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市场朝阳板块
http://www.socang.com   2013-07-22 09: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 实习生 叶泳诗

  对比雕塑市场最火的2011年,今年雕塑春拍遭遇“春天里的冬天”。今年上拍的雕塑数量较少,而且成交率也比往年有所下降。在全球整个艺术市场处于低迷的状态下,雕塑市场将何去何从?

  近日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开讲《解析雕塑收藏与雕塑认证》,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吴洪亮和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对雕塑市场进行了分析解读。他们认为,目前雕塑处于市场洼地,它正成为艺术市场的朝阳板块。

  1

  作品价值是市场的保证

  2006年开始,中国雕塑市场一直处在上扬的态势中。雕塑市场最辉煌的时期可谓是2011年。以当年中国嘉德的雕塑专场为标志,98%的高成交率,1039.60万元的总成交额,刷新中国雕塑拍卖的纪录。然而这也如同抛物线的最高点,从2011年秋拍开始,艺术市场陷入低迷,迫使嘉德放弃了经营3年6场的雕塑专场,雕塑板块重回“油画雕塑”的部落。今年春拍嘉德拍卖雕塑成交率仅为65.4%,成交总额为207.46万元。

  吴洪亮拿这一数据和齐白石书画的市场相比:“整场这么多雕塑名家的作品加起来还不值一尺齐白石的顶级藏品,这也是雕塑界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就是:相比之下,雕塑价值的上升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孙振华表示,雕塑市场的起伏,很大程度上跟人们对雕塑收藏的认知有关系。“中国从很早以前便有字画收藏,每平尺多少钱,很清楚。而对于雕塑,人们在认识上还有些局限。” 此外,雕塑的可复制属性也为它们“打开市场”带来难处。一件雕塑作品只要有模具小稿,交由技艺娴熟的石刻工人,即可翻制出与原作几乎相同的作品。这就不难理解藏家的担忧:它不是唯一的,会不会不断翻制而使价值下跌?

  虽然目前看来雕塑板块好像被“冷藏”了,但一些星星之火却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令吴洪亮颇为兴奋的一件事,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年轻艺术家吴彤的《千里单骑》价格越过50万大关,刷新本人纪录。“经过漫长的平面艺术品欣赏历史,不少收藏家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绘画艺术品,转而青睐于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国际的潮流预示着雕塑收藏正在成为朝阳板块。而这一板块赖以支撑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好的艺术品,即便是炒作也是维持不久的。” 他认为, 如今市场冷静,却给艺术家更多思考艺术的机会,也给藏家们提供了以低价格买入好作品的机遇。

  2

  雕塑市场的年轻化趋向

  而雕塑市场的另一个希望,在于年轻的雕塑艺术家队伍不断崛起,保证了创作血液的持续补给。记者从雅昌艺术网的拍卖数据上了解到,在雕塑市场最火的2011年,70后、80后雕塑家占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他们的成交率是100%。

  队伍的年轻化带来更多可能性。目前,雕塑已不仅仅停留在青铜、不锈钢等“永恒”的材料上了,它们的材料可能是纤维、粉尘、甚至自然界的生物。吴洪亮举例,80后雕塑家文豪的作品便脱离了人们对雕塑的传统认识,他有一件作品是用模子把干石膏粉塑形做成,随着观众的走动,“雕塑”会掉下细小的粉末,一个月后作品又化成干石膏粉。他的另一件作品《枝·点》,用小刀将竹子外皮刮出卷毛,然后将这根竹竿直直立在展览厅里,竹子所投射的影子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雕塑形式的多样化,也让雕塑的收藏方式更为多样。这类雕塑会随着时间改变,它们的收藏已经不再是实物收藏,而是方案概念收藏。也就是说,当美术馆收藏这类作品时,实际上是跟艺术家签订协议,以后展出时由艺术家再到现场来进行创作,或者是授权美术馆进行创作。孙振华表示,这种雕塑肯定是唯一的,因为世界上不会出现两根一模一样的竹子,由此可以解决雕塑复制性的问题。

  但却产生了另一个疑问:除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外,这种“纸上收藏”对私人藏家的吸引力有多大?

  3

  建立认证体系 来保证市场发展

  也正因为雕塑市场目前存在众多瓶颈,所以业内已经有声音呼吁出台一些措施来保驾护航,让雕塑市场能健康发展,打消藏家的疑虑。

  吴洪亮认为,至今雕塑市场上还没有建立一个认证体系,谁来认定雕塑家创作的这些作品的真实性,一直是个问题,也是很多藏家心里头的一个阻碍。

  他表示,希望在艺术家、拍卖方和收藏方以外的第四方的调控之下,解决由雕塑可复制性和市场无秩序引起的市场混乱问题,剔除收藏者对于收藏雕塑畏而不前的心理根源。“在这一方面,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由权威的公信机构形成一套完备的雕塑市场交流体系,有效地保证雕塑的正常流通,杜绝不良市场现象,规范所有从业人员,从而促进雕塑市场的大力发展,保障雕塑市场的巨大潜力能够有秩序地发挥。”

  试想一下,当一件雕塑在一百年后在市场上流通,人们依然能在认证体系上确认一百年前的点点滴滴,那是多么强大的定心丸?吴洪亮表示,现代化的认证体系绝不应该只停留在一张证书上,它还应该有数据库、文献和注录资料的支持。目前已有个别鉴定企业为艺术品收藏开发了DNA数据库服务。建立良性有效的市场规范体系相当于为雕塑市场的发展潜力疏通了管道。“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拍卖机构在这个体系的协助之下加大雕塑市场的份额和力度,越来越多的收藏家、投资者在这个体系的保障下放心地收藏雕塑作品的时候,雕塑市场的潜力将更加直白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雕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