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仄炯作品
张桂铭
“历久弥新——新民晚报艺术沙龙(春季)七人展”今天上午在上海中国画院开幕。我们邀请策展人张桂铭和艺术评论家朱国荣、张立行等围绕这个画展和参展艺术家各抒己见。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是先看了北京的一个中国画展,没多久又去了德国访问,参观了那里的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两相对比之下,我强烈感觉到中国画再不能这样画下去了,必须开始新的追求。但这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现在的年轻人,各方面条件都比我们那时好得多,见识多、接触面广、思路开阔。
何曦、朱敏、邵仄炯、陈睿韬、丁蓓莉、施晓颉、庞飞,这七位活跃在上海画坛的年轻画家中,朱敏和何曦已经是老大哥了。
许多人以为西洋油画有气势,够宏大,而中国画太单薄,太寒弱,但从朱敏的作品中,却能体会到中国画的气势撼人,博大浩瀚。朱敏也曾接触过达利、夏加尔、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甚至有先锋创作的经历,尝试过实验水墨。但他最终又回归到传统的山水精神上来,那是一种内心理想的自由。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何曦在苏州博物馆[微博]的画展。他的作品,既有思想,也有技巧,属于超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画。他的画风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上非常特别。他的作品带着非常强烈的传统精神,但又不仅仅是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传统之上的重新创造。这种创造是十分独特的,是当今艺术家中难得一遇的、个性鲜明的创作精神。
施晓颉和丁蓓莉都曾在全国美展上获得过大奖。施晓颉画里的故事总带了些魔幻的色彩,有梦的灿烂,也有梦的飘忽,还有难得的想象力。作为一个年轻画家,施晓颉还多次参与有关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
对于丁蓓莉而言似乎没有不可画的东西。她似乎一直在寻找什么,从她很年轻时获得大奖以后,仍致力于题材及表现手段的多变,说明她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功,似乎一直在路上前行而没有尽头。不知她下次会有什么样的作品让我们惊羡?
庞飞有北方人的气质,他在构图上比较豪放和痛快,显得大气。他的水墨在外表上看是一种抽象的作风,但是在某些细节处理上仍然可以看到传统技法。技法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但画面上还要保持新鲜感,这是很不容易的。邵仄炯的山水画景致是生活中找不到的,树木、山石是经过自己加工、想象的,看似传统,但又不觉得老式。因为他的线条是传统的,但在组合搭配上有自己的新意,画面时有透出高古的意趣,又显得不寻常而耐人寻味,一些处理方式在其他年轻人中也不多见,有他自己的思考在里面。
陈睿韬很有潜质。他是一位低调而又执着于艺术追求的中年画家。可以看得出他对传统文人画颇有心得,工笔和写意画都下过一番功夫。青年时期留学日本的经历,促使他眼界开阔,所以涉猎面也较广,无论水彩、装饰画以及日本绘画都融合成自己的语言图式。尤其作品中所透出来的那股清新沉稳的气息,在当前的画坛尤为难得。
上海这个城市是很特别的,她的包容性很大,又有相当的前瞻性。大家知道“海派绘画”领风气之先,在全国有极大的影响。当然现在全国画坛的格局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大都市的上海,她的包容性和前瞻性的特征依然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相信上海绘画的优势和影响力会越来越显现出来。希望年轻的上海艺术家立足点不仅在上海,要面向全国,甚至更广阔的世界。
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个修炼的过程。艺术家是在长期的心志和技巧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在向人们展示作品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传递某种精神,精神比画风更为重要。
愿海派绘画,历久弥新!
本版图片选自《历久弥新》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