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大师王伯敏
http://www.socang.com   2013-08-21 10:05   来源:中国收藏网

  文/陆一飞
  学人王伯敏前辈,年正九十,是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学家和山水画大家。

  王伯敏1924年生于浙江台州,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受业于国画大师黄宾虹,又是徐悲鸿的研究生。

  王伯敏先生一生治史,他的心血多倾注于美术史学的研究上。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绘画通史》等七部美术史专著出版,尚有如《敦煌壁画山水研究》、《山水画纵横谈》、《唐画诗中看》等五十余种问世,逾千万字。王先生出经入史,著作宏富,而以中国美术史研究独步当世,为学林公推巨擘。他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美术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和杰出的带头人, 1992年国务院颁奖,表彰王伯敏“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2009年荣获国家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被誉为“画史通儒”、“七史罕人”。

  “吾道心存拙,不以小巧荣。”王伯敏教授是学界泰斗,对传统绘画技法和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结合对历代山水画的研究总结,提出传统山水画在章法、空间、透视处理、墨法、水法等特点,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如专著《中国画的构图》,并提出著名的“七观法”理论,即步步看、面面观、专一看、推远看、拉近看、取移视、合六远,并著文阐述。“七观法”被列入《中国美术辞典》。进而提出了适合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六远”理论: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和幽远这六种具有独特艺术性的山水画透视法。

  历史上对中国画的笔法、墨法都早有系统论述,却很少有人关注到用水的方法。王教授对绘画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用水理论联系自己的绘画实践,对山水画技法中用水之法作了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提出中国画的“水法”理论,即“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墨破水、水破色、渍水、泼水、凝水、铺水”九种,绘画界称为“水法九种”。对绘画界产生深远影响,并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身体力行。万物依水而活,水能润含万物,水法的运用,使王伯敏先生的山水画“润含春雨”、“元气淋漓”。凝水法使画面“一钱老松烟”之上罩上一层冰清玉洁般的“凝度”,晶莹剔透,出现玉质感。而辅水之名起自黄宾虹,而辅水之用早在元、明作品中即可见到,以黄宾虹老人运用至极致,至当代则由王伯敏先生重视并得以妙用,在画面必要处辅施以水,以水为墨,任意运化,使画面出现奇妙的层次,画面因辅水而生动调和。“淡若无”,其真空妙有处,即是诗境。用水之法,使画家的心声和诗情画意化为一境,水墨交融,墨彩淋漓,并使画面虚实相融,和谐统一,充满灵性之美。

  黄宾虹先生多次提到古人笔法五要:平、留、圆、重、变。平则如锥画沙,沉着稳健,运笔时手指不动却力透纸背,意在笔先,气往上提,笔往下沉,线提得起,凝得住,画者精气神全聚于此。留即屋漏痕,凝炼生动,笔能留得住,便有盘旋蜿蜒之姿,即篆籀之气。圆则使转有度,行云流水。重则如高空坠石,不轻不飘,其重在骨,骨重则神清。变则八面出锋,规矩从心而变幻莫测。这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心法所在,对应王伯敏先生的用笔一一得到应证。观伯敏先生挥毫,如运太阿之剑,百炼钢而绕指柔。“笔法千年绕指柔,而今墨法独悠悠。”其用墨法直接黄宾虹,层层积染,苍润华滋。伯敏教授有长期养墨的习惯,以脱胶松烟古墨加以调养,用时宿墨剔亮有凝度,点、线富有立体感,草木微茫处似有微微堆起的质感,一点如漆,犹如“凝霜”。

  王伯敏先生的绘画不仅在墨法、水法、构图上匠心独运,对于色彩也作了长期的研究和关注, 40年代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的经历使他兼具中西视觉审美的包容,比一般传统画家对色彩的感受更为敏感和丰富。加之长期对敦煌壁画及其色变的研究,使其用色方法更加直接和大胆,很多情况下以原色直接上色,剔透干净,不假刻意设计和思索,而以巧妙用笔之法表现用色的丰富变化。计白当黑,空间处理上安排巧妙,把空白当画面在处理,江天一色,尽得妙境。烟云飘没处起、承、转、合明明白白却又不露痕迹。实中虚,虚中实,特别注重空间意境之美,是伯敏先生绘画特色的又一着眼点。画幅不论盈丈咫尺,读来都有完整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画即是读诗。

