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的春天来了吗
http://www.socang.com   2013-04-01 13: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徐家玲   

  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生态现象之一便是水墨的“崛起”,无论是媒体的热捧、拍卖行的强推还是连续性的数个水墨大展,都让人萌生一阵错觉——水墨的春天来了?

  水墨热,很明显是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萎靡,我们所说的水墨热,其实也仅仅是指市场关注度的提升,这与人们对水墨的认知是否有所改观毫无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萎靡不振成就了水墨跃跃欲试,争当市场新宠,似乎也为艺术热钱一下子找到了投资的新路径。然而,事实是,水墨的投资模式基本延续了这几年中国当代艺术的投资模式,当代艺术的投机市场如何烟消云散,水墨的投机市场也将会怎样寿终正寝。

  可以说,水墨艺术本身的问题比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多得多,这些问题在水墨艺术圈内部几乎乱成一锅粥,就连水墨本身的几种概念也没有明确的区分,这显然是理论界对于水墨认知的混乱,无论是“实验水墨”“当代水墨”“观念水墨”,还是现在制造出来的“新水墨”。在价值模糊的前提下谈水墨投资显然不能成立。即便现在卖得很火的“新工笔”,那点观念也真的不高级,也许过几年,这些观念和点子一旦过时,留在投资者手上的不过只是一堆技术不错的行画,而“新水墨”的概念更加模糊,画廊里推出的“新水墨”也多半不过是没有学术生命力的年轻画家制作出来的小可爱、小清新。

  水墨一脉最大的新生力量便是实验性水墨,而实验水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体量已经相当巨大,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对于实验水墨的总结性梳理的权威著作和学术展览并没有出现,对于水墨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仍然对今天的水墨状态缺乏深度的了解。同时,水墨界自身的混乱比当代艺术界更为复杂,许多艺术家一谈到自己的作品都是张口宇宙洪荒,闭口天人合一,以及自以为是的禅理,所以,水墨的生态体量虽然庞大,而品质优秀的艺术家,有自己独立见解和建树的艺术家并不多。我们如果谈水墨,对于现在而言首先应该做的是阶段性的学术梳理和扎实的个案研究,而不是追捧市场,如果没有一个对水墨生态相对准确的价值判断,那么水墨市场将经不起热钱的几轮炒作,对水墨艺术与整个艺术生态都有害无益。

  当代艺术市场在2012年惨淡收尾的时候,有人在微博上抱怨当时投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听了两个批评家的鼓吹,而时下投资水墨的人又有多少不是听命于广告宣传式的批评家和媒体的起哄?如果自身对水墨缺乏认识和理解,缺乏对中国水墨20世纪以来每一个变化的洞察,那么将无法准确认知当代的水墨状态。反言之,投资和收藏的前提是对艺术有一个基于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的自我认知。

  以市场作为判断艺术状态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而这样的标准既统治着当代艺术界,也统治着水墨,也统治着传统书画。整个艺术品市场除了追捧资本,对于艺术而言基本处于无知的状态,在这个大环境下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投资,只会产生投机。很多媒体断言,水墨是一个新的艺术投资方向,然而不幸的是,现状告诉我们,水墨只是一个新的投机方向。

  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关心水墨,那么就去扎扎实实做些品质优秀的水墨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无论是展览还是文献,这在当下是最为稀缺和最为要紧的。现在,许多美术馆每年也花几百万元做展览,但是展览的效果越来越弱,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于学术建构本身都显得越来越乏力,大多数展览都流于空洞,缺乏基本的学术架构。如果真要做好一个投资的前期准备,拿一部分做展览的钱扎扎实实做做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哪怕这些水墨艺术家现在还是默默无闻,也无法在短期换来经济实惠,但只要作品的品质不错,留下点文献也是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水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5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