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王伯敏先生90华诞 “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
http://www.socang.com   2013-08-21 10:01   来源:中国收藏网

  中国美术史学泰斗、中华人文正脉的集大成者、当代中国文人画的杰出代表、享誉国际的中国书画大家王伯敏教授,1924年生于浙江台州,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班深造,既是徐悲鸿的研究生,又是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弟子。1952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士、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杭州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名誉院长。

  为庆贺王伯敏先生90华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王先生的家乡温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王伯敏美术史学馆、浙江美术传媒等单位承办的《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于2013年8月20日——25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南山路218号)举办。此次展出王伯敏教授历年精品代表作,有寻丈巨制,也有咫尺小品。王先生自谦:画画是读书余事。作为王伯敏先生第一次正式画展引起了各界对这次画展的期待。

  王伯敏先生出经入史,著作宏富,而以中国美术史研究独步当世,为学林公推巨擘。1988年9月,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获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国图书奖”,1992年国务院授予王伯敏“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2009年获国家级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王伯敏先生先后编著并在国内外出版了《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民间剪纸史》《敦煌壁画山水研究》、《中国画构图》《唐画诗中看》《古肖形印臆释》《水墨画纵横谈》《黄宾虹画语录》等近六十种专著,逾千万字。还有两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出版有《王伯敏美术文选》《王伯敏美术史研究文汇》《王伯敏画集》《柏闽诗选》等。

  王伯敏先生花费六十多年时间,撰写美术界迫切需要的七部美术专史,把我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他以超前的悟性与创见,对古今书画艺术的论断,提出更新、更深层面的理解,代表了我国美术史学研究的学术高峰,有的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学研究的空白,有的著作被国外学者翻译,出版外文本。王伯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杰出带头人,堪称“画史通儒”、“七史罕人”。

  王伯敏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力行,倡导文人画研究和实践。其画儒雅天成,以朴为美,充满诗意,有“学者妙造”“一代儒墨”之誉,开创了当代中国文人画新境界。被誉为继黄宾虹、陆俨少之后浙江画坛又一位山水画大师。

  王伯敏先生在梳理美术史脉络的同时,不断精研中国山水画的特性(章法、空间、透视处理、墨法、水法、用色、意境等诸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和归纳。他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幽远”这山水画透视法的“六远”理论;提出了“步步看、面面观、专一看、推远看、拉近看、取移视、合六远”的“七观”理论被列入《中国美术辞典》;提出了中国画的水法理论即“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墨破水、水破色、渍水、泼水、凝水、铺水”被称为“水法九种”,对绘画界产生深远影响。

  王伯敏先生以理论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和探究自己的绘画实践,成就斐然。潘天寿先生曾盛赞他:“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赵朴初先生有“一卷画如黄大痴,构思妙若雨催诗”诗句相赞,他妙用“水法”以水为墨,运化调和,令画面层次生动, 苍润华滋。长期对敦煌壁画及其色变的研究,令其用色更为大胆、直接。他注重空间意境之美,以空间、空白为画眼,开阔的胸怀,长期的人文修养、炉火纯青的笔墨表现手法,使书卷之气、优雅之韵纵贯其作品,直接体现着中国文人画的大雅境界,开创了当代文人画的至美新境。直到大耄之年,他依然默默锤炼着自己的画风,却更强调禅意境界和对“精神空间”的追求。80岁后,王先生的绘画炉火纯青、日臻化境、朴茂雄浑、变化万千,将长期积累的人文情怀挥洒出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阶段的绘画作品更加醇酿。王先生曾说过:“我是为理想而作画,为追求而绘写。”王伯敏先生的绘画实践成为中国画家“理”和“行”完美结合的实证和典范。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可以用“正、清、和、雅”四字来表达,这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所在。而伯敏先生的学问、绘画艺术和一生修为正是这四个字的写照。

  此时此刻的王伯敏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眼神依然那么睿智,那么率真。在晚晴的岁月中,读书、吟诗、煮茶、看月、研砚、铺水……一切那么从容、一切那么淡定。

  祝王伯敏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2013年8月20日 陆一飞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王伯敏书画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