  分明在笔,融洽在墨。王伯敏先生的用笔、用墨、用彩、用水无不以“见笔”为究竟处,见笔即行笔之迹,须了了分明,用笔处笔笔有来路,笔笔有去脉,“见笔”二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关键处。王伯敏教授以理论研究的成果来指导绘画实践,使理论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发展。理论先行,又能在实践中脚踏实地地得以启用和落实。读书为养性,行路可明理,入理而明,明而行,行而证,证而悟,悟而化,王伯敏先生的绘画实践成为中国画家“理”和“行”完美结合的实证和典范。

  明末董其昌提倡以禅宗“南顿北渐”相喻中国绘画,文人画一向来被看作中国绘画的正统和艺术高峰的标志,“畅神达意”、“写心”一直是历代文人画家的精神追求,文人画重内涵、重才情、重品格、重学养、重风骨,追求意在笔先,追求画中有诗意,追求不似之似,追求神采,追求境界,追求超越,追求灵性之美,追求绘画表现不拘一格,有法而无法,无法而生至法,追求画家的性情、意趣、思想情操自然而发,追求自然率真之美,追求心灵解脱和流露,自由自在中以书画来表达内心的真如世界。作品以可靠的笔墨为依据,以抒写心声为归旨,以表达内美为本怀,以空性、禅境为究竟。纵观王伯敏先生的绘画实践,妙法自然,积健而行,发于心,合于道,这正是印合了文人画的精神特征。王先生在1959年著《谈“文人画”的特点》一文,在50多年前对“文人画”提出了宏观的论述,并用一生的研究和实践来加以映证。王先生曾说过:“我是为理想而作画,为自己的追求而绘写。”这分明是以写江山之真而寄托自己的本心。“挥毫重磊落,山水有清音。”这是王伯敏先生绘画的写照,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学识、高格的情怀、长期的修养、加之明理见性后炉火纯青的笔墨表现手法使书卷之气、优雅之韵纵贯其作品,以中正、磊落之笔出万里江山清妙之音。天韵悠悠,思接千载,直接体现着中国文人画的大雅境界,开创了当代文人画新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可以用“清、正、和、雅”四字来表达,而王伯老的学问、绘画艺术和一生修为正是这四个字的写照。王老自谦“画画是我读书余事”。“读书倦了画云山,落墨灯前不令闲”,诚然如此,王先生毕生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著述和研究,提笔作画是老人的休息状态,放松精神的一种方式,没有压力不具任务,自由自在把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淋漓尽致地在笔下流淌和表达。长期的人文涵养,造就自由的身心如不系之舟,使“随类赋彩”、“应物象形”、“无心点染”成为可能。

  潘天寿先生曾盛赞:“王先生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赵朴初先生有“一卷画如黄大痴,构思妙若雨催诗”诗句相赞。李可染、沙孟海、林散之、陆俨少、谢稚柳、程十发等大家都对伯敏先生的绘画赞誉有加。

  殊胜的因缘使我有幸追随、亲近、从学王伯敏先生二十余年,亲见了敏翁创作生涯中这一重要阶段绘画的变迁。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处,作为一代宗师的黄宾虹先生之绘画也是以80岁前后作为分水岭的,伯敏先生在80岁之前的绘画风格以气韵生动、逸笔洒脱为特点。笔者观察,以2003年岁次癸未为界,在伯敏先生80岁生日的前后突然透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那个阶段的作品真力弥满,沉雄内美之境与先前所作判若两人,逾加浑厚华滋、气象万千,作品的气局更加完整,如春风大雅般的恢宏和饱满,朴茂苍芒中内蕴着勃然的生机和力量,稚拙天真中尽现骨法用笔,色彩也更斑澜迷离,耐人寻味,并且进入了一个热情创作的高产阶段。此时的画作用水、用色、用墨、章法构图都更加大胆和洒脱,大有不破不立之势!“亮墨山前尽是诗。”至此大家内心清楚地知觉到,王伯敏先生逐渐进入了通会之际、心手双畅的变法之境,进入了一次重要的飞跃。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状态,在80岁这个美妙的时刻终于如期而至。在这之前的2001年,老人78岁时写过《论画七绝二十首》,专论山水画水墨之神化,早早地为这一时刻埋下了伏笔。而2003年《随物婉转,与心徘徊》一文,专论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处理,提出对空灵、空妙、空疏美的赏识,并创造性的提出“精神空间”一词,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内营丘壑”、“中得心源”一一相应,直接表达了对空性的追求。

