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春书法:文章翰墨两相得
http://www.socang.com   2013-05-10 09:41   来源:新浪收藏

  刘艺

  李建春,字果硕,别署缶皮,山娃子,三修斋主。1960年出生,山西长治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院研究员等。

  李建春出生在炎帝“尝百谷”的羊头山脚下一个传说落凤凰的小村落。关于羊头山,后魏《风土记》:“神农城在羊头山”;《太平寰宇志》:“神农尝五谷之所”。羊头山上北魏石雕伏羊佛龛造像、石窟造像、石刻文字以及祭祀炎帝神农庙宇的一些文字,对李建春日后酷爱书法篆刻有着启蒙作用。少年时他尝作词《菩萨蛮·羊头山》以寄其志:“上党群峰太行巅,巍峨羊头矗云端。古道通‘秦汉’,天宫落‘凤凰’。千年松柏壮,百花异草香。‘羊角’顶住天,‘千佛’窟中藏。”他在这样一个躬耕度日、民风纯朴、群峰环抱、野趣盎然,且有着千年文化遗迹的山村度过了童年时代。十多岁即为邻里写春联,替亲朋刻印章。特别是从其兄长处得到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頫《三门记》字帖后,遂得门径,从此临习不辍。

  李建春十七岁离开家乡,来到人文荟萃的首都北京。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从事诗书画印的学习与深造。他寻师访友,求得指点,书艺日进。由于喜爱古文字,对石鼓文、钟鼎文情有独钟,故集中心智专攻篆法。特别是他从全国各地博物馆见识了不少历代彝器文物和名人书画真迹,临摹欣赏,孜孜不倦,既扩大了视野,又拓宽了胸襟。

  李建春的书法师法古人,追求秦汉古风。尤受庄子“与古为徒”和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初学书法时,崇尚古人碑帖及金石篆籀之气。继而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古意、古气、古趣。可以说北魏造像、先秦刻石及汉碑是其书法篆刻的基础。秦刻石的笔力骨线与汉碑的雄浑气度经他巧妙吸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面目。他的书法具有兼容性,隐藏着发挥、变化的潜力,这正他借古开新、遗貌取神、兼收并蓄艺术观的体现。多年来他在体味碑帖内涵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吸收、变化、创新的形式,使自己的书法走上了富有个性的道路。同时他又将这种金石气引入行草书之中,以自然古朴的笔墨变化显示出结实厚重的艺术特色,追求秦汉古风的殷殷之心跃然纸上。

  小篆历来被书家定格为静态美。李建春的小篆则动静兼有,更尚动态美。可以看出他的篆书取法李斯泰山刻石之结体,李阳冰铁线篆之筋骨,邓石如长锋软毫隶法之用笔,吴让之上密下疏,修长娟秀之字形,集众家之长于一身。这一独特风格在其《好运北京》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他的小篆显然不是循规蹈矩地重复古人,他既继承了传统的规范法则,又在研习后做了提练和发挥,是对传统经典的理解、选择,与个人性情及感悟的自然融合。欣赏其近作白居易《长恨歌》小篆十条八尺屏后,我似乎找到了构成其风格面貌背后的内涵及延伸。欣赏这一行行、一列列篆字更象在检阅秦代排列整齐的军队方阵,气势磅礴,肃穆庄严。再揣摩其书写过程,洋洋近千字的小篆,生动活泼,挥洒自如,直抒胸襟,一气呵成,足见其书法功底之深厚。

  李建春的大篆追求古风、古意、古趣,用笔圆浑遒劲,结字端庄舒朗,书风雍容和穆。在结体上取毛公鼎、大盂鼎、石鼓文等铭文风神,浑厚古拙。在笔墨情趣上取散氏盘、天发神谶碑、秦诏版、祀三公山碑等书写元素,方折劲健,苍拙恣肆。从结字布白上看,字形或左低右高,或左舒右展,上呼下应,大小错落,即兴应变,形成一种动势,创造出多种姿态,显现出风神旷达、意趣盎然的韵味。尤其是其用天发神谶碑笔意篆写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柳宗元诗《江雪》用笔强悍方刚,起笔、转笔均用方折笔,竖画收笔呈悬针状,书风雄悍奇伟。

  李建春还兼擅铁笔。在他的篆刻中不难看出受汉印、北魏造像刻石沾溉以及邓石如、吴让之篆书技法之影响。“印从书出”,刀笔相融,互为表里。印文的章法安排服从篆书书法的自然之态。在用刀上使转以笔意的表现为指归。他不仅擅长前人硬入切刻而用刀必求中锋的手法,而且更采用了浅削披转的灵活运刀法。在他的作品里,用刀气盛而不失沉着,锋锐而不失含蓄。所刻白文印纯宗汉法,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冲切浑然,或刀角轻勒,端严之中不乏轻重虚实之趣。朱文印则洒脱奔放,飒爽妍美,酣畅流利,不拘成法,点画的疏密断连,饶有封泥遗韵,显得纯正自然,透出天真烂漫的气息。

  书法是表现书家精神世界的艺术活动,更与书家的学识、修养和人格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观李建春的书法、篆刻,在其意趣之外,透露出清逸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艺术内涵。特别是他的书法作品多是自作旧体诗词。如《七言诗四首·好运北京》、《妩眉·廉》等作品,古朴淡雅,读后耐人寻味。李建春以平常心态,远离名利,将自己的精力、心灵全部融于书法篆刻探求和学术研究之中。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篆书的学术研究。特别是着力于清代诸篆书家的研究。他在《中国书法》杂志、《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书法教育》、《北京书法报》等专业书刊上发表的《体味篆书韵律美》、《略论邓石如隶法作篆的传承与创新》、《赵之谦北魏造像法入篆探微》、《蜾扁精神与吴昌硕诗文题跋管窥》等著作,以独特的视角和见解,阐述了中国篆书的发展,并对清代帖学和碑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书风、印风与其学术研究是分不开的。李建春通过学术研究使个人的才识得以拓展,对书法艺术发展规律有了深入的体悟。据此指导自己的书法创作,提升了笔墨技法的品质,形成了明显的个性。

  唐张怀瓘《书仪》中有言:“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建春兼擅翰墨与文章,这是他的优势。他勤奋读书,同时刻苦临池,取得学术与创作双丰收。其志可见,其成就亦很可喜,其前途更是可以预期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李建春书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9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