
此帧伯敏兄所用之破墨法又左半幅树侧之坡陂、石块、石级亦以同样之焦、浓、淡三种墨法、笔法处理卷之右半幅,其远山则以极淡之墨法、笔法勾皴借以衬托出用浓墨勾线而具有造型多样、色彩鲜明光亮之现代化屋宇、桥梁、舟船、人物等。
全卷用笔用墨虽得黄师,而全卷现代化造型、构图、色彩却是学兄独创。学兄绘画之所成,著述之所成宜矣。荣获终身成就大奖,实亦吾辈同门之光荣。
庚寅十二月初二日同门陈建碧跋
妙得乾坤理
文/薛永年
半唐翁赐寄黄山白岳图,赋此以谢,并颂丹青福寿,山高水长。
首上莲花峰,白云荡胸际。五步不见人,难窥造化秘。
今接山岳图,一画开天地。峰高历千年,泉长流万里。
淡墨写清光,柔毫生满气。卓哉半唐翁,妙得乾坤理。
理深情亦真,山亭翼然立。旁有挥臂松,相邀来画里。
惭愧菜根生,发疏文债密。近日齿牙松,医苑留足迹。
翁年虽望八,蒙养得期颐。今朝且卧游,来年随杖履。
丁丑岁暮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