  身安而道隆。日月逾迈,舒展襟袍,历代大师毕生追求的纵意所如、衰年变法的迹象正在伯敏先生笔下有意无意间真情流淌。中华文明自汉唐以来的中正至大之气,需要一种更有力的承载,大道日往,凛然不阿,如洪钟大吕一般,成为这个民族的审美标准和精神高度。这个时代,需要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标杆,需要建立符合这个时代审美标准和审美高度。这个时代,是“竞走的时代”,是中国传统绘画寻找丈人,呼唤大师的时代。

  进入这种状态后,王老曾一度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较长时间移居桐庐,在富春江畔筑庐山居,静心晚学中守拙养和。“岁尽挥毫云漠漠,更深治史月弯弯……” 进一步深入研究学术的同时对绘画创作再次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和实践,在大耄之年,默默地锤炼着自己的画风。如历史上许多大成就者一样,进入清、定的状态,浑然无迹,又历历清明,以大智慧、大承担和大勇气去演绎和完成历史的使命。高高山顶立,关注气局境象的宏观把握和提升,又入深深海底行,在细微处、微妙处步步深入和妙化,一笔一境界,一画一境界,一日一境界…… 不断勇敢地舍弃故我,不断直面超越,没有丝毫的犹豫。2011年9月20日老人惠我的一封长信中又一次提到了自况:一个读书人,不能不读书,不煮茶、不看山、不听琴、不惜阴……并提到“画室参禅”“不空而空”……“入甚深般若”、“妙入楞伽”、“星月入禅”……通过当时这些书法作品我们似乎窥测到那个阶段的一点消息。2011年冬月,王伯敏在一篇文章中曾明确提出艺术审美三个层次:能、妙、禅境。直接把禅意境界提到艺术审美的最高层面,成为千百年来艺术审美标准的新论断。

  敏翁喜夜坐,他的煮茶夜坐即如禅定,禅门泰斗净慧长老在2012年谷雨时节和敏公诗中有“茶罢维摩入梦乡,半唐斋里倚禅床”的诗句,而之前敏翁手书“无上智坚固”托笔者转奉净公上人,重重般若味,在南山北斗之间传递着。

  山水造化,天地文章。重新回到西子湖畔的王伯敏先生,挥毫濡笔,一任自然,顷刻间水墨氤氲,弥久弥新。老人依然那么宁静,那么含蓄,平淡天真中又是那么肯定。花落枝头,水到渠成,这时候他的笔下是纯净透明的,因为他的心是清澈无染的。当人们再次看到他的作品时,惊呼称这位老人:“笔墨出神入化!”化是修和养的结果,化是参和悟的结果,化即是融会贯通,即是不着前境,即是与古为新,即是凤凰涅槃!

  繁华落尽后的画面,平平淡淡。没骨画山,云水渺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画为心化,画已是老人精神世界的写照,笔下流淌的无声诗,是心的声音,是大美之境,坦坦荡荡,不遮不掩,是真性真心对这个世界的交代。

  此时此刻的王伯敏老人,岁月在染白着他的双鬓,双耳虽已失聪,眼神却还是那么睿智,那么慈祥。在晚晴的岁月中,读书、吟诗、煮茶、看月、研砚、铺水……一切那么从容,一切那么淡定。

  谨以此文祝伯敏老师九十华诞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人画大师王伯敏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